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人走在路上,老翁突然跪倒在地說:我一眼就看出來你是當官的

一人走在路上,老翁突然跪倒在地說:我一眼就看出來你是當官的

寇準是宋朝宰相,為人剛正不阿且才思敏捷,宋太宗在位時就對他極為器重,但凡大事不決者皆找其商議,就連立誰為太子都找他商議。寇準善於把握人心,知道立儲之事一直是宋太宗的一個心病,因為宋太宗是宋太祖的弟弟,而宋太祖死的不明不白,這點可參考「燭影斧聲」這個典故。

宋太宗一直都有弒君的嫌疑,為了避嫌一直沒有立太子,他不知是立自己哥哥的兒子為太子好還是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好,可太子之位一直空缺也不是辦法,於是就想到了寇準,在寇珠的委婉表達之下,宋太宗終於決心立趙恆為太子。

太宗死後,趙恆繼位,史稱宋真宗。他早就有立寇準為宰相的意思,可寇準為人剛直,擔心他能獨自勝任,便將他與畢世安一同立為宰相。

據史書記載,寇珠當了宰相之後,有一次微服私訪,路上遇到一位老翁,老翁隊他十分恭敬,竟然叩拜迎送,寇準大為好奇便上前問道:「我有不是當官的,你跪我幹嘛?」

老翁笑了笑回道:「大人休要瞞我,我都看到了,你剛剛走過巷子的時候小心翼翼的,生怕碰到了自己的脖頸,一定是帶烏紗帽帶習慣了,就算你沒穿朝服我也知道你是朝廷命官!」寇準聞言莞爾,原來是這麼個原因。

老翁能根據寇準走路的樣子判斷出他的身份並非沒有依據,這還有從「烏紗帽」的起源說起。

古代男子頭上大多會帶襆頭,北宋年間有人將「襆頭」改為「紗帽」,皇帝非常喜愛這種紗帽,便要求朝中大臣都帶這種紗帽,甚至自己有時也帶,久而久之「烏紗帽」便成了朝廷官員的一種象徵,也有將「烏紗帽」比作官職,丟了烏紗帽便是丟了當官的身份。

指的一說的是這種紗帽兩邊有兩個「翅膀」,走起路來上下晃動,官員們為了保護兩個「翅膀」避免將帽子碰掉了,走起路來都是小心翼翼,時間長了就養成了向寇準那樣的習慣。

這種帶紗帽的習慣一直延續到明朝,但是皇帝已經不帶,紗帽便成了文武百官的專屬,皇帝規定文物大臣上朝的時候必須頭戴紗帽,而且明朝中期的時候還對紗帽進行了改進,縮短了兩旁雙翅的長度,又以雙翅的寬窄開區分官階的大小。

紗帽雙翅越窄,說明官職越大,反之亦然。

清朝初期,滿人入關,為了安撫漢臣,仍允許漢臣上朝時佩戴紗帽,待後來政權鞏固之時才下令所有官員必須佩戴紅纓帽,儘管如此,「烏紗帽」這個此還是流傳了下來,成為了官位的代名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五離怪談 的精彩文章:

狸貓換太子,被說書人掩蓋的歷史真相
劉備派人招攬,他立馬投奔了曹操,臨走前讓人帶給劉備一句話

TAG:五離怪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