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京都豆腐是其水之甘甜的有形表達!

京都豆腐是其水之甘甜的有形表達!

快,關注這個公眾號,一起漲姿勢~

在住所安頓好以後,我便輕裝踏出了房門,開始了與這座魂牽夢縈的城市的親密接觸...

京都之美,精緻絕倫,無須去那些享譽世界的景點,只需在祥和的日暮里,走街串巷,你便能收穫內心的安定與寧靜。碰到的每個人,都是溫和、謙恭又熱情,只需走走停停,感受下這裡的人和物,就將內心積壓的戾氣與嘈雜滌盪得一乾二淨!

(下面幾張圖就是我住的街區的隨拍)

隨便逛逛,天色已暗,在路過一個門前開滿櫻花的神社後,我被一家餐廳所吸引!

既來之,則安之,京都的純豆腐料理,遲早是要嘗試的。

找店子一定要找本地顧客比較多的,這家店私密性很好,我來的時候好像走廊的這排包廂都是滿的。我被安排在最裡面一間有四個桌子的包廂,和一對老兩口坐在一起。

服務員都是這麼跪著服務的,真的像電視里看到的一樣,每個座位旁邊都有衣架供客人掛外套,各種服務非常貼心。可能因為旅遊城市的原因,很多餐館都有英文和中文MENU。

對著這份中文菜單,我跟大家詳細講講這家豆腐料理給我的感受!

店家在送來毛巾凈手後,會先端上來這樣一個盤子裝著一些冷盤和醬料碟。

酒水我點的是梅酒,因為在MENU上是擺在最前面的,我心裡默認最搭配這套豆腐料理。

梅酒沒有國內平時買的商業梅酒那麼甜,取而代之的是非常正的梅香與清爽酸度!對於我們平時喜歡喝葡萄酒的人來說,這個酸度簡直就是酒的一套健碩骨架,發育良好,可以一直支撐起比較清新爽口的良好口感。

煮麵筋咸烹海味,有嚼勁,帶有純正發酵醬油咸香,應該類似國內下飯鹹菜。

瀧川豆腐有點像無辣的切涼粉條,口感是那種果凍狀,無韌性,調味和造型都還蠻不錯的。

蟹黃豆腐是當晚我的最愛,簡直就是在吃海膽,無論是口感,鮮甜,甚至是那種海洋的略帶腥味的氣息,都營造的一摸一樣,必須點個大大的贊!

田休煮麵筋,這就像是國內的年糕(整晚還有多道菜,我個人覺得可能是翻譯的問題,總覺得菜名描述不夠準確。)。兩種口味,綠色反而更清淡,帶有芝麻香和類似甜麵醬,黃色是煉乳偏鹹的濃郁味道,這道菜口感還是達到了該有的粘糯彈牙,但是調味過重,所以失分太多。

這個水煮白豆腐,應該就是今晚的主菜了,簡單至極的火鍋,其實就是一點簡單食材用砂鍋和清水當你面煮熟,然後沾日式醬油吃,完全就是享受豆腐本身的豆味。京都以水質好著稱,是日本重要的豆腐之都。由於我的老家湖南衡陽也出非常優質的豆腐及各種豆製品,所以我非常感興趣這道簡單的白豆腐。這個看起來真的是再平凡不過了,但是用筷子夾開,馬上一股豆腐清香慢慢浮現,不是那種突兀的,而是像這座城一樣溫婉的徐徐道來。我不太喜歡沾日式醬油吃,因為會對豆腐的原味有所遮掩。直接吃下去,感受豆腐的軟嫩和吹彈可破的細膩口感,以及非常舒服的淡淡豆香伴著悠長的回甘在你口腔慢慢融化。

豆腐好不好,做豆腐的水質優劣佔了很大的比重!豆腐就像是凝固了純凈清冽的水之甘甜的水立方。所以,於東方人而言,豆腐這種簡單的食材就是你那方水土的照妖鏡,神仙妖怪,一照便知!

由此,我對京都的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我之後的一周行程中,每座經過的寺廟和神社門口的那口井,我都要嘗上一瓢。對水的品嘗,不在本文描述範圍內。

同鍋煮的這個豆皮,也讓人印象深刻,有著剛剛到位的韌性,不像有些豆皮韌性有點過頭,而讓人覺得有些「假」!

生豆腐皮,吃起來感覺很像豆漿表面的那層有點油脂感的凝集物,就像牛奶表面那層一樣,這個無論質地還是造型,都讓我覺得叫豆腐皮有點怪異。從香氣和調味上的感受來說,很像國內吃的小蔥拌豆腐,生豆腐的香氣。但是口感完全不像豆腐了,做得非常高雅,有種膏脂狀口感,非常綿密,又有奶香類的回甘,再加上清爽的豆香,絕對的上層之作,水平很高。最關鍵是上面那一點是薑蓉,我開始還以為是山葵,通過薑蓉來溫煦生冷食物,也蠻符合我們的飲食之道的。最後一塊,我用鋪陳的紫蘇葉包裹著這個+薑蓉一起放入嘴中!隨著紫蘇葉被咬開的那一瞬間,嘭......

我太愛吃這個了!

豆腐焗飯,呃,這個也敢叫焗飯!這感覺就和焗土豆泥沒什麼區別,除了裡面有些1cm見方的豆腐塊,不知道是不是翻譯的問題。況且,對於一個豆腐宴來說,這道菜的濃重乳酪味已經完全搶掉了豆腐的存在感,豆腐在這道菜中只起到了給一個廉價土豆泥提供一點豆腐口感的作用。總之,這個菜就是乳酪焗土豆泥的味,不難吃,但是放在這一系列精緻的豆腐料理中,顯得格格不入又非常粗糙,是我認為當晚最大的敗筆!單獨吃這個,不是說多難吃,是這種西式的味覺,跟整晚的基調完全不搭,就好像你在聽弦樂四重奏的時候,中場休息時間,硬給你塞了個某市領導兒子的一段嗩吶獨奏!

這道就是菜單上寫的凍豆腐和豆腐皮,方的那塊凍豆腐比國內菜市場買到常吃的那種氣孔和口感要細膩一些,裡面吸滿了典型日式調味魚露和昆布的咸鮮。

吃到這裡,就已經感受到了,日本這個民族是真的善於把一些普通的事情做到極致,就比如這個凍豆腐和之前的好幾道菜,都是比國內的一些同類東西好那麼一點,口感層次再精細那麼一些,可就是這無數個一點點,一些些,就造就了整個用餐體驗檔次的提升。美食如此,其他行業亦如此!我們在社會各個領域,都見識過日本人的這種極致所帶給我們的震撼!

那個圓的像個乳酪球的就是豆皮了,這個豆皮吃起來就很正常了,但是加入了香菇和氣味類似於國內水芹菜香氣的一種香草,顯得層次和味道都蠻平衡、和諧。

米飯醬菜,米飯類似國內做得很好的菜飯,乾濕度合適,有彈性又顆粒分明,醬菜是有明顯的紫蘇香氣的榨菜皮,海帶醬菜則有很明顯的金銀橘味,總的來說和國內風味大相徑庭,卻又能接受。米飯吃完後的碗底,有經驗的人應該心裡有點數。

甜品內心是非常甜的紅豆,外面沒有糯米那麼軟糯粘牙,又比之前那碗米飯更偏糯米一點,外面的葉子有點像國內蒿葉的味,我一時真想不起了,甜品對於我而言,太甜了,不太喜歡。還是那句話,因為不愛吃甜品,對甜品的鑒賞能力比較有限!

烹飪手法或簡或繁,都應該是尊重食材本味,尊重美食主題。現在國內很多低檔餐飲的廚師,已經忘了這些,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調味料的運用。這些就好像本該略施粉黛就能夠展現出誰見了都心如小鹿撞的姣好面龐,硬是濃妝艷抹的擺在你面前,讓你有種逛窯子的無奈!

作為食客,我們在享受美食本身帶來的味覺感受的同時,還應該透過這一件件作品,感知烹飪者所要傳達的氣韻!這套豆腐料理,從吃的第一口,到最後拿毛巾拭嘴,沒有一絲厚重,吃得我從天靈蓋到湧泉穴,都極為通透舒服!是最樸實無華的手法,向食客展現著本地水土的清與靜;是這一番生活哲學溫婉的美好呈現;是寥寥數筆,便讓你為整個畫卷的恬淡所折服!

當然,除了那道糟心的土豆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單寧大叔 的精彩文章:

TAG:單寧大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