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邢台開元寺研究新發現兩則

邢台開元寺研究新發現兩則

2006年,凈慧長老啟建邢台大開元寺修復工作後,帶動對開元寺的研究並取得了新成果;同時隨著調查的不斷深入,與開元寺相關的材料也相續發現,下面介紹最近兩年間發現的新材料,以供各位學者在研究中參考。

一、漆泉寺與《大唐寺故覺禪師碑銘》

此碑發現於邢台沙河市西劉石岡鄉廣陽山上漆泉寺遺址。

漆泉寺,位於邢台市沙河市劉石岡鄉廣陽山上,寺址西一里許為寺庄村。山腳下有一眼泉水,因色黑如漆,故名為漆泉寺。明?萬曆版《沙河縣誌》廟宇:「漆泉寺,唐貞觀年建」。而寺內保存有《沙河縣重修漆泉寺殿宇記》碑,碑文記載說:「漆泉寺,古剎也。創建不知何年,考舊記重修於大唐間,尉遲敬德監工為了,去歲蓋千八歲。」目前,漆泉寺建在一個三級天然台地上,建築依山而建,遺址軸線上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等建築遺址,在山門內兩側有東西禪院。寺內現有大量的歷代碑刻。

1、大唐寺故覺禪師碑銘並序

2、藏主和尚寶塔北宋,政和二年二月三日(1112)完整。

3、大宋信德府沙河縣廣陽山漆泉寺安法師塔銘北宋,宣和四年(1122),完整。

4、重修大漆泉禪寺明,正統十四年(1449)殘斷。

5、明景泰三年至四年殘碑(1452—1453)。

6、明弘治四年殘碑(1491)。

7、方豪公務碑明,正德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1517),完整。

8、沙河縣重修漆泉寺殿宇記明,萬曆二年(1574),完整。

9、順德府知府告示碑明,嘉靖四十年(1561)殘段。

10、嘉靖四十年經幢?明(1561)完整。

11、明故親教淵公和尚墓誌明,萬曆二十三年十月二十四日(1595)完整。

此外還有一此殘斷碑幢。

在這些碑幢中,以《大唐寺故覺禪師碑銘並序》碑為最珍貴。

此碑立於最上一級台級西側,現碑座位置沒有移動,碑首落地,雙龍首,中間篆有碑銘:大唐故覺大師之碑;碑身已不在原地。經過訪問,此碑在文革時期,寺庄村農民將碑身破成數塊,其中兩塊移入寺庄村一農民家中。殘碑存有兩塊,長110厘米,厚26厘米,一塊寬52厘米,一塊為48厘米。共存28行,計有610多字。

《碑銘》首行有「大唐寺故覺禪師碑銘記」,每二行有「檢校兵部郎中兼邢州刺史侍御史」。根據民國版《沙河縣誌》記載:唐漆泉寺碑,檢校兵部郎中兼邢沙刺史侍御史元誼撰文,前涼王府參軍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王少康正書。

從殘存的碑文釋讀,「禪師曰惠覺,中海新羅國人,姓金氏」來到大唐學習佛法,「二十三歲具僧戒」,「詔僧籍於邢州開元寺」。「居無幾時」後,到「洛京有荷澤寺,禪師僧曰神會,名之崇者,傳受於南越能大師,廣開頓悟之……」。經過學習後「次明知見,引喻開發,意若有獲,歸而繼思,或有不盡」;「明年復往,詣為導師」「心無所起,即真無念,豈遠乎哉。於是深其微趣,屬燈乃明」。「大曆元歲,義軍司馬……,請導師之留音,追荷澤之壇教」。在沙河廣陽山漆泉寺七八年,「大曆九年三月十九日夜歸……」774年園寂後,「建十季住塔」於廣陽山。

《碑銘》發現的意義,一、補充了《六祖壇經》中的歷史,證實神會傳法於邢台開元寺這個事實。二、為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增加新的材料。

2006年,在邢台大開元寺施工中,出土《順德府志》《邢台縣誌》記載的《能大師碑》殘塊,這個重要材料經過流傳後,現發現於北京收藏者手中。《能大師碑》的發現,證明宋代金石著錄及地方文獻記載的真實性,為研究禪宗發展歷史有著重要學術意義。

二、邢州開元寺下院定晉岩禪果寺

禪果寺,位於邯鄲武安市城西北三十五公里處的活水鄉口上村寺溝定晉岩下。據文物部門的調查,定晉岩為戰漢時期的趙國與晉國的分界線,現有趙國界石一塊。

定晉岩禪果寺,據歷代碑文記載說,始建於東魏高歡渤海王時期。經過對寺址的調查,原應有建築山門、二門、水陸殿、地藏王殿、大雄寶殿、二十四諸仙殿等64座。現建築已無存,僅留有基礎和附屬文物。其中保存有大量的碑刻,共計二十二通。明代三世佛三尊,三頭六臂菩薩一尊,龍池佛一尊,唐代靈骨塔三座,明代靈骨塔13座,明代石塔一座,明代石橋一座。

根據對寺址遺留的碑刻研究,定晉岩禪果寺自大唐後期與邢州開元寺就建立了上下院關係。其中《重修古定晉禪院千佛邑碑》為後唐天成四年九月九日立,即公元929年。碑正文為楷書,36行,每行72字,共計2600餘字。記述了禪果寺的地理、建築和歷史。首行有「邢州開元寺」,應是碑文的撰寫者。

碑文記載:「魏時有大業僧不知生族,諸天降食,以供其齋」,寺內有稠樹,「稠樹本堅枝密,其僧將法衣往樹欲掛,其樹忽爾開而,集之儼然合神力。彌縫乃婚媾長於二了,後一十二年,卻樹邊樹開而……。後之人因其樹號稠禪師之寺焉,又改為定晉禪院。」此碑為「邢州諸軍事守邢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立。

在另一通明碑中,記載著明代順德府開元寺祖奎出資修建寺院的情況。從中遺留下的資料看,該寺院屬元順德府大開元寺賈菩薩宗的法脈。後發展起來另繼「洪福得行,了義智惠,妙凈圓明,通真勝會」十六字輩。並註明為「稠禪祖師道場」「曹洞正宗之派」。

定晉岩禪果寺碑刻,說明自唐代時,邢州開元寺就與禪果有著密切的關係。到明代成為順德府開元寺下院。

此外,在調查中,我們在武安市圖書館古籍部發現大量帶有「順郡古開元寺」「古開元寺」印記和「開元寺」墨書題記經卷和圖書。在這些圖書中有「集部」的韻書,如成化本《五音篇海》《五音集韻》《六書隱》《貫珠集目錄》;還有屬永樂北藏中的一部分經卷,如《藥師經》《大方廣佛華嚴經》《大佛頂首楞嚴經正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注》《佛說四十二章經》寫本,其中有大量的善本圖書,時期大多為明清。其中發展清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三「大清國直隸順德府邢台縣開元寺」《西域軌範意旨單》。

目前,武安、邢台學者正在對這批圖書的來源進行統計和研究。

三、餘論

在近幾年間,還有一些新材料的發現,如大觀三年(1109)陳振撰文,晁泳之書丹的《敕賜開元寺圓照塔記》拓本的發現;臨濟宗長老法禎撰文,李思明書丹的《開元寺鐘樓記》碑的重新出土。

特此感謝日本學者中西久味先生,她在日本國發現一批有關邢台開元寺、天寧寺的材料,這些材料有助於我們對開元寺建築和歷史有進一步的認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點滴齋書房 的精彩文章:

舜帝陵前的石獅
晚清怪胎人物

TAG:點滴齋書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