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書法藝術創作現狀:風格多樣化,追求形式美,重在取法新異

書法藝術創作現狀:風格多樣化,追求形式美,重在取法新異

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直到1970年代中期,書壇創作的主流風格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北碑大家陸維釗、沙孟海、蕭嫻等為代表的雄強朴茂的書風,另一類是以帖學大師沈尹默、林散之、啟功等為代表的輕靈秀雅的書風。其中,沈尹默以他在文化界和政治界的聲譽,提倡盛唐楷書和東晉「二王」的行草書風,成為最有影響力的書壇宗師。

沈尹默書法作品

到20世紀80年代,一場群眾性的書法運動驟然興起,打破了原來書壇沉寂和相對單一的局面。不同年齡、不同階層的人競相揮毫,各展風采,書壇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景象。在對傳統碑帖的選擇和學習方面,人們不再局限於「二王」或顏、柳的法帖,而是根據自己的興趣、追求,自由選擇,不拘一格,不少人為了求新求奇,有意識地挑選古代碑帖中的「死角」,在別人忽略的碑帖類型中傾注自己的創造熱情。如甲骨文、金文、帛書、竹簡、鏡銘、摩崖石刻、造像記、地契文稿等等,一時都成為人們臨摹的範本。即使是學「二王」,也更有興趣學其信札而不是《蘭亭序》、《聖教序》,這種找「冷門」、取巧的學習方法,自然會給書壇帶來新的氣息。

隨著新一代書家對傳統碑帖的多樣化吸收,書法展覽也迅速出現風格多元化的格局。在1980年代初期,地處中原的河南先後舉辦了「國際書法展」、「首屆墨海弄潮展」等一系列重大展覽,大多數人選作品都表露出對雄強豪放一路書風的追求,以奪人的氣勢震撼讀者,在書壇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沙孟海伏案潑墨

到1980年代後期,參加全國大型書法展覽的書法作品,在書體上走向真、草、篆、隸、行五體兼備,在風格上走向雄渾博大的秦漢格調與清秀娟美的元明氣息並舉。最足以說明問題的是,在一段時間內的展覽評獎中,小楷、章草和尺牘式的小字行草作品獲獎率很高,這正是書風走向多元化的一個標誌,同時也說明,1980年代初期那種表面劍拔弩張而實質是粗淺的「大眾趣味」,已被典雅秀逸而講究內在功力的作品魅力所取代。

書法家文師華認為,在風格走向多元化的書法浪潮中,值得一提的是,書家們開始對作品形式美特別地重視。所謂形式美是指作品的格式、分行、紙質、色彩、外形設計等。在幾次大展的獲獎作品中,以形式美取勝的作品佔了大多數,獲獎比率高。我們不能把形式美簡單地斥之為搞雕蟲小技,事實上,一幅成功的書法作品,書寫技巧自然是最主要的,但作品的外觀效果同樣具有重要的價值,因為書法本來就是一種給人觀賞的視覺藝術,它既要具有內在的美,也要有外觀的美。

陸維釗書法作品

總之,風格多樣,取法新異,注重形式美的整體構成,這是當今書壇展現的新的面貌,也可以說是書法創作走向未來的一種趨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元迪谷 的精彩文章:

書法大家林散之:重傳統博取古人精華,師造化具有創新膽識
王輝琪、鄭玉昆、李自強、郝石林、陳滯冬、楊曉亮、邱笑秋國畫作品

TAG:元迪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