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三大淡水湖太湖,是隕石撞擊形成的嗎?
天下
04-16
太湖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泊(第一大淡水湖是鄱陽湖、第二大淡水湖是洞庭湖),位於長江三角洲的南部,地跨江、浙兩省份,北臨無錫,南瀕湖州,西依宜興,東近蘇州。
太湖衛星圖
太湖屬於長江水系,是長江入海之前最大的淡水湖泊,太湖水域面積達2338.1平方公里,太湖西和西南側為丘陵山地,東側以平原及水網為主。那麼,如此氣勢磅礴的太湖是怎麼形成的呢?
長江流域三大湖泊分布圖
根據湖泊的形成原因進行分類,可以分為構造湖、火山口湖、冰川湖、堰塞湖、喀斯特湖、河成湖、風成湖、海成湖和人工湖。當然,湖泊的形成原因可能是有多方面的,並不是一種成因,而是在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關於太湖的成因主要有三種說法:
四川盆地
第一種說法是太湖是個構造下陷盆地,從而形成湖泊,此說法的核心觀點是太湖的成因是源於太湖的地質構造,最初太湖地區是個構造盆地,後來沉積物不斷填充,以致成為今天的大型淺水湖泊。
長江中下游平原
第二種說法是太湖是個河跡和海跡湖泊,此說法的核心觀點是,太湖的形成與所處地區的河流和海洋有密切關係。受氣候影響,長江流域經常洪水泛濫,形成許多沼澤,再加上海水上漲、海潮倒灌,導致河道淤塞,排水不暢,最終形成太湖。
太湖衛星圖
第三種說法是太湖是個隕石坑,匯水而成湖泊。此說法的提出,首先是源於太湖的形態,特別是太湖的西岸和南岸的湖岸線,明顯是圓弧形,符合隕石坑的特徵。其次是在太湖的三山島找到了隕石撞擊的相關佐證,發現了五通組石英岩遭受衝擊變質的標準特徵——震裂錐,表明存在隕石撞擊的可能。
太湖風光


※金星凌日:一個只能等到22世紀才能再次看到的天文現象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清明: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
TAG:地理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