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愛的練習題:家庭成員的必修課

愛的練習題:家庭成員的必修課

愛的應用

1

淏淏哭喊:「媽媽,弟弟要把我推下床了!」

淏淏更大聲的哭:「媽——媽——!弟弟在撕我的書!」

我從廚房伸出頭,喊:「你們有矛盾的時候可以用愛來解決的。」

大寶頓住不哭——咦,新招數!

嗯,有效果。我過去把書拿開,笑著說:「很簡單的,你抱住他,親他就可以了。要知道,弟弟對你的愛是毫無抵抗之力的,試試看吧。」

淏淏果然坐起來,擁抱住蔚蔚,嘟起嘴就親下去。

蔚蔚呢,哥哥一擁抱就已經呆住不動了,老老實實抬著額頭去接哥哥的親吻。

親完,蔚蔚居然一臉滿足,點了下小腦袋說:「嗯,好了!」

天哪,真萌!看他們已經笑鬧開了,我就繼續做飯去了。

2

晚上去上架子鼓課的路上,我和淏淏有了獨處的時間,我們聊了聊:

我設計了下套路,笑眯眯的說:「下午給你看了你小時候的照片,可愛嗎?」

淏淏很上路:「可愛啊~!」

「發現沒有?弟弟現在穿的衣服是你小時候穿過的呢。」

「哦,是的!」

「你看哦,你小時候就像弟弟現在一樣,長得一樣,穿的一樣,可是你小時候爸爸媽媽只有你一個寶寶,你有爸爸媽媽全部的愛和精力。弟弟小時候呢卻沒有。不過,他有你的愛來補充,是不是?」

淏淏跳起來:「嗯!我可愛他了!」

我覺得他已經完全上套了,忍不住笑意:「是啊,弟弟也感覺得到的,你知道。」我再接再厲繼續加把火:「而且他接受你的愛的時候,你特別滿足吧?特別開心吧?」

淏淏開心得眉飛色舞了,老媽我覺得這兄弟情的熱情火焰夠旺盛了,默默比耶,哈哈哈。

3

猶記得當初我害怕大寶討厭二寶的擔心,也時不時的看各種二胎育兒心得,學了「護大不護小」什麼的各種攻略。

一路磕磕碰碰實踐下來,有哭有笑,大呼小叫,可謂是熱鬧非凡。總的來說,攻略各有長短,因人而異,效果不一。

比方說,「護大不護小」吧,二寶啥也不懂的時候可以用,甚至可以特意多用,以消除大寶對弟弟的敵意。

當二寶已經能夠明白大人幾乎所有言行舉止的含義後,這一招就不適合了,它會傷害到二寶的自尊和自信。而且時間長了,大寶也會習以為常變得更蠻橫。所以用此攻略得掌握好度,時刻關注著兩個孩子的反應。

讀那麼多育兒文章,會發現萬法一宗——原來「愛」才是育兒里從始至終唯一不二的總原則,所有的其他都是它的衍生與應用。只是,我們對於愛的認識從來沒有標準答案。

對於我們這個小家庭來說,愛是具體的,能被感知的那種「有你真好」、「幸虧有你」的歡喜:

愛,生於血脈,存於陪伴。

從讓大寶撫摸胎動開始;

從讓他親吻弟弟開始;

從讓他給弟弟換尿片、洗澡開始;

從讓他來教弟弟說話、玩耍開始;

從我用便捷方式記錄並時常回顧他們一起成長的點滴開始;

因為愛,生於骨肉相連的血脈,卻存在於日常瑣碎的陪伴。我要讓他們所有的成長都相互參與,偎依在一起回憶那些在一起的笑,在一起的哭,在一起的鬧,在一起見證的各自成長的里程碑。

這種陪伴,是有各自的位置的,內容豐富。比如我會賦予大寶「照看」的權力,具體的告訴他「哥哥」的內容:「對,你得教弟弟這樣,弟弟要聽你的。」、「嗯,不錯,你帶著弟弟幫我擦了桌子,你安排他擦的哪兒?」

「哥哥」這個身份是有權力的,有義務的,富有榮譽感的——我會經常說:「哥哥會自己穿衣服,弟弟看,是不是很厲害?」、「哇,抱起來了,哥哥是英雄吧!」

愛,存於陪伴,得益於了解。

《爸爸去哪兒》第一季里,乖巧可愛的KIMI讓大家好奇林志穎的育兒秘法,林志穎回答說:「……怎麼教育孩子呢?我想我就是嘗試著盡量去多了解他吧。」

這句話我記憶深刻,它時刻提醒著我孩子的世界與成人的不盡相同,我不能站在成人習以為常的立場,用成人的思維去與孩子溝通,去愛他們。

不了解就去愛,很容易愛錯,很容易錯愛。

小時候,我三歲的弟弟撕破了父親一張五元紙幣,父親二話沒說直接給了他一巴掌。

很多年後,長大成人的弟弟猶自傷心的回憶,那個讓他恐懼夜哭的畫面。

後來,父親解釋是教育弟弟學會愛惜物力。

只是我那粗糙的父親,您大概是沒有想過,那張五元紙幣在我三歲弟弟的眼裡不是您「勞動價值」的代表,它僅僅就是好玩的一張彩紙而已呵。

父親勞心費力的養育孩子,是基於愛,但這樣的「不了解」讓愛粗糙得傷害了孩子。

同樣,相反的,也會因為這樣的「不了解」會讓愛細膩得齁著孩子。

對於孩子犯錯來說——犯那種成人眼裡顯而易見的錯誤時,我會想這樣幾個問題:

第一,孩子為什麼這樣做?——玩吧,大多數是這樣。

第二,孩子眼中他在做什麼?——肯定不同於成人的看法。

第三,孩子知道對錯或明白結果嗎?(成人覺得是後果)——多數是不知道對錯的,但是結果有些孩子是知道的,只是判斷結果好壞的標準又和成人不一樣。

第四,這個行為是第一次嗎?第一次犯錯有不知者不罪之說哦。——當然,除個別的涉及人身安全等大問題外,我都允許孩子多犯幾次錯誤的,畢竟犯錯是孩子的權利,不過後面犯的會有小懲大誡的。

每一次即將發生矛盾衝突時,這些問題都很好的讓我了解孩子,也給了我要「大吼大叫」的緩衝時間,想一遍問一遍下來,我們的問題就不知不覺解決了。

愛,得益於了解,滿足於回應。

愛都渴望得到回應,「愛而不得」是痛苦的。

沒有得到回應的愛,大多是因沒有告白,不為人知而匆匆錯過。

父母之於子女的愛是天然的,好似不需告白。

可是,在我們父輩那個含蓄的年代,我們還是會一遍遍質問「你們是愛我的嗎?」,一次次懷疑「我怕真的是撿來的吧。」

還好,父母與我們斬不斷的血脈相連,時光終給了我們答案——他們愛得深沉,粗糙而已。

只是,我們還是會遺憾,會深思自己性格中的不足是否源於這樣的「粗糙」。

及至於我們自己生兒育女,才會去思考如何去給予這份愛。

對於我而言,首先就支持「大聲」說愛,用語言清晰的表達。

尤其是在孩子的嬰幼兒、少兒階段,你的高調錶達會給他足夠的安全與自信,而他也在未來將擁有給予愛和回應愛的能力。

愛,說給孩子能沖淡他的悲傷;

愛,說給孩子能平復他的焦躁;

愛,說給孩子能化解他與外界的矛盾;

一旦你表達出來,你對他的珍愛,擁抱他,他會覺得被接納,被理解,被保護,他哭鬧的時間會縮短很多,在所有負面情緒面前,你的愛就是最完美的緩衝區域。

唯一要謹記的是,世界上幾乎所有愛都是為了相聚,只有父母的愛是為了分離。

父母愛的表達,要隨著孩子的成長階段而改變頻次和方式。

不管怎樣,至少要做到幼兒時期,他們需要的時候,你不吝於全方面的去給予。

在他們成長在青春期里,我們收斂熱度,卻時刻展現出要給予的狀態。

在他們長大成人完全獨立,我們應該學會不要讓愛成為控制他、干涉他的理由,我們默默的存在、照顧好自己就是他們愛的後盾了。

是的,讓孩子學會長大,讓父母學會放手,讓我們一起學習和實踐如何去愛。

最後分享英語課上老師送給我們的名言名句:

"The greatest happiness of life is theconviction that we are loved; loved for ourselves, or rather, loved in spite ofourselves."- victor hugo

「生命中最快樂的事情就是堅信我們始終被愛著:因為自己的獨特而被愛,或者說,因為自己的不足更被愛著。」(雨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使家庭 的精彩文章:

TAG:天使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