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傅盛要實現機器人夢

傅盛要實現機器人夢

在獵豹移動CEO傅盛 看來,雖然做機器人 很難,但為了能解決 市場痛點和需求,也 要迎難而上。

經過數年轉型,獵豹在傅盛的帶領下已經準備好迎接人工智慧時代的考驗了——做機器人。

文│本刊記者 錢玉娟

3月21日,水立方,獵豹移動CEO傅盛縱身跳入池中,成為在此發布新品時進行現場游泳的第一人。

事後,傅盛為自己突然的舉措給出了「要展現自我」的解釋,「現在處在傳播時代,要將傳播度放在首位,」綜合考慮後,他選擇以「跳水」博眼球。但他也坦言,過去幾年中遭受了諸多質疑,自己曾不斷思忖是要堅持還是知難而退,藉此或能表達心裡那種「放棄恐懼,勇敢面對困難」的態度。

拋開外界對此進行的各式各樣的解讀,傅盛也強調,希望大家能將重點放在獵豹入局智能機器人這件事上,特別是此次一口氣發布的五款服務型機器人產品。

多年的願望

最初,獵豹以海外市場工具起家,之後在「內容為王」時代,緊隨市場動向轉型做起了內容,直到入局人工智慧試水機器人,傅盛用了數年時間,不僅帶領獵豹完成了多次轉型,也在逐步實現著個人的身份跨越和科幻夢想。

嚴格意義上講,做機器人並不是傅盛的「新」願望。

早在2016年的Connect 大會上,傅盛就曾宣布將於前期投入5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3億元)成立機器人公司,進軍人工智慧領域。他甚至還表示,可以為完成兒時就有的「打造一個現實版阿童木」的夢想傾盡所有。

在傅盛初進入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這個行業時,很多人說他是「異想天開」。此外,當獵豹團隊著手開始入局時,的確遇到了一些困難。

「我們在海外的廣告收入增長遇到了一些瓶頸,導致我們在前年(2016年)的增長率從100%降到了20%。」傅盛並不避諱談及當時遇到的挑戰。特別是91、豌豆莢、茄瓣、UC等國內安全工具競爭激烈時,同國產智能手機市場面對的境遇相類似,工具市場已經從藍海變成了紅海,紅利已經逐漸消失。在此情況下,獵豹選擇Allin海外移動。

數據顯示,在獵豹2017Q4財報數據中顯示,海外收入同比增長1.4%至8.44億元,佔總收入的60.8%。有報告還顯示,獵豹75.4 %的月活用戶來自以歐美為主的海外市場。

無疑,全球化發展為獵豹移動增添了不小的力量,但在傅盛看來,在流量日趨垂直化、個性化的後互聯網時代,線下的紅利期已經到來,加之AI技術的強烈衝擊,如何跨界和基於AI進行場景創新才是當下互聯網科技企業亟需思考的問題。

也正是在此背景下,獵豹繼續轉型,將All in AI和機器人作為其發展戰略。

《中國經濟信息》記者了解到,在人工智慧公司獵戶星空成立後,經過一年多的默默積累,在AI領域的優勢逐漸顯現,打造了一系列智能機器人相關產品,比如語音OS、視覺導航、人臉識別、機器臂等等,在一定程度上顯現出獵豹的發展和進化能力。

此次獵豹移動聯合獵戶星空不僅發布了獵戶機器人平台Orion OS,還一次推出了五款全系列機器人產品,陣容引人關注。

包括接待機器人豹小秘,一個全尺寸的接待員機器人,它將與遊客和客戶互動並引導他們到達目的地,並且比大多數有競爭力的產品更便宜,同時還可以每月約475美元18個月的合同來進行租賃;漫遊自動零售機器人豹小販,用於商場,圖書館、大學建築和其他公共場所;兒童陪伴機器人豹豹龍,具有教育和娛樂功能,如果孩子正在玩像剪刀一樣的危險物品,並會在他們離開時拍攝他們的照片,並向他們的父母發出警告消息;還有小豹AI音箱和擁有兩個完全獨立的機器人手臂的無人值守咖啡店豹咖啡。

作為一家擁有完整技術鏈的公司,獵豹以生產智能、實用和易於使用的機器人為主。傅盛也進一步強調了公司的發展目標,即利用獵豹在技術和產品體驗方面的優勢來完善「特定場景」機器人。

解決痛點需求

麥肯錫發布的報告顯示,預計到2030年,全球將有4億-8億人被自動化取代,這相當於今天全球勞動力的五分之一。另有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2018 年全球機器人保有量將年均增長15%,2018年保有量將達到230萬台。

這也引得市場上有不少人跟風做起了機器人,但傅盛認為在這一領域,能夠真正做出產品的廠家屈指可數。「要麼是硬體製造的東西累加在一起,要麼是做了一兩個demo,並沒有從用戶的角度思考機器人這個東西究竟什麼時候被需要,需要什麼樣的價格,又用它來做什麼。」

而這也讓傅盛暗下決心,獵豹推出的機器人是要解決市場上其他產品還未解決的痛點和需求的。

現實生活中經常見到一些機器人展示,可以開門、跳舞、炒菜做飯,甚至後空翻……但它們不是炫技,就是笨拙,或者造價高到很難被用戶所接納。「這些產品距離走入尋常人家還很遠。」傅盛的判斷是:打造實用化機器人的市場空間更大。

做出有手有腳,能走會說,又能與人類進行順暢的交互體驗的機器人,並非易事。

雖然已經有廠商從單點切入,做出了能滿足人類某項需求的機器人產品,但就整個系統而言,想要模仿人類十分困難。「人類太複雜,是進化了幾億年的完美『產品』。」傅盛深知做任何一個科技產品都需要耐心,特別是對於機器人這個新興市場,當下外界對於它的未來發展還存在頗多爭論時,機器人產品最需解決的發展難題是融合。

確實,人工智慧的發展不是技術突破,而是和產品應用結合。「智能機器人產業需要多個行業知識的融合。但每個行業的屬性不一樣,其方法論自然有所不同。」傅盛談及獵豹推出的第一代機器人產品時指出「銷量不是核心目標」。儘管獵豹有經驗豐富的硬體團隊,但硬體和軟體之間存在很大差異,「仍存在一些無法預估的問題,像機器人的輪子,如果急停,底盤彈簧的軟硬度調整等等。」傅盛強調未來三五年內,獵豹將不斷推出基於AI的機器人產品,找到突破點並朝著軟硬一體化的方向發展。

傅盛明白,做機器人產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也是很多產品發展的必然途徑。」最終真正給社會帶來變革的產品,並不是最先進技術的簡單組合,而是一系列技術創新融合,進而打造出被用戶接受且體驗良好的產品。

持續進化是方向

早在今年1月的CES展上,傅盛就曾指出,語音識別和視覺識別技術對於獵豹移動當前和未來的業務發展尤為重要。未來對於人工智慧人才的選用和鼓勵創新也成關鍵。

「雖然獵豹移動對未來發展有著清晰的規劃方向,但具體路徑和產品創新還需投入多。」傅盛深知在全球化連接愈發深入且廣泛的當下,AI的連接無處不在。其中,人工智慧將更進一步提升機器人的能力,機器人產品的市場需求會提高,機器人開發創新的技術或成為重要組成部分。

而就獵豹在此間扮演著何種角色,又會創造出多大的價值,傅盛也有所憧憬,「過去獵豹移動做的是讓美國人使用上中國最好的移動互聯網產品,下一階段就是創造出實用的機器人,來幫我們人類幹活。」

對於傅盛口中所說的願景能否實現,我們予以期待,但從機器人「豹咖啡」為羅永浩等嘉賓現場沖泡咖啡,已能預見的是,未來機器人活躍於日常生活的諸多場景中,或不再是幻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信息雜誌 的精彩文章:

從學術到產業 全面定義創新——訪鴻之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曹榮根
王士嶺代表:鄉村振興要優先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

TAG:中國經濟信息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