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耀紅博士給《讓青春遇見大師——我說民國大師》的書序

黃耀紅博士給《讓青春遇見大師——我說民國大師》的書序

編者按

課程飛揚在智慧

每逢世紀之交,百年與百年就像兩個巨大的時間冰川轟然相撞。社會沉重轉型,原野划過閃電,山河風雲激蕩。新舊交織的時代充滿了息息相通的疼痛,焦灼與嚮往,也孕育出光風霽月的人格、精神與思想。

歷史總在目送,歲月總在迴響。

一個人,就是一個時代。

今天,二十一世紀悄然走過十七年路程。全球化的科技偉力與開放性的世界視野,正不斷提升公民的觀念水位,驅散了貧弱與疾病的陰雲。然而,當世的豐腴和便捷,似乎又並未帶來足夠的精神飽滿與生命豐盈。高樓四處林立,大師罕見其蹤。

值此互聯網碾過的扁平時空,人心沉淪物慾,文明遭遇碎片,道統面臨斷層。愈是危機四伏,愈是問題重重,愈是喚起人們尋根究底、追本溯源的使命。

那些於浮華與寂寞中尋找精神亮光的人們,轉身回到另一個百年星空。他們像擦亮星星一樣,輕輕拂拭、抖落民國大師身上的歷史煙塵,為他們拂去滄桑過後的隔膜、疏遠和誤解,將他們還原為一個個親切對話的生命,包括那些塵封的往事、情境與細節。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大師的背影,總會牽動時代的眼晴。「民國熱」的背後,吐納著百年後的呼吸和命運。與其說這是懷舊的感喟,莫如說是理想的重溫;與其說這是道德與學問的心心相映,莫如說是啟蒙和良知的隔空相遇。

太多的民國記憶,輝映著時代的天光雲影,亦賡續著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舊學與新知,啟蒙與救亡,家國與人生。圍繞民國主題,從歷史打撈、典籍整理、學術闡釋到重磅策劃、深度聚焦、自媒體傳播,大批學界精英與知識分子參與其中,成就著蔚然深秀的一道思想風景。

出版社設計的另一種封面

然而,對於那些十七八歲、正處於應試夾縫中的青年學子來說,這一切,似乎又顯得遙遠而陌生。不是他們有意閉目塞聽,而是強大的試卷與考題早已裹挾了一代人無法飛翔的青春。他們沒有悠閑的可能,亦無福消受太多的「無用之用」。對於「題海」此岸的青年來說,那些大師的名字更多的只是一枚被教科書壓平的標籤,或者是一張概念化的臉譜,甚至只是一句名言,一個填空。他們被粗暴地阻隔在偉大的心門之外,亦遠離了「獨愴然而涕下」的偉大和孤獨。

這是一個時代的教育之困,亦是一個時代的青春之痛。

著作者有幸被黃耀紅博士邀請參加第五屆湖湘教師讀書論壇

環視當下,耳邊並不缺乏沉悶與僵持中的尖銳吶喊,相反,激憤與抱怨屢見不鮮。在資料高過人頭的高中教室里,我們看到太多的同求,而恰恰缺乏哪是日拱一卒的勇氣與行動。

幾年前,當我得知楊智慧老師一直在堅持給高中學生講民國大師的時候,內心充滿了深深的感佩。這個真純的「讀書種子」,多年來自覺地以閱讀鋪開精神版圖,以精神立人謀求教育救贖,自覺將民國大師的歷史「背影」還原為時代「正面」。如果說教育的過程就是智慧的點亮,那麼楊智慧老師名如其人。

在他這裡,我們看到「課程即人」的本質,也看到課程與人的彼此成全。先在中師學校自由揮灑、後在高中講台奮然前行的智慧老師,始終信奉人格、思想與學問。無論世界改變了什麼,他初心未改,始終做了一個青春的燃燈者。

不做,有一萬個理由;而做,只需一個理由。在教材統一、考試統一、標準統一、考評統一的諸多限制下,楊智慧以一種特立獨行的姿態,堅守常識,最大限度地渡學生於蒼茫題海,成就著課程的文化深度與精神高度。

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這本書,是民國大師課的精華結集,更是一本沉甸甸思想沉澱。較之某些教材解讀、課堂案例、或教育隨筆,這樣的成果顯然更具文化品質和力量,也更能見出一個教師的底蘊與氣象。

在一方青春講台上,在那偷來的偶爾閑暇里,蔡元培、弘一法師、魯迅、周作人、陳寅恪、胡適、梁思成、林徽因、錢鍾書、楊絳等十多位民國大師從這裡緩慢而優雅地出場,他們的飄零身世與不羈命運,他們的人格與學養、婚戀與家庭,掌故與逸事,此刻全都化作了自然曉暢的文字,出神入化的講述,深入淺出的啟迪。

如果我們將課程定義為知識,那麼,這些大師的生平與故事,百度上不難搜索,傳記里也是白紙黑字,學術里可以探幽發微。然而,這樣的知識,都替代不了楊智慧的青春大師課。為什麼?因為這裡所凝聚的不只是他作為閱讀者的旁收和博取,而是他作為青春燃燈者的融匯與貫通,這裡有他基於青春與對話的課程選擇與重構。換言之,他的課程不復是知識的鋪陳,而是一種智慧的開啟。

青年是這門課程的現場受眾。因此,楊智慧的文字所秉持的是生動言說的特徵,這種言說的背後是個人體驗與歷史文本間的自由往返。走近一個大師,就像打開一個世界。你看到,那些整飭的標題,已然抽繹著豐富的際遇。字跡與心跡,互為表裡。然而,作為一門課程,智慧老師的意義在於,他既能「入乎其里」,又能「出乎其外」,既「沉潛下去」,又「蕩漾開來」。他以一種大開大合的課堂格局,涵養著教育的視界與文化的情懷。

在這裡,一切都是源於歷史「本事」,一切又都是基於「同情之理解與理解之同情」的切已體察。智慧老師每言及民國大師,往往少不了引申、點評、感發與叩問。這種頗具「帶入感」的言說里融匯著他作為教師的教育反思、文化情懷、人生識見與成長反思。由是,大師不只是作為精神的高標而存在,而是一粒粒思想的火種。由知識形態走向教育智慧,這正是一個中學教師言說民國大師的課程價值。

對於聆聽到青春大師課的青年來說,這樣的影響或許並不在眼前,而是在若干年後的歲月發酵中。何其有幸,他們在自己最應當走進大師的年齡,大師的名字不再只是一個令人仰止的符號,更不只是某一篇經典的署名,他們是一段流光溢彩的生命。

多年以後,他會從蔡元培那裡明白,什麼才是一所大學的精神自由與文化包容;他會從弘一法師這裡看到,繪畫、音樂、話劇的藝術融通,懂得美與宗教對生命的超越;他會從魯迅兄弟這裡,讀到傳統倫常與五四一代的文化擔當;他會從陳寅恪先生的那裡,致敬中國士子的風骨,懂得「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的價值;他會從胡適先生那裡看到中國現代新文化與新文學開山啟林時的大智與大勇;他能從梁思成夫婦走進建築的歷史記憶,從錢鍾書夫婦那裡看到學術才華如何成就一個人的生命……

而所有所有的這一切,又都是教科書那種整齊劃一的世界所無法提供的。青春大師課,成全了意想不到的生命可能。

對於智慧來說,每講一個人物,都意味打開一張閱讀地圖,面對一次專題探究。這樣的閱讀,正如好奇心驅使下的探幽覓險。就這樣,以大師為圓心,閱讀的疆域始終處於擴張之中。

政治,經濟,歷史,文學,哲學,宗教,建築、詩歌、音樂、繪畫……它們像一張一張神秘的門,在學生面前敞開,也在教師面前敞開。我想,當課程成為智慧的播種之時,師生便找到了相互成長的密碼。許他們以時間,他們都將長成了自己喜歡的模樣。

因為,這是大師的滋養,也是青春的力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韻閑話 的精彩文章:

TAG:書韻閑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