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名震桂北的昭儀唐氏!

名震桂北的昭儀唐氏!

在文市鎮昭儀村,還有一支唐姓。據昭儀唐氏族譜記載,其始祖唐奭(字念八),於南宋後期由山東出仕湖南零陵縣尉(相當於今縣公安局局長),「致仕不得歸」。唐奭在灌陽古昭儀關巡遊時,見此處山川秀麗、風景迷人,交通便利,便攜家眷在此定居下來。據傳,在唐奭來昭儀定居前,昭儀已有黃、王、袁、周、樊、楊、蔣七姓居住稱雄,後不知這幾姓人家因何故、遷至何處。

昭儀唐氏祠堂遠景

昭儀唐氏因始祖祖籍山東,故郡望自稱「東魯郡」;堂號「一本堂」,不知出處何在。據雍正朝武舉、昭儀唐氏十七代孫唐詩乾隆二十七年所撰《宗譜序》稱:「我鼻祖自宋末以縣尉起家,曆元若明,單傳七代。至有明中葉,科甲聯翩,始稱望族……」這支唐姓,現主要居住在文市昭儀村,部分散居於文市鎮碼頭村、三角塘,新圩鎮定復和灌陽鎮排埠江、秀江源、仁獅(仙源洞)、仁義(水碓沖)、仁柜上塘等地,總人口據稱超過3000人。2014年12月,入選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7部委公布的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灌陽鎮仁義村唐家屯就是昭儀唐氏的後裔。

昭儀唐氏祠堂內景

昭儀唐氏是灌陽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名門望族,締造過兄弟同登科、父子皆中舉、祖孫三代科名的家族輝煌,同時還創造了父子三人連續8屆執掌龍川書院講席的歷史,對整個灌陽的文化史、教育史產生過重要影響。

古昭儀總村落圖

昭儀唐氏歷史上曾出過21名舉人,其中文舉14位(明代6人、清8人)、武舉7位,入仕及行善之人共有10人舊志有傳。

文舉14位——

1.唐世熙,昭儀人,明萬曆十九年辛卯科,福建南平知縣。

2.唐世賓,昭儀人,萬曆三十一年癸卯科,四川渠縣知縣,有政聲。

3.唐世輔,昭儀人,萬曆三十一年癸卯科,任直隸懷柔(今北京懷柔區)、浙江黃岩,事母以孝聞人,入浙江名宦。舊志載:「天啟間黃岩知縣,時里役苦於解餉(注【1】),下車即革去。以官封運解,歲省費甚多。」

4.唐世照,號伯闇,昭儀人,萬曆四十年壬子科,湖廣蘄州知州,祀鄉賢。史志載其「幼孤,奉母以孝聞。仕饒州通判,改雁門關守,以邊才受知督府。題署代州三年,實授蘄州。廉敏有吏才,士民愛戴。時西川流賊張獻忠犯楚,江、黃騷動。照設立三關,募敢死士守御。間發伏兵,屢殲渠賊,城賴以全。在任八年卒。民歌思之,祀名宦。」

傳聞柳宗元曾留下詩刻的昭儀花石岩

5.唐世熊,號曲水,昭儀人,萬曆四十三年乙卯科,初任富川縣教諭、翰林待詔。崇禎間,歷任吏、禮二部司務,兵部武庫司郎中,後轉任直隸省永平府(今河北秦皇島一帶)知府、山東鹽運使。唐世熊為人剛直不阿,體恤民生。當時的永寧府為努爾哈赤領導的後金政權與明軍交戰的前線,因常年征戰,「居民半毀,村落邱墟」。唐世熊到任後便「極力扶綏」,而「民有起色」。崇禎九年,永寧邊境再燃戰火,唐世熊捐出俸祿進行賑災救助,「全活者萬餘人」。當時朝廷派往前線監督邊境戰事的宦官名叫高起,自恃朝廷命官,驕橫跋扈,地方軍政官員參見時「莫不膝行惟謹」,只有唐世熊一人「長揖不屈,大拂其意」,因此得罪了高起。後來在論功行賞時,世熊論功本應升遷,最終只是平調擔任山東鹽運使。崇禎十二年正月初五日,清兵攻陷濟南。奉命守衛西門的唐世熊誓死抗擊,殉難而死。事迹《明史》和舊志有傳。

6.唐世珪,昭儀人,天啟元年丁酉科。

7.唐納欽,昭儀人,清順治十四年丁酉科,與(堂)兄弟唐納牖同為為清代灌陽首次中舉者。任陝西固原知縣。

8.唐納牖,字白生,號省庵,唐世熊次子。昭儀人,清順治十四年丁酉科,河南虞城知縣,康熙二十五年同修《廣西通志》,舊志有如下記載:「七歲從父宦京師,肄業十載經史文詞,靡不博洽,同伏闕,陳情皆出至性。崇禎十五年,就童試輒冠多士,旋食餼(注【2】)清朝定鼎,登丁酉賢書。己亥考,擢司李(注【3】)職。後奉旨裁法司李,改授河南虞城縣知縣,精勤慈惠。任兩載,以河決被議。虞城人愛戴之,攀留不克。歸里,適際逆變,孫延齡屢檄逼仕,納牖不受職。著有《洪受堂詩文集》,手錄本邑志稿。遇公事關乎邑之利弊者,力為當事請命,梓里多有裨益。康熙二十二年巡撫郝公浴徵修省志,賜額曰《三江文獻》。」

9.唐之柏,字長卿,號松交,順治十四年丁酉科,順天府治中,擢刑部山西司郎中,舊志載其「幼穎,悟經史詞賦,靡不究心。宰漢陽(今武漢漢陽),均徭平訟,除盜賑饑,政難殫悉。尤喜修學,課士分校,多得名流。值滇黔之變(指吳三桂之亂——筆者注),軍興勞午(務),糗糧、舟車、戈矛、繩鐵之屬,莫不咄嗟立辦,不以銖黍累民。蕩平後,升南安州牧。邑中斂錢助行,卻不受。大僚以柏有乾材,調昆陽(今雲南晉寧)。召集逃亡,課耕勸讀,擒賊魁、贖難民,徵集丕顯。戊辰,丞京兆,尋擢戶部員外郎,監督海運倉。出納不苟,在擢刑部郎中,慎核爰書,獄無冤民,上官倚重之。後致政歸里,恂恂謙慎,惟以訓課子侄為事,足跡不入城市。知縣牛兆捷聘為鄉飲大賓(注【4】)。士庶咸稱為名實相副雲。」

仁義村唐家屯全景

10.唐時楩,康熙三十二年癸酉科解元(鄉試第一名),湖廣雲夢(今湖北雲夢縣)知縣。

11.唐咸仁,康熙五十三年甲甲午科。

12.唐國玉,字瑞節,號潤鄉,乾隆乙酉選拔,三十五年庚寅恩科舉人(注【5】),安徽懷遠縣教諭。舊志載:「七歲失怙,叔父學一延師教之。讀及長,產既析,學一以拔貢(注【6】)試用湖南州判,歷署州縣,多賠累,將玉產變賣填補,無吝。任懷遠(安徽懷遠縣)學博,見士林葬親從陋俗,力懲之,風稍變,以母老告養回籍。十二年卒。子逢年,恩貢生。孫紹宗,歲貢;紹容,舉人。」

13.唐國瑛,乾隆三十九年甲午科。

14.唐紹容,號杏坡,咸豐三十一年辛酉科舉人。舊志載其「潛心學問,口不絕吟,文章自成一家,詞賦尤其所長。登咸豐賢書。邑令壽祝堯仰慕儀型,延掌龍川書院。訓人以讀經、讀史為先務,制藝不拘一格,隨材造就,士咸服其善教。嗣赴春官(春官,禮部別稱,此處應為鄉試意——筆者注)不第,卒於途。世共惜之。」

武舉7位——

1.唐煐,康熙戊子科。

2.唐時桂,康熙甲午科。

3.唐嗣舒,雍正癸卯正科。

4.唐嗣辛,雍正癸卯正科。

5.唐詩,雍正丙午科。

6.唐清,雍正乙酉科。

7.唐紹揚,咸豐丙辰科。

此外,唐時敘為康熙二十七年拔貢,任山西臨晉知縣(有傳);唐學一乾隆癸酉年拔貢,湖南試用州判,署道州知州(有傳);唐逢年,號畲堂,嘉慶二十五年恩貢,後連續四屆執掌灌陽龍川書院,後其子唐紹容(一屆)、唐紹宗(號繼甫)相繼接掌龍川書院(三屆),父子三人先後執掌一縣學堂,桃李芬芳,傳為士林佳話。舊志均錄事迹。

昭儀唐氏在明代還有位叫做唐沾的義士,因為行善賑災、救助百姓而被記錄縣誌。志書記載:「明弘治十一年戊午,歲大飢,沾散財賑濟,附近居民賴全活者甚眾。邑令白其事,奉詔封義相官人。」

仁義村唐家村祠堂

縱觀昭儀唐氏一脈,自宋末擇居灌陽以來,文修武備,歷史上人才輩出,不乏忠臣義士、名流雅客,且都頗具風骨。梳理史料發現,昭儀唐氏鄉試兄弟(堂兄弟或族兄弟)同榜中舉有之,如明萬曆三十一年癸未科唐世賓、唐世輔兄弟,清順治十四年丁酉科唐納欽、唐納牖兄弟,雍正癸卯科唐嗣舒、唐嗣辛兄弟;父子、叔侄綿澤,相繼獲取功名者亦有之,如唐世熊、唐納牖父子,唐學一、唐國玉叔侄,以及唐國玉、唐逢年、唐紹宗、唐紹容祖孫三代。這充分證明昭儀唐氏家教堪稱嚴明,整個家族管理井然有序,深受儒家思想浸染和傳統理學影響,也因此一個家族能有10人躋身地方志人物傳記,可見絕非一日之功。

灰牆黛瓦馬頭牆

在此著重提一下曾經為灌陽培養過無數學人士子的龍川書院。廣西歷史上曾被中原人士稱為「南蠻之地」,但灌陽因為明代以前隸屬湖南,「尊崇聖學」由來已久,劃歸廣西後,當仁不讓成為全廣西創辦縣學最早的縣。據記載,灌陽學宮始建於隋大業十三年(617年)。北宋以後,濂溪先生周敦頤被推崇為程朱理學的鼻祖。因周是湖南道縣人,灌陽與道縣一衣帶水,歷代學人,深受其澤被影響。在宋代產生書院制後,灌陽於明萬曆二十年(1599年)首次將縣舊學歸永亭改為觀瀾書院,後毀。清乾隆元年(1736年)奉命在縣城東門外創建龍川書院,原址大約在原紅旗鄉政府(現灌陽鎮政府對面一帶)。舊灌陽城池是明洪武二十六年瑤亂後才建造的,城池設城門四座,分別是:東門德化門,南門鎮遠門,西門崇順門,北門龍川門。之所以取名為「龍川書院」,蓋因沙羅源江水自仙源洞流經三里橋這一段舊稱龍川水,北門龍川門,龍川者,藏龍卧虎之山川也,寓意深遠,故名(劇透一下,這也是我網名「龍川山人」的由來哦)。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移建於文廟左額。嘉慶四年己未(1799年)在時任縣令夏維翿的主持下,另建於文廟右側(今灌陽高中食堂一帶)。

蘭溪家聲——仁義村唐家屯

據縣舉人范光祺《重建龍川書院並置學田記》一文記載,嘉慶朝移建龍川書院,緣於縣內「辦百色軍需,贏有餘資」,倡議於己未年,庚申年「相基購地於新學之右」,辛酉年正式動工興建。因後續資金不足,曾再次動員和組織募捐,建、學並舉。直至丙寅年(1806年)灌陽開德里進士、四川南川縣知縣蔣作梅最後一筆捐款到賬後竣工。歷時達7年之久,購地、開田、建造合計花費銀子五千餘兩,耗資不菲,堪稱艱難。建成後的龍川書院,「枕台山,襟灌水。水分支川,曰『文峰潭』,中洲即開田學地。群峰拱列,帶水迴環,扶輿清淑之氣,蓋薈萃於是矣。」中共執政後,雖然一樣難免拆除之災,可供慰藉的是政府在龍川書院舊址一帶修建了灌陽高中,總算使得灌陽僅存的一脈文運不至於無跡可尋。

古墓滄桑

昭儀的古稱其實是「昭義」,與其他好幾處地名一樣,在民國初年廢里設區時開始改稱為昭儀。昭儀關臨灌江,靠石崖,地勢險要,是湘桂之間一條重要的古道,經昭儀,過永安關而入道州,歷代官府都曾在這裡設隘駐兵。昭儀村很大,跟會湘村一樣,1963年的灌陽洪水,使得昭儀村整體搬遷,遠離灌江,老房屋已不復存在。

竹苞松茂

在昭儀灌江邊的花石岩,還留有一段學術界的公案。相傳柳宗元在任永州司馬其間縱情山水之間,游遍永州全境,在永州所屬灌陽縣,柳宗元先後造訪過昭儀花石岩和水碓沖仙源洞(後人建有「思柳亭」並作記),並留下一處《花石岩》石刻佚詩。詩云:「憶昨籌戎事不同,曾聞燕集此岩中。軍聲孰與水聲勝,虜勢難爭山勢雄。莩略縱能親朗日,安全還記慕遺風。我來忽動晏安志,為拂蒼苔記雋功。」 但因該詩僅存於地方志,遍查柳詩文集及其他各類史料皆未見其蹤。同時因年代久遠,歷經歲月和風雨的沖刷,不僅花石岩本身已成懸崖絕壁無可攀爬,就連流傳的摩崖石刻也早已湮滅難辯。所謂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紛紛擾擾不可怕,籍籍無名才可悲。留一段公案,多幾分想像,也許這正是包括我在內的眾多鄉土歷史愛好者研究灌陽歷史的興趣所致、話題所在。

作者:龍川山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演繹話娛 的精彩文章:

TAG:演繹話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