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土葬風俗中,棺材放入坑中後陰陽先生最後須做一件事,否則不能埋

土葬風俗中,棺材放入坑中後陰陽先生最後須做一件事,否則不能埋

棺材下葬時的講究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前面的「梧桐樹下戲鳳凰」頭條號中,我談了「土葬墓穴位置安排」、「土葬挖坑的講究」,這篇來說一下整個葬禮中最關鍵的過程——棺材坐堂。這所謂「坐堂」,就是將棺材放進挖好的坑中,堂諧音「塘」,塘即「坑」。

坐堂雖是降棺入坑,但不能說「降官(棺)」或是「落官(棺)」什麼的,那樣晦氣,官哪能降呢。而「坐堂」則是當官的意思,討個口彩。

土葬風俗中,棺材放入坑中後陰陽先生最後須做一件事,否則不能埋

(棺坐堂)

墓穴安排和挖坑都有很多講究,而講究更多的是如何將棺材放進墓穴中。挖坑相對簡單些,棺入坑要複雜,講究也多。棺材抬到墓地,由陰陽先生拿出羅盤,看針定準「山向」,接下來就看抬棺那班杠夫了。

杠夫的班頭稱為「杠頭」,在過去北京,杠頭與眾不同之處是手 拿響尺,這響尺是一種類似梆子的敲打指揮工具,杠頭一打響尺,杠夫開始安排了。棺材抬到墓穴旁後,杠頭便開始做棺材下葬安排。杠夫在坑口上,先順放兩根大杠。

土葬風俗中,棺材放入坑中後陰陽先生最後須做一件事,否則不能埋

(清慈禧太后下葬時,杠夫統一著裝)

當陰陽先生宣布吉時到,杠頭指揮杠夫將杠繩拴好的棺材移至坑口,杠繩的另一頭繞在杠上,以為滑車。棺放下放時要注意的是,要調好棺材的方向,如果坑是南北向的話,棺材也要順著坑的方向,大頭(遺體首部所在一端)朝北,小頭(遺體腳部所在一端)朝南,與在家停靈的方向剛好相反。

把棺材往墓坑裡放,就是技術活了。

杠頭會將杠夫分成兩部分,多數人在坑上,負責放棺;至少有兩人會下到坑底,負責接棺。

土葬風俗中,棺材放入坑中後陰陽先生最後須做一件事,否則不能埋

(舊時民間杠夫)

如果亡人生前是富貴、官宦之人,其棺材往往大而沉重,抬棺要用48人(48杠)或64人(64杠)的大杠,這樣的大棺一般須使用八根杠繩系住棺材,往坑內慢慢下放,老北京稱為「八把花」;如果在棺材兩頭的四個角上,各用一根繩,這叫「口花」。棺材輕的,用兩根或四根繩子即可,將繩子直接從棺底穿過,這叫「腰花」。

因為杠繩一抖一松,故將棺材往下放稱作「抖花」。我在蘇北老家見到情形相對簡單,一般都是腰花,繩子捆好棺材後,繩子互挽在大杠上。將棺材抬到坑口上,慢慢放鬆繩子,棺材便會緩緩地落下,直到平穩地放到坑底。

土葬風俗中,棺材放入坑中後陰陽先生最後須做一件事,否則不能埋

(準備入坑)

抖花時得小心謹慎,有經驗的杠夫會把大繩往腰裡一挎,左手握繩,腳蹬在坑口的杠上,聽杠頭的指揮口令走——

「八把花抬頭」——意思是棺材要往下放了,作好準備;

「抖花」——繩松一松,棺材放下放;

「口花吃緊」——棺材兩頭四角繫繩的杠夫要拉緊繩子;

「八把花全散」——棺落定後及時把從杠繩抽出來。

已在坑底的杠夫見棺往下落,得全神貫注,要不時調整棺材的平衡,保證棺材平穩下行,不能失衡。萬一坐堂過程中出現不平衡,頭高頭低的,歪了斜了,那是十分不吉利的,主家會找茬討說法。

土葬風俗中,棺材放入坑中後陰陽先生最後須做一件事,否則不能埋

(棺達墓地)

如果見哪頭低了,坑底杠夫要用肩將棺材低的一頭撐起來;如果棺材幌動,要趕緊制住,用腳登或膝蓋頂住,不讓棺材與坑沿碰上,這叫「登坑下葬」。

要注意提,在棺材開始往下放的時候,吹鼓手要立即動起來,鼓樂大作。棺材坑底放平後,一聲大鑼,樂止。至此,在喪禮中有重要作用的樂隊就完成任務了,吹鼓手可以收搭器材、行李告退。

土葬風俗中,棺材放入坑中後陰陽先生最後須做一件事,否則不能埋

(棺材抬到坑口,準備入葬)

棺材落到坑底後,坑底的杠夫會用身體頂、腳蹬,調整好位向,讓棺材坐實、擺正。這下是不是就可以填土埋棺了?不可以,在埋之前,陰陽先生還必須最後做一件事,對棺材座向進行校驗,看是否與之前定好的吉利山向一致,不得偏離。

這個校驗過程,叫「找中」。

如何「找中」?「中」在哪?挖坑時,已找出了坑底的「中」,這「中」實是一條中線,是棺材擺放的方位朝向。「中」與坑兩邊等距。陰陽先生找「中」,就是在棺材蓋上找出棺材的「中」,這「中」與棺材蓋的邊等距。兩點一線,貼上紅紙條做為標記。

土葬風俗中,棺材放入坑中後陰陽先生最後須做一件事,否則不能埋

(出殯途中)

找好「中」後,陰陽先生會拿出裝有米一類穀物的瓷盤子,將羅盤放在上面,讓指針朝向與「中」線重合。

接著,陰陽先生由主家一人配合,從棺頭拉一根線到棺尾,這線叫「卧線」。卧線與羅盤指針、中線是一致的,卧線從棺材兩頭垂下去,線上掛有墜子(銅錢),直垂坑底。如果棺材剛好擺在正「中」位置,這個線墜就必然落在坑底的「中」線上,術語叫「三線歸一」。

土葬風俗中,棺材放入坑中後陰陽先生最後須做一件事,否則不能埋

(入葬)

「三線歸一」就說明,棺材擺放到位,完全坐堂了——術語叫「正位」。如果三線不一致,要對棺材進行調整,直到「三線歸一」。如果要調整的幅度比較大,有時要用杠子撬棺。

「三線歸一」了,陰陽先生便要請亡人本家年長者出來驗視了。老北京的陰陽先生要對主家主事者說:「爺,您看,三線歸一,天地相合。您吉祥普照啦!」

土葬風俗中,棺材放入坑中後陰陽先生最後須做一件事,否則不能埋

(入葬)

主家主事者點頭說「好」,陰陽先生與拉線的一起,把卧線扯斷。到時,陰陽先生的任務完成了,主家主事者會拿出準備好的黃包——用黃火紙包的現金,謂之「喜錢」,塞給陰陽先生,當報酬。

下面的事情就是填土埋棺了,也有很多講究。這會以後的」梧桐樹下戲鳳凰「頭條號中,繼續聊。

(注,圖片部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