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黃聖依:在養孩子這件事上,「有錢」真的不能為所欲為

黃聖依:在養孩子這件事上,「有錢」真的不能為所欲為

點擊上方

藍字  ▲  

關注

訂閱

她刊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如果我還沒有足夠好的經濟實力,我絕對不會生孩子的

」。如今,這種想法在年輕人中幾乎是主流。




也難怪,因為在現在的大環境下,養孩子是一件極其奢侈的事。



從好一點的奶粉,到好一點的學區房,再到後續的補習班特長班……身為父母,總想給孩子更好的。




甚至我們都默認,用錢就能給孩子堆砌一個美滿的未來。




按照這個邏輯,那黃聖依和楊子的兒子安迪,一定擁有頂尖的幸福了。













Part


1




最新一季的《媽媽是超人》,第一個爆點就是讓大家知道了楊子到底有多壕。



有一個巨力集團董事長爸爸,只要錢能買到的東西,安迪都能得到。






安迪一直住的奶奶家,大得像宮殿,不是一般別墅可以媲美;





此外他還有專門為他蓋的遊樂場和滑雪場,確實如楊子所說:安迪所看到的東西,都是他的。







只有6歲的安迪,享受到不僅是最頂尖的物質環境,還有最精英的教育。




黃聖依帶他參加升小學的面試時,英語能聽能說、數學水平、邏輯能力都讓老師們頻頻點頭。








可接下來的一幕,卻讓人有點心酸。




為了考察表述能力,老師要他分享一件最開心的事情,比如和爸爸媽媽出去玩,又或者吃到什麼好吃的、玩了什麼好玩的。




剛剛戰無不勝的安迪,突然陷入沉默,即使老師一再提示,最後還是搖了搖頭。







那一刻,在一個孩子身上,我們竟能看出成年人的迷惘和無奈。




父母對孩子的陪伴,

才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而這恰恰是金錢買不到的










Part


2




安迪的存在,猶如一個富豪家庭中的「留守兒童」。




他一直跟奶奶生活,人生中開口說的第一個單詞,不是「媽媽」「爸爸」,而是「奶奶」。




被問到更親爸爸還是媽媽,安迪完全忽略這些選項,最愛奶奶。







明明是親母子的黃聖依和安迪,看起來卻像跟鄰居家孩子一樣不熟。她不知道孩子的喜好,也不懂怎麼去照顧孩子的感受。





她準備的早飯,分量太少被孩子抱怨不夠吃。






在她眼中那麼小隻的安迪,其實正在長身體階段,食量甚至多過成年人。這些,當媽的卻全然不知。






她以為給安迪準備了喜歡的零食,結果一堆里沒有一樣是他喜歡的。






我們都知道,當了媽媽後,整個人的思維會發生巨變,孩子身上的一丁點事情都會被無限放大。




可安迪被送到媽媽家樓下,下車划了手,說了好多次,黃聖依卻完全注意不到。






父母在孩子成長中的缺席,不僅會造成孩子的不親近,對他的性格也有極大的影響。




一般小孩子雖然想快快長大,但總是不希望爸爸媽媽老去,而安迪,只想趕緊脫離不快樂的童年,成為獨當一面的大人。







「孩子還小,不記事」、「等以後長大些我再彌補他」……家長總會給自己找無數個借口,黃聖依也是如此,她滿心以為安迪會因為爸爸媽媽不陪他感到孤單。




可孩子的回答是如此扎心:






論經濟實力,黃聖依楊子遠超這季節目其他家庭,可安迪,卻也是四個孩子里最寂寞的那一個。










Part


3




父母跟孩子之間,天生有條鴻溝。聰明的家長,早早在中間建了一座橋,一旦錯過時機,兩岸只會越離越遠。




現在的安迪,已經習慣性把自己的真實想法鎖在心底。




黃聖依跟他拍大頭貼,不小心拽痛了他的胳膊,一般孩子會當場說出來,甚至哭鬧。






可安迪呢,他選擇一言不發拒絕拍照,生悶氣幾十分鐘,也不說自己什麼在生氣。




媽媽和兒子,在童年時期本該最親密無間,可這對母子中間,卻有種揮之不去的疏離感。




畢竟是當媽的,黃聖依也並非對安迪的性格毫無察覺,可她如今已經無能為力。






她知道安迪想當警察,於是帶他去小孩子可以扮成警察的遊樂園。




誰知安迪一看,扭頭就走。




他是真的不喜歡嗎?不,只是不喜歡媽媽陪,如果身邊的是奶奶,恐怕他會興奮地直接衝上去吧。






當孩子還是小嬰兒時,都是對父母敞開大門,把他們當成最信任的人,這道門一旦關上,就要費很多力氣才能打開。




將來孩子會長大,會飛得更高更遠,會經歷很多家長不會知道的事情,所以當爸媽的,總是捨不得寶寶長大。





按照節目的套路,最後安迪在鏡頭下,一定會跟媽媽黃聖依和解。可鏡頭外,她缺席的那些成長過程,卻永遠都彌補不了了。







我們自己在社會打拚時,都吃了太多苦,受過太多累,所以自然而然地想:至少我要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長環境,不讓ta輸在起跑線。




這話沒錯,但也要清楚,你在孩子身上的付出,最終也會回報到你自己身上。




孩子幼年,你給他富足的撫養費,沒有陪他長大;當你老了,孩子同樣有可能給你足夠的贍養費,沒空陪你變老。







一個人這輩子,最重要的是什麼?這個問題可能所有人的答案都不一樣。




有人希望腰纏萬貫,有人希望做到行業頂尖,有人想要一呼百應的權力……然後又將自己的希望,賦予下一代。




可就像奧修說的那樣,「

這是人類的不幸:父母對孩子的潛力並不感興趣。他們只關心自己的投資。他們生養孩子是在做人口生意,用他的宗教、政治、意識形態來打造孩子,使之成為一個很有用的優良產品——符合社會的要求,得到社會的讚賞

。」




在此之外,卻忽略了他們作為一個人的正常情感需求,忽略了他們到底是否感到幸福。




就算有一天,他站在成功之巔,有萬人簇擁鼓掌,但燈光一暗,在角落裡,他仍只是那個希望父母多陪自己一會兒的小孩。




人生遠遠不止衣食無憂、事業成功就幸福的。





課本和金錢教不會孩子的,是愛。




— End —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


關注她刊 


關注女性成長


陪你遇見最美的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她刊 的精彩文章:

袁泉、俞飛鴻、陳數、曾黎:求求你們趕緊拍這部戲吧!
這個神器能讓你的精緻風雨無阻,要不要看?

TAG:她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