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別讓飲食生冷「要了命」……

別讓飲食生冷「要了命」……

快報健康,快樂陪伴

不少人通過中藥製劑溫補,冷感體質得到改善後,3.5厘米左右大小的肌瘤會自然消失,這提示溫度與免疫力相關。

體溫與免疫力相關

體溫是免疫力的要素,即便是體力正常的人,如果被冷風久吹,奪走身體過多的熱量,受涼後免疫力也會一時低下。病毒、細菌之類的邪氣便乘虛而入,會得風寒感冒。有許多人查不出明顯的疾病,卻一年四季怕冷,表現為四肢末梢及肩腰等部位自覺寒冷,尤其畏懼夏天的空調和冬天的嚴寒,這種狀態叫冷感症。

冷感症的人更經不起氣溫變化,往往長年累月感冒,服普通感冒藥無用,必須調整冷感症體質才能解決問題。

腫瘤細胞在體溫35℃時繁殖迅速

近年來出現了「人體寒冷化」的趨勢,人體基礎體溫降低,很多人體溫低於37℃。體溫的普遍降低,與身體運動不足、阿司匹林類等解熱鎮痛劑的濫用和長期過食生冷等有關。有研究表明,腫瘤細胞在體溫35℃時繁殖迅速。筆者觀察到,許多子宮肌瘤患者都是或曾經是冷感症體質,不少人通過溫補類中藥製劑,冷感體質得到改善後,3.5厘米左右大小的肌瘤多自然消失,這提示溫度與免疫力相關。體溫依賴於體內產熱,產熱原料來源於水谷精微,即飲食中的脂肪和糖等營養物質。

正如太陽那樣,身體產熱是謂「陽氣」,陽氣可以溫暖全身,還可以「加熱」攝入的飲食,「升溫」吸入的空氣。陽氣在正常情況下,0℃的冷空氣,經過鼻子等上呼吸道加溫,入肺時會達到37℃。

女性更易出現冷感症

人的一天所產生的熱量因年齡、性別及活動狀態的差異而不同。以在辦公室工作的成人男子為例,普通的日常生活每日產熱約2500千卡,各種組織的產熱比例依次為骨骼肌佔58.1%,肝臟佔22.2%,呼吸肌佔8.9%,腎臟佔4.5%,心臟佔4.1%,其他佔2.2%。

各種組織產熱不同,靠血液循環把熱量均化傳導至全身,如果局部循環不好,就會造成局部冷感,全身產熱不足則會造成全身大面積冷感。由此可見,冷感症是因熱量的產生與傳導障礙引起。

骨骼肌是產熱大戶,女性骨骼肌比男性弱,故產熱較少,加上服止痛藥,女性則更易形成冷感症,故而身體防寒方面應給予更細心的照料與保養。

生冷食物指哪些

生冷食物指的是生的食物,未經過烹飪處理的,比較涼的食物都是屬於生冷食物。也包括中醫中所說的寒性食物,這些食物大多有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的功效。

瓜果類:西瓜,香蕉,梨,枇杷,水梨,草莓,椰子,柚子,柑,橙子,柿子,桑椹,荸薺,菱角,甜瓜,苦瓜,獼猴桃,羊桃,火龍果,山竹,羅漢果。

蔬菜類:黃瓜,茄子,芹菜,茭白,莧菜,馬齒莧,小白菜,西紅柿,香瓜,生地瓜,芸薹,金針菜,花椰菜,空心菜,紫菜,生菜瓜,地耳,蒓菜,髮菜,菠菜,萵苣,馬蘭頭,白蘿蔔,冬瓜,絲瓜,竹筍,生藕。

水產類:蛤,蚌,螃蟹,蜆肉,牡蠣肉,田螺,螺螄,蝸牛,生魚,生蝦,海蜇,鱉肉,海帶,紫菜海藻。

其它類:綠豆,豆芽,豆腐,豆漿,豆豉,金針菇,草菇,蘑菇,胖大海,菊花,茶葉,石斛,甘蔗,蕎麥,小米,大麥,苡仁,金銀花,菜籽油,蘆根,石斛以及冷飯,冷飲料,冰冷食物等。

據中醫健康養生雜誌社、養生之道

新媒體編輯 王洋

喜歡就轉發·更喜歡就關注

您 可 能 錯 過 了 這 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城市快報健康 的精彩文章:

這種可怕的病在天津55歲以上人群中患病率高達1%,一旦發病每年治療費用近4萬元!常見降壓藥也會引發它!
北京已進入手足口病高發季,預計發病人數高於往年!咱天津爸媽快做好預防!

TAG:城市快報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