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正能量來自哪裡?怎樣才能充滿正能量?

正能量來自哪裡?怎樣才能充滿正能量?

面對社會快速發展所產生的種種糾結、思慮、怨憂和恐懼,無論是政府、社會、組織,還是善良和正義的人們,都需要正能量,渴望獲得正能量。那麼,什麼才是正能量,這種正能量怎麼產生,又如何運用呢?

正能量本是物理學名詞,出自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的量子電動力學理論。但「正能量」的流行則源於英國心理學家理查德·懷斯曼(Richard Wiseman)的專著《正能量》,該書將人體比作一個能量場,通過激發內在潛能,可以使人表現出一個新的自我,從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滿活力。

由此可見,「正能量」是一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動力和情感。大意是指那些積極的、健康的、催人奮進、給人力量、充滿希望的人和事。當下,正能量已經成為一種充滿象徵意義的符號,代表著善良和正義,表達著潛在我們內心的情感、渴望和呼喚。中國人對於正能量更是極力推崇,在許多場合都貼上了正能量的標籤。

那麼正能量是怎麼產生的呢?筆者認為,正能量本質上是一種行為選擇,只有正確的思維才能產生正確的理念,併產生正確的行動。中國傳統教育歷來強調學思行,表示著從學習知識到產生思考和付諸行動的認識軌跡。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就告誡我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近代教育家則強調學知行的統一,尤其是強調實踐的重要性。無論是知而行之,還是行而知之,都是要求知行合一。但離開思維層面,都難以達到真正的知行合一。思想既是行動的指南,也是學習的動力,思想和行動結合才是有目的、負責任、有效果的正能量。

正能量的產生緣於多種情況。其一是產生於自身的正念思維;其二是受到別人的正能量的鼓舞,包括話語鼓動和行為示範;其三是內心的覺醒和自我升華,主動去追隨正能量,包括追隨充滿正能量的人或事物。

正念思維不僅要方法正確、手段先進、效果明顯,還要看其作用方向,產生的效果是否具備「正能量」。這種效果正能量不僅僅利己還應該利他,甚至要有利於整個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正念思維是多維、多層次的,具有科學性和社會性。

任何領域都需要正能量,都需要正念思維。科學領域充滿正能量,因為正念思維必定是科學思維,反之則未必。宗教、文學、藝術等領域也都需要正念思維,離開正念思維就會走向邪惡。在宗教領域,那些打著正統宗教旗號,卻干著損害他人身心健康和引導他人進入歧途的團體,就是邪惡的,一般被稱為邪教。

正能量是實在的,而不是口頭上的。那些高喊漂亮口號,而干盡壞事的人,表面上看充滿正能量,但由於其不具備正念思維,最終在行為上還是難以產生正能量。在反腐風暴中落馬的那些貪官,東窗事發之前,哪一個不是以廉潔自居,哪一個不是高舉反腐大旗,哪一個不是滿嘴馬列?他們在公眾面前、在公眾場合時一副面孔,在私底下又是另一副面孔。以至於事後很多人都有「想不到」的感慨。所以,正念思維是產生正能量的根本。沒有正念思維,也就沒有正能量,而是否正能量關鍵要看效果。沒有正能量效果,無論口頭上多麼充滿正能量辭彙,也都難以產生正能量。

衡量是否正能量至少要有三個維度的指標:正確的思維和方法、正能量的語言和行動、正能量的效果或目的。

科學理性的思維是產生正能量的基礎,但並非所有的科學方法都會導致正能量的結果。我們知道,科學方法有很多,對於認識事物產生了很大作用。正是運用這些科學方法,才導致新發現和新發明的產生;也正是這些新發現和新發明,才導致科學技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並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但是,科技是一把雙刃劍,這些思維和方法所產生的效果或者結果,也具有兩面性,並不絕對是正效應。其是否有利於人類社會,需要歷史來做出結論。如果運用這些思維和方法,取得了暫時性的利益,但從歷史維度看,卻可能導致生態災難、導致人類毀滅、導致人道主義災難,那麼,這種思維就不能算是正念思維。如果方法和手段很先進,但運用的結果只是對自身有利,卻會給他人、環境、甚至是子孫後代帶來不利甚至是災難,那麼,這也不是正能量。

正能量的語言和行動,起碼要做到心口合一。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心口不一卻是常見的現象。在特定場合下,也許誰都可以慷慨激昂,誰都可以滿嘴馬列主義,但要在行動上做到,就不是說起來那麼容易。這裡的心,在我看來就是想,就是思維。正能量不僅要做到心口合一,還要思行合一。只有正能量的思維,才能形成正確的理念和行動。

正能量的效果和目的則是正能量的根本。除了效果正義外,還要看效果作用的範圍,即看是利己、利他、利社會還是利於全人類。凡是立意高遠,為了全人類的福祉而奮鬥的人,多是具備正念思維的人,會對人類做出巨大貢獻。在歷史上,這樣的人都至少對自己的民族和國家做出了較大貢獻,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大多為後代子孫所景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科學探索中心 的精彩文章:

構建全球倫理——全球權利議案
《易經》中的哲學思想對科學的啟迪

TAG:中國科學探索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