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陪養孩子獨立是家長第一任務

陪養孩子獨立是家長第一任務

孩子終究有一天會長大,開始獨立的生活。比如,孩子上初中了需要住宿。這件事對一些獨立能力差的孩子就是一種考驗。小區有一個女孩子,上初中一年級了。平日愛說愛鬧,也喜歡和別人交流。給人印象是一個外向、樂觀的女孩子。可自從上了初一,她的變化可真大呀!她剛入學和同學發生了點小摩擦,她就開始各種擔心,各種焦慮。對上學產生了抵觸心理。這個女孩子小學的成績還算可以,家長也比較重視她的學習,只是工作太忙無暇照顧孩子。假期的時間都是送去實習班。最後到小升初的時候,報考理想的中學時,考試失利,沒有考上,平時不怎麼上補習班的同學倒是考上了。這次考試對她的打擊很大。後來上了一所二流的中學。到了初中後覺得自己不如其他同學成績好,想換學校,換那種能體現自己優勢的學習,說白了就是兜底的普通中學。家長又怕孩子出什麼意外,不敢勉強孩子。只好換一個最普通的中學。入學後,孩子又不肯住宿。無論爸爸多忙多累每天都要接送她,上晚自習(10點下課)、早自習(6:30上課)。家長只好有苦往肚裡咽,不管嚴厲管束孩子怕她有什麼意外。她孩子的媽媽多次向我哭訴,不知道該怎麼辦,最大的心愿,就是孩子能和其他的同學一樣能住宿就好,學會獨立生活。再也要求孩子的成績了,只要能上完中學就好。萬一孩子驚不起挫折,半路失學了可怎麼辦啊?強迫孩子的話,怕她離家出走,更怕她自殺。我也這個女孩子接觸過一次,我一開導她,她就哭個不停也不說話。看上去真叫人無奈啊!這麼開朗的一個女孩子怎麼就成今天的這個樣子了呢?

不要當這種現象發生了,我們家長才悔悟。面對這個青春期叛逆加無法獨立生活的孩子時,家長束手無策。那才是家庭的可悲啊!一味的重視小學成績,生活上家長大包大攬,孩子沒有機會去鍛煉生活能力,等到需要獨立時,孩子心裡沒底,沒有自信去面對眼前的局面,不知道從何下手處理生活和學習的安排。一旦挫敗了孩子的生活自信,將會影響孩子一生的幸福。

建議家長:1、平時多讓孩子去安排自己的生活,比如什麼時候洗衣服、收拾房間、幹家務等。讓孩子學會勞動本領,這樣孩子住宿後,就不會有依賴心理。不會擔心自己應付不了,怕同學議論他。讓孩子能順利開始集體生活。

2、平時孩子學習時,家長多輔導。給孩子的學習多出謀劃策。讓孩子明白,她的背後有家長的支持。一味送到輔導班也不行。因為家長動不動就說,報班花了多少多少錢,你可要認真學啊?無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心理負擔。孩子生怕學不好,對不起家長,怕家長再責難他。越有思想負擔孩子越容易學習失利。

3、家長利用假期帶孩子多去參加社會活動,比如做一些義工,參加朗讀比賽等,鍛煉孩子的社交能力、競爭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晚翠 的精彩文章:

你批評孩子的方式對嗎

TAG:晚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