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Facebook是否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Facebook是否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Facebook是否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據媒體報道,美國社交網站臉書(Facebook)公司約8700萬用戶資料被政治諮詢公司「劍橋分析」獲取。而「劍橋分析」公司在競選期間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合作,將非法獲取的數千萬「臉書」用戶的信息由研究人員評估選民的政治偏好,並直接按照其興趣向選民投放廣告。

日前,美國參議院針對 Facebook 舉行了一場聯合聽證會。「Facebook」CEO扎克伯格出席聽證會並為「Facebook」不當使用用戶數據表示道歉,該聽證過程被全程網路直播,引發了廣泛的討論。

扎克伯格在聽證會上表示「不能過度監管,否則,美國互聯網行業在面對中國對手的競爭時,就將失去自由發展的優勢。」

筆者忍不住想到,怎麼什麼事情都能賴到中國頭上,自己幹了壞事還要說如果自己不幹中國就要干。如果facebook是一家中國企業,泄露了8000多萬中國客戶的個人信息,其是否會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根據《刑法》253條之一規定,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是指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行為。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按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一、Facebook泄露的是否是刑法意義上的公民個人信息?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公民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的各種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件號碼、通信通訊聯繫方式、住址、賬號密碼、財產狀況、行蹤軌跡等。

有觀點認為,Facebook泄露的不是公民個人信息,是互聯網上的虛擬信息,包括昵稱、頭像、喜好、觀點等。這些信息都是客戶自己杜撰出來的,並不必然反映自然人的真實身份。

筆者認為單獨的昵稱等社交網站上的信息不是公民個人信息,但是對於社交網站上的用戶信息來說,註冊時的郵箱、電話號碼、年齡、住址、喜好均能反映特定自然人的身份信息,Facebook上的客戶通過好友互動、發表言論、評論、發照片、視頻的方式反映出的就是一個個真實的自然人身份,社交網站只是一個平台,社交的本質還是人與人的交往。另外從後果角度判斷,「臉書」用戶的信息泄露後被劍橋研究公司用於評估選民的政治偏好,並直接按照其興趣向選民投放廣告。從本質上說,這些信息就是能精準針對特定的自然人。

二、Facebook泄露公民個人信息是刑法意義上的出售或者提供嗎?

根據《刑法》253條之一規定,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按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刑法將這種泄露限制在主動的出售或者提供行為,是為了排除被黑客入侵、被盜竊等被動行為導致的信息泄露。

從公開的報道來看,Facebook的用戶信息泄密不是因為黑客的入侵。而是因為劍橋分析公司通過在Facebook上推廣使用的第三方程序(類似微信上的「小程序」),在用戶同意安裝這些第三方程序之後,不僅獲取了用戶的數據,還獲取了用戶的所有好友信息。

從技術的角度上來說,Facebook既沒有起到對用戶的提醒義務,也沒有起到對用戶好友的信息保護義務。至於Facebook是否明知用戶個人信息被第三方程序採集,目前還缺少相關證據。而就Facebook公司的強大的技術人員實力和雄厚的技術積累來看,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筆者認為,如果證實Facebook明知第三方程序收集客戶信息,違規收集客戶好友的信息,而仍然讓第三方程序在Facebook上推廣應用,其就構成刑法意義上的提供行為。

三、Facebook能否以技術中立論來主張自己免責?

不作為犯罪理論認為行為人違反法律直接規定,負有法定義務而拒絕履行,情節嚴重或情節惡劣的行為也構成犯罪。簡單概括不作為犯罪,用六個字簡述就是應為、能為、不為。筆者認為,Facebook作為社交網站,對於使用其軟體的客戶有保密的義務,Facebook公司也有能力對客戶信息加強保護,而其「不為」的原因無非是因為與第三方程序有利益關係,只要不被發現就沒事的僥倖心理。

從2016年的快播公司涉黃案件到2018年的今日頭條公司的內涵段子內容低俗被關停。我們一直可以看到技術中立論的邏輯,這種觀點主張快播公司只是一個視頻軟體,所以不對播放內容負責;今日頭條只是一個發布平台,所以不對發布的內容負責;Facebook只是一個社交網站,所以不對用戶的隱私負責。「菜刀無罪、人有罪」的觀點之所以錯誤,是因為這些平台公司不是沒有思想的菜刀,他們實際上是有思維的法人,他們有自己的發展規劃、有自己的組織架構、有自己的利益追求,他們有監管義務,有管理責任。

事實上,技術中立論已經被徹底的證偽了。從快播王欣的認罪伏法、到今日頭條的張一鳴深夜道歉,再到Facebook的扎克伯格正襟危坐的接受參議院的質詢。相信互聯網行業的監管會越來越嚴格,網路絕非法外之地。如果Facebook是中國企業,其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行為也將受到中國刑法的制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生活本應多彩!
不小心挖出來一堆袁大頭 終於知道古人藏錢的方式了,2018拍賣價格 快速出手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