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浙大首開區塊鏈課程 不鼓勵學生「炒幣」

浙大首開區塊鏈課程 不鼓勵學生「炒幣」

當前火熱的區塊鏈創業領域,也吸引國內高校的參與。昨日,記者從浙江大學獲悉,浙大計算機學院和軟體學院,將於今年秋季面向部分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設置一門名為《區塊鏈與數字貨幣》的課程。據悉,這是國內首家開設此類課程的高校。

浙江大學相關課程教師稱,在對區塊鏈技術進行講授時,將無法避免地涉及對於虛擬數字貨幣的介紹,但課程本身依然以教授區塊鏈通用技術為主,不會鼓勵學生「炒幣」。

課程內容以技術架構和開發技術為主

按照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楊小虎的說法,新課程擬定名為《區塊鏈與數字貨幣》,教材將使用由浙大教師蔡亮、李啟雷、梁秀波等人編寫的《區塊鏈技術進階與實戰》。

楊小虎說,課程內容將主要圍繞HyperLedger(超級賬本)的技術架構和開發技術,介紹區塊鏈應用案例以及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發展趨勢展開。

在課程後期,浙江大學還將根據教學情況,考慮增設區塊鏈相關的專業方向,並開設相應的研究生課程,培養研究型人才。

記者從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獲悉,在此之前,浙大計算機學院已經開始區塊鏈方向的科研探索,但始終未將之引進到課程教學中。據悉,《區塊鏈與數字貨幣》課程,將作為金融方向的模塊課程,面向浙大計算機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和軟體專業研究生。

今年4月10日,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成立區塊鏈研究中心,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浙江大學軟體學院副院長蔡亮擔任中心主任。

蔡亮介紹,區塊鏈研究中心將整合計算機、軟體、數學、經濟、金融、管理等學科人才,拓展研究深度和廣度,「為將來我國自主、可控的區塊鏈技術和標準做出貢獻」。

區塊鏈寫入杭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

浙江大學開設「區塊鏈」課程,引發外界關注。一種聲音指出,類似課程如何處理區塊鏈技術與數字貨幣的關係,以及如何避免學生在修讀這一課程後,沉迷於「炒幣」。

在楊小虎看來,講授區塊鏈技術,虛擬數字貨幣是「繞不開的」,其表示,在《區塊鏈與數字貨幣》課程的導論階段,將會提及包括比特幣在內的虛擬貨幣,並做簡單的介紹,不過其強調,虛擬數字貨幣並非課程重點,在實際教學中,仍將以介紹區塊鏈技術架構等為主。

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主任蔡亮則表示,課程內容本身不會涉及太多的虛擬貨幣內容,更不會鼓勵學生「炒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幣」和「鏈」之間分離,以區塊鏈底層技術為重點,實現相關知識的講授。

浙大相關人士介紹,開設區塊鏈相關課程,與浙大所在的杭州市對這一領域的關注相關。今年年初,杭州市將區塊鏈寫入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將區塊鏈產業列入杭州「加快培育的七大未來產業」之一,並引導、鼓勵區塊鏈產業發展。

媒體報道,目前美國包括卡耐基梅隆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在內的10多家高校,已經面向學生開設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技術相關課程。

教育專家熊丙奇認為,高校緊跟社會熱點,對所設課程進行調整,有助於帶動高校、學生與外界的聯繫,培養具有競爭力的人才,但與此同時,區塊鏈相關課程要注意教材編寫的科學性,以及講授的系統性,避免淪為噱頭。(記者 王煜)

( 編輯:胡愛善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伊拉克國際防務展在巴格達開幕
墨西哥監獄發生騷亂 致7人死亡22人受傷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