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食管癌的9種治療手段,你了解多少?

食管癌的9種治療手段,你了解多少?

導讀

食管癌是發生於食管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 全世界每年約30萬人死於食管癌。而我國是食管癌的高發區之一,每年約有15萬人病死。食管癌預後差,侵襲性高,整體5年生存率為15%~25%,根治術後5年生存率為30%左右。確診時多為晚期腫瘤及轉移潛能高決定了食管癌預後差。本文總結了幾種食管癌治療的手段。但是單一治療手段效果低於綜合治療,所以目前主張多種治療手段相結合的綜合方式。

1. 外科治療

外科治療是食管癌治療的最主要手段。食管癌的手術方式眾多,要根據患者年齡、周身情況、有無併發症、耐受手術的能力、有無其他影響手術的治療(如術前治療、放療量、放療結束時間)、療效情況及切除種類、範圍、消化道重建方式以及術者技術水平,全面考慮施行手術的範圍。

2. 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簡稱放療)在食管癌的綜合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食管癌放療的適應證是比較廣泛的。根治性放療在於試圖根治腫瘤,而姑息性放療在於較短暫地減輕或解除某些癥狀。此外,尚可在手術前行部分放療以提高手術切除率和生存率;在術後行輔助放療提高局部控制率,減少複發風險。除了食管穿孔形成食管瘺,遠處臟器轉移,明顯的惡病質或嚴重的心、肝、腎、肺等疾患之外,都可試行放療。鎖骨上區淋巴結轉移、喉返神經麻痹、縱膈炎、較深的食管潰瘍、嚴重的梗阻、病變較長等都不應視為絕對禁忌證,可以試行姑息治療。

3. 化學治療

食管癌的化學治療(簡稱化療)在綜合治療中佔據重要地位,包括術前新輔助化療、術後輔助化療、姑息性化療等。術前新輔助化療的目的在於降低腫瘤期別或縮小原發腫瘤以確保手術切除的完整性和儘早消滅微小的遠處轉移灶。術後輔助化療主要目的是消滅可能存在的微小遠處轉移灶,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姑息性化療主要針對局部晚期食管癌而失去手術機會或術後出現轉移的患者,主要目的是為緩解臨床癥狀、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

4. 內鏡治療

隨著醫學的發展,各種先進的內鏡問世並應用於臨床,內鏡由檢查診斷已發展為診治的重要手段。目前一些大醫院已經有內鏡專業科室。

對於早期食管癌,可以行食管內鏡黏膜下切除術。這種手術方式適用於早期食管癌。優點是手術簡單,不需要開胸,對患者醫源性損傷小,身體恢復快,費用相對較少。我國及日本均已開展此項工作,尤其是日本內鏡下切除早期癌及癌前病變獲得良療效,其5年生存率達86%~100%。

對於晚期食管癌,若患者不能進行手術切除或各種治療後複發,內鏡通過各種方法可解除梗阻或緩解梗阻,減輕癥狀,延長生命。比如通過內鏡能進行微波治療、激光治療、光動力治療、電化學治療、高頻電凝固、經內鏡注入化療藥物、腔內放療、食管擴張、食管支架植入等方法,均可使癥狀得以緩解。

5. 靶向治療

生物學研究的發展使得新型分子靶向藥物用於食管的治療成為可能,為轉移性食管癌預後的改善提供了前景。目前關於食管癌靶向治療的研究較少,主要集中在EGFR、HER-2和一些抗血管生成藥物方面。臨床上也取得不錯的療效。

6. 光動力治療

光動力治療首先應用光敏劑,人體輸入光敏劑後,其主要特點是集中於惡性腫瘤,經過一定時間使用特定波長光照使腫瘤內癌細胞的濃集光敏劑激發,產生光化反應殺傷腫瘤細胞,而正常組織吸收的光敏劑早已排出,故對光照無光化反應。當前應用於淺表性食管癌及較晚期梗阻性食管癌。

應用於臨床的光敏劑為血卟啉衍化物(HpD),HpD集中於腫瘤內,然後用激光激發產生熒光定位與治療,目前稱為HpD-PDT。近年來開發一些新光敏劑應用於臨床,此方法原稱為激光醫學腫瘤治療,但光敏劑為治癌的主要部分,因此將光敏劑納入抗癌藥物。目前國內應用相對比較局限。

7. 生物治療

腫瘤的生物治療是通過生物反應增強劑直接或間接增強機體自身的抗腫瘤能力。生物反應增強劑種類眾多,但是一些能增強機體抗腫瘤反應,使效應細胞量及活性增加,機體抗腫瘤能力發揮,增加機體對細胞毒物質的耐受力及癌細胞對各種治療的敏感性,使不成熟細胞成熟化。

8. 免疫治療

有效的抗腫瘤免疫治療依賴於T淋巴細胞的有效活化。業已證實,T細胞達到生理活化閾值產生正常的免疫應答需要雙重信號的協同作用,PD-1/PD-L1途徑介導的負性信號能有效抑制T細胞、B細胞功能,在機體免疫應答後期的負性調節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並在腫瘤免疫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目前免疫治療尚未在臨床中大量應用。

9. 其他治療

此外尚有激光治療、基因治療等治療手段,但是運用範圍窄,效果尚需檢驗。

參考文獻:

[1]唐安球. 食管癌治療現狀及進展[J]. 醫學綜述, 2014, 20(1):39-41.

[2]王軍, 景紹武, 於金明. 食管癌分子靶向治療研究進展[J]. 中華消化病與影像雜誌(電子版), 2013, 22(1):418-421.

[3]劉金石, 汪亮, 毛偉敏. 食管癌外科治療進展[J]. 中國腫瘤, 2013, 22(12):953-960.

[4]劉曉, 王貴齊.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變內鏡下治療進展[J]. 中國實用內科雜誌, 2015, 35(3):196-198.

[5]吳式琇, 王綠化. 食管癌根治性放射治療的現狀與展望[J]. 中華腫瘤雜誌, 2016, 38(9):650-654.

[6]金懷亮, 岳文彬, 翟鳳鈺. 食管癌生物治療的研究進展[J]. 腫瘤基礎與臨床, 2014(6):546-549.

[7]喬亞敏, 張毅. 食管癌免疫治療的現狀及展望[J]. 世界華人消化雜誌, 2016(36):4739-475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脈通消化科 的精彩文章:

幽門螺桿菌根除中不可或缺的質子泵抑製劑,作用是啥?

TAG:醫脈通消化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