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藏經典:詩書入畫 《洛神賦》

國藏經典:詩書入畫 《洛神賦》

江上清風游

 循夢渡

變奏的夢想 

00:00/04:30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

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曹植《洛神賦》

中華文明歷盡滄桑,卻始終綿延發展、傳承不絕,表現出頑強的生命力。

古代中國的文學藝術高峰迭起,美不勝收。從中國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中只取一隅,把歷史上以典故和詩詞為題材的經典畫作整理成

國藏經典

詩書入畫篇

這些都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和對人類文明發展的無限延伸

洛神賦

圖片賞析

洛神賦圖 宋摹本·佚名

長卷 絹本 設色 縱27.1厘米 橫572.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這幅畫根據曹植著名的《洛神賦》而作

《洛神賦》是中國三國時期曹魏文學家曹植創作的辭賦名篇。此賦虛構了作者自己與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間的思慕愛戀,洛神形象美輪美奐,人神之戀飄渺迷離,但由於人神殊途而不能結合,只能望而興嘆抒發無限的悲傷悵惘之情。

作為賦

它言辭瑰麗,描寫細膩,動情動心,想像豐富,情思綣繾,若有寄託。

相傳:曹操的次子曹植,年輕時愛上了甄逸之女甄氏,後來甄氏成了魏主曹丕的夫人。曹丕稱帝後甄氏失寵,鬱郁而亡。曹植感傷不已,追念舊戀人便寫下了《感甄賦》,後改稱《洛神賦》,以此抒發心中鬱悶和纏綿的愛情。

全賦多方著墨,極力描繪洛神之美,生動傳神。格調凄艷哀傷,辭采雋永的筆法對女性美精妙的刻畫,為後人留下了廣泛深遠的影響。

從晉代開始很多書法、繪畫名家將《洛神賦》形諸楮墨,為書苑畫壇增添了不可多得的精品傳世,歷代劇作家、作家以此為題材,或見諸於詩詞歌賦 、或將其搬上了舞台,可見曹植的《洛神賦》的藝術魅力經久不衰

GIF

顧愷之(348-409)

晉陵無錫人。他博學多才,工詩賦、書法,尤善繪畫。精於人像、佛像、禽獸、山水等,時人稱之為三絕:畫絕文絕痴絕

曹植的《洛神賦》,豐富的想像、細膩的描寫、綿綿的情意在顧愷之的腦海中呈現出一個完整而鮮活的畫面,《洛神賦圖》這卷傳世精品由此而誕生。

作為畫:全卷分為三個部分,曲折細緻而又層次分明地描繪著曹植與洛神真摯純潔的愛情。畫中之人飄然若仙、惆悵悲戚充滿畫卷。

畫卷從右開始,畫面山石用斧劈皴,古松雜樹、流水、用筆細勁古樸,山川樹石畫法幼稚古樸,所謂「人大于山,水不容泛」,體現了早期山水畫的特點。

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時空中自然地交替、重疊,此圖卷無論從內容、藝術結構、人物造形、環境描繪和筆墨表現的形式來看,都不愧為中國古典繪畫中的瑰寶之一。

人們為顧愷之的高超藝術表現所深深折服,從此無人再敢繪此故事。洛神賦圖也成為千百年來中國歷史上最為世人所傳頌的名畫之一。

令人遺憾的是,顧愷之《洛神賦圖》真跡早已在歷史中散失,保留至今的,共有四卷宋人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顧愷之藝術的若干特點,歷經千載,亦可遙窺其筆墨神情,讓今天的我們能夠一睹魏晉風采。

GIF

圖by網路

一詩

一畫

一故事

褪色鋼琴

喜歡就關注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褪色鋼琴 的精彩文章:

君思我兮不得閑 痴情《山鬼》

TAG:褪色鋼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