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山地車騎行小技巧

山地車騎行小技巧

針對剛入門山地自行車的小夥伴,也為了讓大家更好的享受騎行的樂趣,在此獻上提高山地車關於變速,前叉,提高騎行水平等幾個小技巧。

如何正確使用變速

騎行這麼久發現,大部分車友不會使用變速器,造成鏈條和變速器的不惜要耗損,導致變速器沒用多久就會性能下降!現在簡單為大家介紹下變速器檔位搭配的合理使用方法(27速山地自行車為例): 27速車指牙盤為3個牙盤,後面有九片飛輪,一般認為3x9=27故簡稱27速變速器,合理的使用方法是,前面掛最小牙盤(1檔)後面掛5678檔(如圖所示),前面掛在中間牙盤(2檔),後面掛在(2、3、4、5、6、7檔),前面掛在最大牙盤(3檔)後面掛在123檔(如圖所示從小到大飛輪依次是1.2.3.4.5.6.7.8.9檔)如果不合理的搭配使用會造成變速器的不必要耗損!

使用的時候還要注意一些問題,使用前最大齒盤的時候盡量不使用於後面最大飛輪,這樣使用前後變速會讓後撥彈簧以及前撥彈簧的張力拉到最大,而且鏈條的傾斜也比較嚴重,常常這樣使用會讓鏈條的壽命和變速器的壽命變短精度也會降低!還有最小齒盤和最小飛輪盡量也不要使用的,因為這個檔位搭配時,鏈條的扭曲程度也比較高,鏈條不僅傾斜的比較厲害,而且在這個檔位鏈條也是最松的,顛簸很容易鏈條打車架!所以盡量少使用最大牙盤搭配最大飛輪、最小牙盤搭配最小飛輪的搭配!!!在使用最大齒盤的時候,飛輪一般搭配1、2、3、檔使用。使用中盤的時候,飛輪可以搭配2、3、4、5、6、7檔使用。使用小盤的時候,飛輪可以搭配5、6、7、8、9檔使用。這樣使用變速器可以大大延長變速器的壽命,和穩定性能!

在普通的柏油騎行時,前牙盤(由左邊指撥操作)固定在中間(或者最大牙盤(一檔))。後齒盤(由右邊指撥操作)比較容易理解。最小的前齒盤則只在上坡時使用。後齒盤的齒輪比如何選擇好呢?這要由踩蹬的旋轉數來決定〔前呀牙盤(中軸)1分鐘的旋轉數〕。那麼旋轉數多少較適合呢?要根據腳力、技巧、心肺機能不同而各異。一般70~80rpm(注2)較合適。

注1:變速的選擇應該根據自已的狀況選擇。例如: 常用前變速的中間的牙盤,或者常用最大的牙盤。假若體力和腳力為30km/h時也許用outer適合?體力和腳力為20km/h時也許用中間牙盤適合?通過後變速來補償的範圍內,選擇好適合於自已的變速,選擇適合自己的轉速踏頻。

注2:70~80rpm是一般的標準,有些人70rpm較適合,有些人旋轉90rpm以上。重要的不是提升力矩來踩蹬,而是順暢而輕快的旋轉。不要傷到膝蓋,肌肉也不要過於疲勞。盡量使用肌肉,有效率而疲勞較少的踩蹬才是好的踩蹬。

學習正確使用剎車

很多新手因為擔心使用前剎車會導致翻跟頭,而喜歡使用後剎車,少用前剎車。實際上前剎車在很多情況更加安全,學習使用前剎車也是能夠很快學會。

前剎車會有更好的制動效果。控制速度主要是靠車輪與路面的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與車輪施加給路面壓力的大小成正比,當使用前剎車時,因為慣性關係,前輪和路面壓力加強,制動效果加大。而使用後剎車沒有這樣的效果,並且在使用前剎車時,後輪對路面的壓力大大減小,摩擦力變的非常小。在下坡時,只有前剎車才有足夠的制動力,因為這時車輛和人體重量大部分在前輪上,前輪和路面摩擦力加大。而後輪對路面壓力極小,摩擦力變小制動效果很差,並很小的剎車力量後輪就會抱死打滑

一般山地車的剎車把是兩指剎把,騎行時把食指和中指搭在上面,一旦有緊急情況能馬上剎車。也有很多車友留出食指用來變速,僅用中指控制剎車,這樣可以變速和剎車同時進行。我們首要學會的是剎車力度的控制,慢慢熟悉清楚施多大的力量能達到多大的制動力,以控制剎車效果和防止抱死,熟悉剎車力度和制動效果的關係後,你就可以放心的使用前剎車了。可以通過練習快速停車來掌握前剎車技術,剎車時候留意身體的重心變化並加以控制。

前叉怎麼用更舒服

隨著山地車製造技術的提升,山地車回彈方式由以前的金屬彈簧變成空氣作為介質。氣壓避震已經成為我國國內十分普及的山地車減震系統,由於普及的時間也不是太久,新手也很多,許多車友購置的高性能避震因為不懂調校而導致手感十分差勁,網上的評論也眾說紛紜,現在就來簡單地介紹一下氣壓避震的基本功能及調校技術。

氣壓前叉,顧名思義是通過注入氣壓值的多少來決定前叉的軟硬,它的好處是可以通過氣壓來調整每個人適合的軟硬度及手感,調節的範圍很廣基本都適合不同體重要求的人群需要。既然是調節範圍廣很多車友開始都不知道該注入多少的氣壓值才適合自己的使用需要,通常來說避震行程就是指設計內管能吃進去外筒的直線距離,100行程的前叉指的就是可吸震範圍是100mm,首先可以先了解前叉的說明書或前叉上註明的氣壓值與體重關係的表進行初期氣壓設定參考。

阻尼值的調節(回彈快慢),通常國際通用阻尼調節旋鈕都是紅色的,通過旋鈕的調節可以調整避震在吸收震動後行程釋放的時間快慢,阻尼的正確調節對車輛整體在山路下坡的穩定性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回彈過快的情況可能會出現二次撞擊(即第一次吸收震動後行程釋放時間過快,會令前叉在吸收第二次震動時前叉回彈與路面產生撞擊的力量),如果回彈過慢在前叉多次吸收震動期間有可能影響手感,一個適中阻尼設定需要在多次騎行中慢慢調節,初期調節建議回彈聲音調校,紅色旋鈕調至回彈時有輕微的「哧」的聲音時為參考調節。

前叉的鎖死功能,鎖死旋鈕的顏色基本都是藍色表示,通常只有跑一段平整的公路或者山坡時使用,只是為了避免因為騎行習慣及姿勢造成不必要的吸震動作性能能量損耗。

碎石路段騎行

當碰擊到石頭時,使用雙避震的車較有能力也會讓你較有信心的騎過它;亂石區可能在平面路段(通常在接近溪流的地方),上坡或者下坡路段,但基本的技巧是一樣的。

帶著動能和堅定的信念前進;在低速度時,路面和懸掛系統所造成的上下震動,會消耗許多的動能;所以,如果以類似走路的速度碰擊到大石頭時,會造成無法前進而停止;保持一定的速度,穩定上半身,好像你要輾過這些石頭而出發一樣。提早選擇一條好的路線,保持這條路線前進,但不要妄想可以一路順暢通過亂石區;選擇一條最不差的路徑,當碰擊石塊時,盡量保持車輪與之垂直,然後輾過它吧!提高一個檔位踩踏(比進入亂石區之前路段的檔位),這樣當遇到阻礙時,可以避免後輪打滑。

隨時做好被改變路線的準備,好好看著前輪之前石頭的前方,這樣可以避免前輪被撇到一邊,假如突然彈出離開原來的路線,還是要把視線保持在原先規劃的路線上,儘可能平順的踩踏,以便可以隨時彈回原規劃的路線。如果在下坡路段要通過亂石區,儘可能避免使用煞車,最好的方法是,以滑行的方式通過整個區域;但如果必須使用到煞車,前後煞車需同時使用,而且要在石頭是小的和操控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當遇到較大石頭或跑出規劃路線時,就必須放開煞車;拉著煞車試圖輾過石頭,是一切災難的根源。

永遠不放棄;假如前輪被堵死了,試著持續踩踏,通常這樣可以讓車子往後退一些,可以讓你有機會選擇旁邊的路徑繼續騎下去,而且不要回頭看,假裝這是容易做到的。

正確的呼吸技巧

簡單的說來就是只有充足的供氧,才能保證最徹底的物質氧化釋放能量!肌肉動動的能量來源於肌肉中儲存的ATP物質,但這ATP的量是相當的少的,只夠提供8秒鐘左右的消耗,當用完了之後,血糖會被轉化為ATP來再供肌肉使用,但這裡面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氧的充足以否,氧不夠的話,大量的血糖只會產生出相當少的ATP(還有其它途徑轉化為ATP)。所有,合理的呼吸方式帶來的大量氧氣對於我們騎行沖頂尤為重要。

另外,呼進的東西是對肺泡有刺激。空氣污染,灰塵,細菌等等都會對肺造成傷害。流鼻涕也是一個典型的呼吸道感染的癥狀。你迎風騎車,冷空氣直下呼吸道、肺腔,對呼吸道是有些反映。可以考慮用鼻進行助呼吸。不要血盆大口,張個小口就行了。鼻毛、鼻腔對空氣有過濾作用,也可以暖化空氣。這樣呼吸道不會受到刺激。

對於上坡時,需要大口供氧,儘可能地把口與鼻都用上(不用就等於浪費了),如果是天涼的時候,建議先讓身體暖起來一下後再出外。嘴口自然張開就行了,舌頭可以適當的上卷,有助於加熱氣體。

在一些「死亡騎行」高山癥狀反映會擾亂你的正常呼吸節奏。爬4000米高度是嗓子紅腫、扁桃體腫大、頭暈腦漲是很正常的現象。原因很簡單:空氣稀薄,要加強呼吸來供血氧。這時,在必要的夜晚藥物調理下,白天在鼻腔里塗一些凡士林油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珠海市自行車運動協會 的精彩文章:

TAG:珠海市自行車運動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