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嬰幼兒語法不用教,父母還在啃語法書?科研告訴你為什麼「學英語」是瞎折騰

嬰幼兒語法不用教,父母還在啃語法書?科研告訴你為什麼「學英語」是瞎折騰

嬰幼兒生活在母語的語言環境之中,便能以極高效率學會母語。語言環境允許的話,他們還可以學會第二甚至更多種語言,效率同樣驚人。在3歲半到4歲多的時候,孩子就基本掌握了母語的大部分語法規則,並且能夠純熟運用,比學會自己刷牙還早(Wonnacott, 2013)!

Tritium in Toys R Us, London

這著實是一個奇蹟,因為任何一種語言都是極其複雜的體系,無論是語言學家研究,還是普通人學語言,都是投入巨大的精力後所得有限。中國學生學英語語法就很頭疼,在小學和中學的英語課上接受英語老師的專業、系統的教學,課後進行日復一日的大量作業訓練,最後還要經歷高強度的復襲考試,結果怎麼樣?很多人說自己語法「沒學好」或者「忘光了」,連看個英文小說都難以理解。搞笑的是,其中有人還打算去啃張老道和薄冰冰的語法書,讓語法在把自己再虐一遍(不是說這些語法書質量不好,而是說非專業人士看很難學進去)。

且慢!不妨先看看嬰幼兒是怎麼自學母語語法的。顯然,他們不是通過系統的教學學會的,父母通常不會專門教孩子「主謂賓」之類語法知識。大量研究顯示,寶寶說話出現語法錯誤之後,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沒有得到大人們的糾正。原來,寶寶運用了基於「大數據」的方式,通過知覺自學母語甚至更多語種的語法。

頻率統計:虛實概率確定詞性詞序

寶寶來到這個世界之後,就密切聆聽周圍環境中的語音信息,發現其中有很多按照一定概率重複出現的套路,從中就能抽象出語法規則,這就是「統計學襲」(statistical learning)。

研究發現,剛出生的寶寶已經能識別「乖寶寶」「哇哈哈」「爽歪歪」這樣的ABB式重複音節,可能是人類的聽覺系統天生就有統計學襲功能(Gervain, Macagno, Mehler et al., 2008)。

人工語言的實驗研究發現,8個月大的寶寶就根據每個發音出現的概率把連續的語音流分割成一個個單詞,從而分析出語言的基礎結構(Saffran et al., 1996) 。

然後,寶寶又通過模仿大人說話的方式掌握母語中單詞的次序。8個月大的寶寶就可以根據語音中詞語的頻率分布判斷詞性(如低頻的是實詞,高頻的是虛詞),再根據這些詞語的次序設定自己語言的語法參數,例如先虛後實是典型的英語和義大利語語法,先實後虛是典型的日語和土耳其語語法(Gervain, Nespor, Mehler et al., 2008)。寶寶一直在聽,一直在分析,逐漸掌握了自己母語最基本的語法——詞序。

統計學襲還可幫助寶寶學襲更複雜的語法。例如寶寶聽到父母或者其他人說:

Can you see…?

Can you go…?

Can you eat…?

聽得多了,就記住了Can you X…? 這個語法框架中X代表一個動詞,以後只需把不同的動詞套進去就可以了。有人擔心,不專門教寶寶學語法也沒有輔導糾正,就讓他們自己琢磨,會不會搞錯語法?例如:

John ate fish.

John ate rabbits.

John can fish.

*John can rabbits.

寶寶聽了前3句之後,覺得既然名詞fish也可以表示動詞「打魚」,那麼rabbits也可以是「打兔子」,於是第4句就犯英語語法錯誤了(Pinker, 1987) 。

然而請注意,寶寶並非只聽到這3句英語哦!近年來的研究顯示,寶寶的大腦擁有快速計算能力,在處理海量的語言輸入信息之後,能夠自動修正這些語法錯誤,仍然不需要你專門教。例如,寶寶統計分析大量句子中相鄰單詞共同出現的概率,就能準確地區分英語中的名詞和動詞——fish在語音流中會跟許多名詞和動詞一起出現,而rabbit在語音流中的概率分布與很多單純的名詞一致,寶寶自然就明白rabbit不能用作動詞(Mintz et al., 2002)。進一步研究發現,計算分析人類語料庫的概率分布得出來的詞性竟然與語言學上的傳統分類(名詞、動詞、形容詞等)高度吻合!

從本質上說,一種表達符合或者不符合語法其實沒有絕對的界限,不同程度的「語法性」取決於使用概率。換言之,大家用得多了,「錯的」也可能被認為是「對的」。設想某人氣明星John發推說去rabbit,晒圖展示所獵甚豐,幾百萬粉絲起鬨轉發使之成為網路熱詞,也許數年後rabbit作為動詞就被廣泛認可了。(抬一下杠,牛津詞典說rabbit真的有義項「vi.獵兔」,例句You can go rabbitting.)

對於孩子而言,即使沒有人明確教他「come不能作及物動詞」,不清楚He came me to school.這樣的句子對不對,但他聽到的海量語言輸入中99%以上的come都是非及物的,那麼他對頻率進行權衡,自然就知道come的及物用法不太正常,也就不會那麼說了(Wonnacott, 2013)。(繼續抬杠,21世紀詞典說come有3個vt.義項,但都是很冷僻的詭異說法。)這樣的襲得效果可比英語老師反覆指導、批評、糾正孩子的語法強多了。

寶寶是從經常接觸的高頻辭彙開始,在接受語言輸入的過程中圍繞動詞等一點點積累語法知識。當寶寶會連著說幾個詞的時候,就開始運用這些初步的語法進行表達。就動詞來說,寶寶最常用的高頻動詞形態(如第一人稱單數)往往是他們經常從大人那裡聽到的,而低頻動詞形態(如第三人稱單數)則以後再慢慢掌握。其中3歲是一個分水嶺,3歲以後孩子逐漸開始懂得正確使用動詞(Tomasello, 2000)。

聲韻分組:長短高低確定動賓詞序

聲韻(prosody)包括語音的強弱、語調高低和時間長短特性,嬰兒出生後就可根據聲韻認出媽媽的聲音,區分不同的語種。1個月左右,嬰兒便可根據聲韻確定自己聽見的語音流中的詞語、短語和句子。

要用聲韻學襲語法,就要繞不開人類對聲音感知所遵循的Hayes「抑揚格-揚抑格定律」(Iambic-Trochaic Law)——

如果你聽到……高低高低高低高低高低高低高低……你會下意識地感知為……高低、高低、高低……(揚抑格)而不是……低高、低高、低高……(抑揚格)。強弱也是如此。下次聽到救護車的警笛自己感受一下。這一條是很明顯的,據說老鼠也有這種感覺,可能是哺乳動物的通性。

如果你聽到……長短長短長短長短長短長短長短……你會下意識地感知為……短長、短長、短長……(抑揚格)而不是……長短、長短、長短……(揚抑格)。我老婆說她就是聽到長短,而研究也發現這一條不是很絕對,取決於一個人說話的語種,講英語的人傾向更明顯。

抑揚格-揚抑格定律最初是在音樂研究中發現的,後來發現語言也有這個規律,可能跟人類發聲器官和呼氣系統的解剖結構和生理功能有關,因為這樣分組讓你說話更舒服。這種傾向是與生俱來的,寶寶一出生就聽出周圍人說的語音是「先短後長」(如英語、義大利語等動詞後面帶賓語的VO語言),或者「先高後低」(如日語和土耳其語等賓語在動詞前面的OV語言)。

6~12周時,能區分兩種詞序的短語(Christophe et al., 2003)。

7個月大時,開始用聲調抑揚格對連續語音流中的詞語進行分組(Bion et al., 2011)。

9個月大時,時間長短的抑揚格也派上用場了(Bion et al., 2011)。

抑揚格-揚抑格定律幫助寶寶構建動詞、賓語等的基本排列詞序。德語、中文等語言VO和OV兩種語序並存,該定律依然發揮作用,VO的時候用長短分組,OV的時候用聲調分組,研究證實14個月大的寶寶能夠用聲韻區分德語兩種詞序的短語(Bion et al., 2007)。作為語法的基礎,複雜的詞序往往需要幾年才能完全掌握(Guasti, 2002)。

目前認為聲韻信號的作用優先順序低於詞頻信號,而兩種方式協同運用讓寶寶的自學能力更加強大,能同步構建兩種甚至更多截然不同的語法。這也在底層機制上否定了流傳甚廣的「雙語會導致語言發育遲滯」的誤解(Gervain and Werker, 2013)。

Tritium and washing machines

4歲才學英語,已經耽誤語法發育

綜上所述,人類的語言自帶「教學體系」,天然就適合人類自學(專業上稱為bootstrapping)。專門學語法、辭彙往往是多此一舉、庸人自擾。寶寶學襲語法就不需要父母教,反而是父母需要跟寶寶請教怎樣學語法!

青少年、成人覺得自己語法沒學好,重新學一遍不見得能學好。你想想在英語課上老師講半天,翻來倒去就是幾個「固定搭配」,不但效率奇差,考完試後還迅速忘光。這種方式不僅禍害了你,還可能繼續禍害下一代——最近伍教練看到一個育兒微信群里有家長說,為了孩子學好英語,準備「研究一下教材,還是要系統搞一搞」。

將英語上升到使用級,處理海量的英語輸入信息,每日聽到讀到成百上千的句子、成千上萬的辭彙,自動對其中各類單詞的頻率、長短高低變化進行知覺處理,自然就能在頭腦中解讀出精確的語法結構。

不過,寶寶學英語需要儘早開始,最好就是從出生時開始。現在很火爆的在線外教由於受到條件限制,只能從4歲開始,很多家長反映年齡太小根本坐不住。研究顯示,年齡大了才學外語,語法會出現不一致的現象,使用起來也容易出錯,原因可能是嬰幼兒的記憶容量有限,約束了輸入的信息,使之與「統計學襲」系統對接,錯過了年齡後「統計學襲」的效果就變差了(Kam and Newport, 2009)。

請記住,4歲左右孩子對母語的語法就基本學!完!了!(還有個別研究說3歲的……)那麼,寶爸寶媽們該怎麼培養寶寶的英語語法?答案很簡單:

Use your English with your child!

References

Bion, R. A., Benavides-Varela, S., & Nespor, M. (2011). Acoustic markers of prominence influence infants』 and adults』 segmentation of speech sequences. Language and speech, 54(1), 123-140.

Bion, R. A. H., H?hle, B., & Schmitz, M. (2007). The role of prosody on the perception of word-order differences by 14-month-old German infants. In Proceedings of the 16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honetic Sciences (pp. 1537-1540).

Hayes, B. (1985, June). Iambic and trochaic rhythm in stress rules. In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Vol. 11, pp. 429-446).

Guasti, M. T. (2002).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growth of grammar. MIT press.

Gervain, J., Macagno, F., Cogoi, S., Pe?a, M., & Mehler, J. (2008). The neonate brain detects speech structur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5(37), 14222-14227.

Gervain, J., Nespor, M., Mazuka, R., Horie, R., & Mehler, J. (2008). Bootstrapping word order in prelexical infants: A Japanese–Italian cross-linguistic study. Cognitive psychology, 57(1), 56-74.

Gervain, J., & Werker, J. F. (2013). Prosody cues word order in 7-month-old bilingual infants. Nature communications, 4, 1490.

Kam, C. L. H., & Newport, E. L. (2009). Getting it right by getting it wrong: When learners change languages. Cognitive psychology, 59(1), 30-66.

Mintz, T. H., Newport, E. L., & Bever, T. G. (2002). The distributional structure of grammatical categories in speech to young children. Cognitive Science, 26(4), 393-424.

Pinker, S. (1987). The bootstrapping problem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Mechanisms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399-441.

Tomasello, M. (2000). Do young children have adult syntactic competence?. Cognition, 74(3), 209-253.

Wonnacott, E. (2013). Learning: Statistical mechanisms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e language phenomenon (pp. 65-92).

文/伍君儀,透析英語使用法創始人、暢銷書系列《把你的英語用起來!》《把你的辭彙用起來!》作者、北京大學心理學碩士、倫敦大學學院語言科學(語言發育方向)研究生

透析英語新浪微博:@伍君儀透析英語

讀懂原著,聽懂新聞,辭彙量直奔10,000!「把你的英語用起來」VIP訓練營

課程價值只需1個月,您就能從「學英語」飛躍到「用英語」,通過手機平板實現全英化的生活方式,讓您讀懂英文原著,聽懂英語新聞,辭彙量穩步擴充到10,000以上,英語考試一路通關。

課程內容課程有效期為1年,每周開課,每次課2小時,總共100小時以上,「4+1」結構滾動開課。

必修課

聽力·短讀

口語·寫作

辭彙·長讀

特色課

打造孩子的英語母語

選修課

主題包括全英化教育、英語健康養生等。

每次課程保留精華錄音,伍教練每日布置作業並一對一指導,24/7教學答疑及操作示範,口語圈寫作圈實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透析英語 的精彩文章:

TAG:透析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