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果殼,下一步要陪著 80後90 後的孩子長大

果殼,下一步要陪著 80後90 後的孩子長大

動點科技 | ID:technode

編者按:2011 年,動點科技 TechNode 主辦發起了「ChinaBang Awards」年度評選。幾年來,我們見證了一大批創業公司成長為行業內屹立不倒的獨角獸,而伴隨著「ChinaBang Awards 2018」的到來,我們特別推出了此次專題 ,與大家一起回顧餓了么、摩拜單車、滴滴、小米等這些 ChinaBang Awards 得主的發展歷程,並見證更多讓你心生澎湃的創新力量。

儘管「在線社區」一詞已經變得陳詞濫調,但過去十年間建立起在線社區的科技公司數量極少,其中明確主張科學價值觀的更是屈指可數,而果殼網在這個領域知名度、影響力卻越來越大。

果殼網創始人姬十三曾獲得復旦大學神經生物學博士學位,在讀博期間,他已經是小有名氣的科普作家,為雜誌撰稿。2008 年,他成立科學松鼠會,將中國的優秀科普博客作者們聚集在一起。

兩年後,果殼網成立,名字來自《哈姆雷特》一書。莎士比亞在這部書中寫道「即便我身處果殼之中,仍自以為是無限宇宙之王」,而果殼創辦者選擇「果殼」一名,是將網路比作果殼,果殼網「所談論的,大至宇宙小至原子,沒有什麼能束縛我們的好奇」。

在果殼網成立時,其公司內部曾經定了一個標的,成為中文互聯網的探索頻道。探索頻道提供有趣的教育科學節目,涵蓋通俗科學、科技、歷史、考古等。此外,從科學專業性角度看,節目也值得尊重、可信任。

果殼網的生產方式與探索頻道類似:由專業的作者創造科普內容。果殼的編輯們往往是理工科背景,他們本身就是某個科學領域的專家。比如其網站上的醫學編輯招聘頁面的基本要求是「醫學相關專業,碩士以上學歷,2-3 年相關行業工作經驗」,其他則與寫作科普等相關。

姬十三曾在接受動點科技專訪時解釋說:「這個並不是說我們做大量的像探索頻道那樣的視頻,而是說我們希望成為互聯網上能夠讓人們易於接受的科學內容。所以從這個出發點來講,我們過去一直是這麼在做的。」

果殼網提供的內容與普通人相關,又有科學的探索,從標題也可見一斑。比如「根據形狀、顏色和紋路挑選西瓜有科學依據嗎?」 「為什麼人類混血的好看,其他動物純血的好看?」 「你怕長胖,NASA 卻在擔心宇航員掉體重」。

事實證明果殼的嘗試方向是正確的。截止 2015 年 12 月,果殼網微信公眾號在新榜的「百科」類公眾號排名第一。

在傳播形式上,姬十三表示果殼新媒體要及時跟進內容傳播形態的變化。果殼一開始使用圖文形式,並在去年推出「果然知道」品牌。

果殼網逐漸獲得早期用戶和一定知名度,並在 2011 年獲得 300 萬美元 A 輪融資,投資來自摯信資本。之後,姬十三又於 2012 年獲得 ChinaBang Awards「最受歡迎創業者或創始人」獎項。而對於世界知識傳播領域來說,2012 年是「MOOC 之年」。這種開放式大型在線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真正進入熱門的生活。紐約時報表示,MOOC 創業公司得到大額融資,並且與頂級高校合作,逐漸興起,比如 Coursera, Udacity, and edX。

2013 年,果殼推出 MOOC 學院,為中文用戶提供全球課程服務。為解決語言問題,果殼「MOOC 學院」與 Coursera 達成全球翻譯合作夥伴關係,用戶自發組成的「教育無邊界字幕組」為 40 多門課程製作了中文字幕。

根據最新數據,MOOC 已經擁有超過 120 萬用戶,聚集了超過 60% 的 MOOC 中文學習者。

果殼分別在 2013 年和 2014 年完成 B 輪和 C 輪融資。B 輪數千萬美元來自摯信資本和 IDG 資本,而 C 輪 2000 萬美元來自好未來和 IDG 資本。

在科學傳播之外,果殼也在探索知識的文創,把知識的內容發現印在文創產品上,變成產品售賣。截止 2016 年 12 月,果殼網的日曆產品《物種日曆》銷量突破 20 萬冊。

姬十三對於果殼的總結是「我們一直堅持得還不錯,到今年為止我覺得商業化也算對得起過去七年創業的成績。今天來講果殼本身帶講是一個盈利性的公司」。

在獲得好未來領投的 C 輪融資時,姬十三表示「果殼未來將在教育學習方向繼續發力」。基於原有的科學內容生產和傳播業務,向教育學習類產品拓展。

面向成人市場,姬十三領導一個團隊在 2015 年、2016 年推出知識付費產品 「在行」、「分答」。在行分答會使用一些果殼的資源,但是保持著獨立運營。

姬十三的身份除了果殼 CEO,還有在行分答創始人,現在他以「一半一半」的方式分配自己在兩家公司投入的精力。

對於火熱的學生市場,果殼在今年 2 月又上線了果殼少年。顧名思義,這是少年班的果殼網。果殼網聯合創始人姚笛表示,他們已經為果殼少年組建了各個學科的教研組、編輯部、作者群。值得提出的是,果殼少年還擁有了一個少年編委會,成員全部由少年組成,他們參與內容選題、策劃、編寫、定稿的全部環節,更重要的是,只有經過他們評審的內容,才能上線。

不難看出,在獲得了 80 後、90 後用戶後,果殼網準備陪著他們的孩子長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動點科技 的精彩文章:

韓國禁止官員持有和交易加密貨幣
《矽谷心跳 2》第一集:曾創作《長尾理論》後挑戰大疆,矽谷名人 Chris Anderson 眼中的中國科技

TAG:動點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