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走,一起去吃小龍蝦

走,一起去吃小龍蝦

武漢人對麻辣小龍蝦的熱愛,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夏季的來臨,滿街都是龍蝦的香氣。油燜大蝦、香辣蝦、蒸蝦、烤蝦等等,做法多樣,五花八門,絕對讓你眼花繚亂,卻心中凌亂,小龍蝦殼多肉少,為啥這裡這麼愛?其實小小的龍蝦,在武漢真的能吃出很多門道,這正是武漢人對小龍蝦的最高敬意。如果你恰巧這時候來到這裡,那麼恭喜你,一年一度的吃蝦季又到了,不吃一口正宗的麻小,你好意思離開武漢嗎?

有美食的地方就有吃貨江湖,而武漢小龍蝦更是各派掌門聚居之地。經過多年的發展,武漢小龍蝦從味型上衍生出油燜蝦、蒸蝦、炒蝦、蝦球四個類別,不同的類別,不同的特色,最終還是要用「猛料」擊中顧客的味蕾。

記得在武漢念書時,吃過次數最多的是油燜小龍蝦。油燜是本地人心中的至尊,一大盆端上桌來,沒有辣椒、花椒、薑片的遮擋,燒得紅彤彤的小龍蝦個個清清亮亮,大鉗子齊齊指向中間,托著幾個燒成金黃的蒜頭,光彩奪目。當時我覺得奇怪,為什麼善於吃辣的武漢人,在油燜小龍蝦這裡就居然有所收斂?帶著疑惑拿起一隻,揭開通紅的粗糲蝦殼,扭掉多餘的觸角和兩腮,把弓形的蝦肉完整的拽出來,那已經深深滲入的油燜湯汁相當潤滑,猛的對著蝦肉嘬上一口,蝦肉鮮嫩無比又彈性十足,這時候湯汁已經猝不及防的進到嗓子里,隱藏的辣猛的爆出來,嗆得鼻涕眼淚一大把的,才能把一隻蝦嗑完。

很多吃貨覺得剝蝦殼麻煩,所以「蝦球」就誕生了。店家在炒制小龍蝦之前,把蝦殼蝦線先剔除乾淨,很費工,這樣炒出來的小龍蝦稱為「蝦球」,又是另一番滋味。不用自己剝殼,直接咬下去就是滿口肉,一開始吃,心裡多多少少有些儀式感,吃著吃著,心裡又油然而生一種攢了很久的好東西終於可以享用的暢快,廚師們所有的努力不就為了我們吃到嘴裡的這一口嘛!當口裡塞滿蝦肉,提前炸過的油、幾種醬料、幾種辣椒、幾十種香料混合在一起的翻江倒海,伴著各種調味金山萬水的阻隔,終於組成厚重的味道在我們的嘴巴里華麗綻放,此時獲得的,不僅是舌尖的滿足,還有名不虛傳的心理成就感。

如果說油燜是盛裝出場,那麼「清蒸小龍蝦」就是素顏的文藝小清新。

蒸蝦,一定選用最優質的「青殼甲板蝦」,把蝦洗凈後清蒸十分鐘,火候必須恰到好處,多一分太柴,少一分太稀,最終呈現出的蝦肉必須滿足:整、緊、彈、甜的口感,保留蝦的原汁原味,將鮮嫩帶入咀嚼感。

等待的時間比油燜小龍蝦短,等蒸蝦上桌,最關鍵的是蘸料。把油、紅辣椒、九制話梅、酸梅膏等十餘樣材料配製一起,這樣的蘸料鮮甜、爽活、辣不燒喉,回味悠長。拿剝好的蝦尾蘸著醬汁,最下面放的是梅子的酸甜,中間是紅椒的麻辣,而最上面就是紅油的香了。就這小小的一碟蘸料,使原本無味的蝦肉,從入口前的噴香,到入口後的先甜後鮮酸辣爽滑,豐富的味覺感受無不勾的人食指大動。

在武漢念書的三年,最難忘的是夏季的悶熱,除非躲進空調房間里不出來,否則去哪都是大汗淋漓的「蒸桑拿」。或許是白天忙著上班,或許是看見太陽從心理上會覺得更熱,所以夜幕降臨,武漢人都會湧出家門,去吃一頓豐盛的夜宵。

夏季的夜宵,小龍蝦是主場,油燜清蒸,隨你喜歡。

記得當時學校的東門外,整條街上滿是販售小龍蝦的攤子,塑料凳子和摺疊木桌延伸到馬路牙子邊,各個大廚們舉著鍋在露天的煤爐上翻炒,在溽熱的夜晚揮汗如雨,吃貨們在滿街香味的「桃花源」中如痴如醉。

夏季的武漢,悶熱的天氣,造就了一個個特別適合「吃」的夜晚,我離開武漢算來也有六七年了,總是尋思著回去看看,卻一直未能成行。

歲月可長可短,值得惦念的東西只會越來越少,不是我們忘了,而是不喜歡不在意了。但味道這東西,會一直藏在舌根處,一旦腦子想起它了,就會躥到舌尖,蹦蹦跳跳的讓你一時很難趕走。

走,夏季來了,一起去吃小龍蝦,只願,曲不終,人不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沒你不是不行,只是有你更好
關於京津城際鐵路售票策略的思考和建議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