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各種社會新聞之中了解人性弱點,引起大家對人性的思考

從各種社會新聞之中了解人性弱點,引起大家對人性的思考

一種事物的流行並不一定以人們的主觀需要為基礎,從眾心理足夠作為那

只強大的幕後推手。很多時候我們被不必要的行動所驅使,甚至在其中嘗到苦頭,都只因為最初那「跟大家一樣」的念頭。?

無論是雜誌中不斷進化的「時尚潮流」,還是社交軟體上逢熱點必出現的「意見領袖」,其所傳達的內容都需要一個感染、模仿從而大眾化的過程。這是「流行」的必然,也是人性不堅定特質的明顯投射。

希望得到肯定,希望不會犯錯,希望別人有的我也能有,希望自己永遠明確對的方向。

從眾,滿足的是人類融入「群體」的迫切慾望,從而免於被孤立的恐懼。

誠然,如法國社會科學家勒內·吉拉爾所說:「慾望的本質就是模仿。」

有人正在利用懶惰玩弄你於股掌

蘇格蘭作家卡萊爾說:「只有在懶惰中才有永遠的絕望。」

「美」是人類永恆的追求。腰上的肉就是心頭的痛,大多數人都夢想著,毫不費力就能讓自己美成「活體黃金分割」。

事例:紹興有一個中年婦女,嫌棄自己發福的身體卻懶得運動。偶然看到減肥產品的電視廣告聲稱不用鍛煉就能瘦,於是她花500元賣了一個療程的減肥產品,但未獲成效。

在「指導老師」蠱惑下,她又先後購入10多的萬元產品,卻仍舊沒有效果。不料,她因個人信息被無良商家泄露而遭遇連環詐騙,損失55萬元後才報了警。

懶惰不僅使人絕望,還能反過來把人類玩弄於股掌。

起床一碗心靈雞湯,睡前一個勵志榜樣。比起肉體上的慌張,精神上的迷茫才是懶惰的肥沃土壤。絕妙的想法與計劃數不盡,卻遲遲邁不出開始的第一步。

買了健身卡,辦了借書證,單詞軟體下載齊全,保存了網課的時間表。萬事俱備,永遠只缺行動。

每下一個決心,都是和自己的一次較量。認真寫下計劃時,潛意識裡的聲音在吶喊:我可能真的做不到!在不知所措的絕望中,一邊望向盡頭,一邊向懶惰屈服。絕望後就是愧疚,愧疚要用新的計劃來彌補,如此循環往複。

雖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懶惰」才是科技不斷創新的原始動力,讓人類過上更加舒適、便捷、低勞動強度的生活。

但是脆弱的你我,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中,學會了被迫「勤勞」。

它變成了一種不可質疑的正確選擇,潛意識中,懶惰就是錯。所以想盡辦法讓自己看起來足夠努力,來彌補心裡的愧疚。

意在先,行不前,又何嘗不是一種「形式化」的精神懶惰?

有人正在利用恐懼擾亂你的生活

事例:浙大的一個心理學教授在1998年患上了糖尿病。19年來,為了化解疾病在內心發酵的恐懼,她迷上了保健品。

保健儀,按摩器,理療床,花費了她數十萬的積蓄;塞滿了整個床頭的保健品多數都已過了最佳食用期限。

直到花光了積蓄,她才逐漸相信家人苦口婆心科普的保健品知識,明白了以前買的那些健康依靠,都沒有用。而比金錢更慘痛的代價,是19年戰戰兢兢的時光。

事後她回憶,很多保健品推銷員說的話都特別可笑,比如說自家的保健品比企鵝奶都好,「企鵝屬於鳥類,並不是哺乳動物,哪來的奶?」

被恐懼沖昏了頭,人就忘了掌握命運的鑰匙其實正握在自己手中。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丁加拉德做過一個心理學實驗:一個獲了死刑的囚犯被蒙著雙眼綁在床上,法官宣判用放血的方法實施刑罰。「行刑」時,囚犯聽著液體滴落的聲音,絕望地慢慢昏死過去。

可實際上,法官只是讓助手在他的手腕上用小木片輕輕划過,同時打開了水龍頭。水滴向床下的銅盆中落,發出叮咚的聲音。伴隨著由快到慢的滴水節奏,死囚心裡產生了極大的恐懼,他以為自己的血一點點流盡,在巨大的恐懼與絕望中,放棄了生的希望。

當人沉浸在恐懼的情緒中,理智就像癱瘓了一樣,不會讓我們的行為對改變現狀奏效。而當真正危險的事情發生,人其實並不會即刻感到恐懼,更多的時候,擔心與害怕,都是事前或事後「細想」才油然而生。

所以說恐懼是自己最大的敵人。我們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

有人正在利用你的善良瘋狂圈錢

溫柔刀,刀刀刺向心臟。

事例:知乎上曾擁有5萬粉絲的大V「童瑤」,以「美女花店店主、復旦學霸、先天心臟病但意志堅強」等標籤獲得了許多關注。「她」號召網友為一名沒錢治病的女大學生捐款,短短時間就募集了15萬餘元.

可這美麗的幻象假面背後,竟是一個唯利是圖的男人在踐踏網友毫無防備的善意。

誰能願意相信,敞開一顆純潔赤裸的心,卻迎來了天理難容的騙局。

事例:2016年末,有網路主播在四川大涼山直播給貧苦的村民發錢,觀眾們給主播刷禮物、刷流量。但當時大家都不知道的是,這些主播在直播後就會把村民手中的「善款」再收回。

「偽公益主播」在被揭發後說,為了節目效果,他們會往小孩子臉上抹泥,「做公益只要會表演,一個月最少賺10萬。」

在被人性的尺度一次次震驚之後,我們才漸漸明白:「若理性不存在,則善良無意義。」

毛姆說:「善良是我們每個人心壯舉的崗哨,他在那裡值勤站崗,監視著我們別做出違法的事情來。它是安插在自我中心堡壘中的暗探。」

但是,這崗哨要是按錯了地方,善良守護的不就是惡?

這個世界,從來不缺善良,缺的是理智的聯結。毫無判斷標準的給予,就是在給別有所求的人機會。

人性的弱點人人都有。

我們都曾被受恐懼、從眾所控制,被懶惰、善良所支配。

眾多暢銷書中寫著「如何克服人性的弱點」云云,不過也是將人性的弱點被消費社會所利用和營銷,而營銷終究還是弱點營銷。

我們往往承認這些的客觀存在,卻仍然很難認清自己。

如何避免自己的弱點被利用?沒有正確答案可言。

唯有時刻保持清醒,加深對自己的和世界的認知,讓弱點成為你的價值才會擺脫「被利用」的窘境。

事例:在甄嬛傳中,浣碧是一個令人記憶深刻的角色。她的生母是罪臣的後代,從小隱藏身份,入宮之後心比天高,工於心計,雖對愛情忠貞堅守令人動容,嫁於果郡王為側福晉,但對甄嬛的嫉妒,對生母的不平一直是她的弱點,也一度令她誤入歧途。

她曾說過:「在這宮裡,有利用價值的人才能活下去,好好做一個可利用的人,安於被利用,才能利用別人。」

人真正害怕的,不是被別人利用,而是無人願意利用。

認清自己的弱點,換個角度來看便是優勢所在。

在 美劇《紙牌屋》里有句台詞印象另我非常深刻的台詞:「我要對自己殘忍,利用恐懼是自己變得更強。」

唯有那些戰勝自己弱點的人,不被其所利用,才足以被稱為是真正的強者 。

分享源於關懷,歡迎關注我的訂閱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不一樣的人生精彩 的精彩文章:

推薦幾部高質量的紀錄片,BBC精選!

TAG:不一樣的人生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