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白最狂的詩,這首當之無愧!

李白最狂的詩,這首當之無愧!


魚羊史記

與傳統嚴肅講歷史的不同,最新鮮的歷史奇談




都說自古狂人出才俊。李白狂嗎?力士脫靴,貴妃捧硯,御手調羹,醉草蠻書。難道不狂?當之無愧的狂人。







李白是才俊嗎?這個毋容置疑。從丫丫學語時就念叨的「床前明月光有,疑是地上霜。舉頭往明月,低頭思故鄉。」到長大成人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可以說李白的詩算是陪伴了我們一生。李白一生中寫過的的詩約有近萬首,余留下的不過九百多首。九百多首的詩,或豪邁奔放,或清新飄逸,或奇妙瑰麗,或狂傲不羈。







每一種都足以說個大半天,今天就主要來談談李白那些狂傲不羈的詩。有人喜歡「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有人喜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有人喜歡「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但是,就我而言,最喜歡的應該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寥寥數字,李白那狂傲瀟洒的形象便生動的勾勒而出。






與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的「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有異曲同工之妙。李白的這首「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出自李白的《南陵別兒童入京》。當時的李白正在山中隱居,因得到唐玄宗的召他入京的詔書,興奮之餘,便揮書而就。其全詩如下: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白酒新熟,黃雞啄黍,山中秋熟的景象在全詩的的第一句就得以展現。聽聞消息的李白高興的回到家中讓兒女烹雞酌白。顯然,李白的情緒感染了家人,「兒女嬉笑牽人衣」此情此態真切動人。李白一邊痛飲,一邊高歌,酒喝到盡興,便起身舞劍。舞到太陽都下山時,方才停止。嗯,一高興就喝酒舞劍,不虧是寫過俠客行的人。「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這裡可見李白內心的真實感受,他想實現自己遠大的抱負已經很久了。「苦不早」可見李白恨不能早點見到皇帝,所以要快馬加鞭入京。此時的李白已經四十二歲了,雖然人到中年,可心中的抱負卻並未消失。






因此他在這首詩里還引用了一個典故,晚年才得到漢武帝賞識的朱買臣,便是西去長安青雲直上,做了會稽太守。李白認為自己也一樣,至此,全詩的高潮來臨。「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可見李白的狂,李白的無比自信。更是把李白多年來的躊躇滿志刻畫地淋漓盡致。當然,李白狂有他狂的資本,一個「狂」字也可以說伴隨了他的一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羊密史 的精彩文章:

東北神獸「傻狍子」究竟有多傻?來見識一下吧
這個外國小男孩頭被欄杆卡住,家長處理方式讓國人大開眼界!

TAG:魚羊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