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處心安是吾鄉

此處心安是吾鄉

遊子吟

 遊子吟

韓磊 

00:00/04:58

此處心安是吾鄉

文/鄭憲宏

這幾日,母親對微信操作甚是熟練,與好多故鄉的鄉親添加了好友。

今天早上,母親早早來到我家「蹭」網。

我、妻、兒正在分工打掃衛生,母親在沙發上忘我著聊著微信。

突然,母親在我身後叫停了正在吸塵的我,一臉悵然地對我說:「憲宏,今天,咱村子後檯子王學志媳婦死了。」

我也先是一驚,說:「去年夏天不是見她了嗎,雖然瞅著有點賴巴兒,但還樣子還中呢。」

母親說:「可不是咋地,她好像沒我大,應該六十歲晃上晃下的樣子吧,太年輕了,前幾年,沒了男人,她的命咋這苦呀,哎,這人吶……」

母親的表情淡淡惋惜,盯著手機,慢慢地轉身回客廳了。

去年夏天,由於母親保險的事,我驅車拉著母親回到故鄉,在去村婦聯主任家的路上,遇見了王學志媳婦,她拉著母親的手,熱情的和母親聊著。說實在的,我被她的衰老的面容和傴僂的身軀震驚了。印象中,她還是梳著一個又粗又長又黑的大辮子,陽光開朗的農村中年婦女,在外求學工作二十多年不曾見過她,滄桑歲月盡顯其身,樣子比母親還老,她的手指粗大,且活動僵硬。

她和母親說,她得了風濕性關節炎,手不聽使喚了,身體其他的零件倒是還中。這一晃也有幾年沒見母親了,看到我問是老大還是老二,她驚訝地說,小二都這麼大了,都大老爺們兒樣了啊!這要是在半道碰到,肯定不認了,一晃這孩子都出自息成這樣了呀。她說我小時候,整天拿個巴棍子,領著一群孩子,滿村瘋跑,一臉汗部流水地,自從上學後,再也沒見過我……

聊了好長時間,我催促母親該啟程了。她說家裡也沒什麼稀罕玩意,她看著她家門口牆上的青綠色倭瓜說,這倭瓜長熟了,等我一會,我給摘著拿著。她摘下倭瓜後,回頭喊來了她唯一的孩子,她的姑娘淑君,讓她把前幾天上山採的草蘑拿出來。

母親趕緊阻攔。我也上車發動車,準備離開。

但,王學志媳婦,緊緊拽住母親的衣袖,說什麼也不讓母親上車,只等淑君從屋裡跑了出來,手拎一個薄薄的,外面有幾個小小的漏洞,並有點煙熏黑的塑料袋子,裡面裝著大半袋已經晒乾的草蘑。王學志媳婦拉著母親的手,淑君把一個大倭瓜和一袋草蘑塞進了車子。

母親盛情難卻,只好收下後上車,在車窗邊,母親和王學志媳婦互道離別話語後,慢慢駛離她的家。

王學志媳婦和淑君,一直目送車輛消逝處。

這袋草蘑,身體不硬朗的她不知道花多大精力才採到。

我心裡潮濕般地悸動。

這就是故鄉,雖然貧瘠落後孱弱的故鄉,但,我時刻牽掛的地方。

為什麼願意回到故鄉,因為故鄉就是家一樣,來到這裡,可以放下一切防禦面具和廟堂之規,這裡有人喊你的乳名,這裡都是你回憶的港灣。

王學志媳婦的去世,對我也是一個小小哀傷。管我叫老鄭家小二的人又少了一個,那些看著我從小拿著一個木棍滿街跑的如父輩的鄉親們,他們任何一段往事,一句故鄉的老話,總是使我情感安穩,心境平和。不像我的同齡人,可能是人生軌跡的相異,每次回到故鄉,和一起玩到大的夥伴們,反而見到我顯得局促,甚至可用冷淡一詞形容。他們會喊我鄭警官,鄭檢,但心裡是有距離的,人的感覺很准,他們甚至避免見到我,以前一起玩泥巴、撞拐、打青官、打寶和打尕的往事,無人再提起。我有時恨我自己為什麼考出去,為什麼不回到老家來工作。

我瞬間理解了魯迅《故鄉》作者再見兒時玩伴閏土時那種冷淡隔閡的情感了。我每次回故鄉,總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冒出一大批小夥子,他們見我一如異鄉人的眼光,幾次刺痛了我的心。我也理解了周總理從故鄉出來鬧革命後,到他去世前,一次故鄉也沒回去,一個教授講課說,周總理怕是故鄉的人請託辦事,總理為難。我現在理解,能喊總理為「來伢子」的人沒有了,故鄉對於他老人家來說,已經是外人,不如將回憶珍藏,不去破壞那份美好。

我每次回故鄉,對故鄉的小河、碾道、老衚衕、南山、老宅、石墩,都看不夠,都照下來,收藏下,無論人情世故如何變遷,這些舊物老友還是承載著我成長的全部,它們對的感情永遠不會變,它們雖然不會對我喊出「小二」,但是,我知道,小二在它們心裡。

王學志媳婦和我的交集幾乎為零,但是,她的離去,又將我故鄉這件護心服撕了個小小的裂縫。

時間時間啊,請你慢些、再慢些吧,讓故鄉那些喊我「小二」的,抱過我長大的,看著我滿村跑的故人都慢點變老吧!

因為,他們在,故鄉才兒時的樣子,我才能露出孩童的笑臉。

此處心安是吾鄉!

時間都去哪了

 四川衛視2018花開天下跨年演唱會

王錚亮 

00:00/04:17

(轉發朋友圈,是對我最大的鼓勵。讓愛轉遞。感恩您!)

作者鏈接

鄭憲宏,男,1978年出生。供職於遼寧省朝陽市紀委監察委。朝陽市作家協會會員,今日朝陽網文化信使。2001年7月畢業於渤海大學數學教育系,同年九月攜筆從戎,成為一名武警機動部隊警官,2001年的五龍溝第三期學員,參加過2008年3月14日西藏騷亂平爆戰鬥和奧運火炬拉薩傳遞、奧運聖火登珠峰線路警戒任務。2011年10月轉業,考入朝陽市人民檢察院。2017年12月,轉隸成為一名紀檢監察幹部,業餘時間,捧書靜讀,耕種心田。煮字療飢,餵養靈魂。2009年初嘗寫作,幾年來,在中國武警報,檢察日報,遼寧日報,散文家,速讀,朝陽日報,燕都晨報,朝陽市廣播電視報,今日朝陽網等媒體網路發表百餘篇散文隨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鄭憲宏的心田 的精彩文章:

TAG:鄭憲宏的心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