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同齡人」,說好的不拋棄不放棄呢

「同齡人」,說好的不拋棄不放棄呢

點擊右上藍字訂閱我們哦

社交網路再一次用「爆文」證明了極端情緒的煽動力,以及廣大網友神經的脆弱和敏感程度。

近日,一篇題為《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背後,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的網路文章橫空出世,並迅速成為人們話題。

文中說,摩拜創始人胡瑋煒當初拎著一個行李箱到了被北京,做了10年小記者,月薪從4位數漲到5位數。這個開頭很勵志是不是?扎心的接著就來了:「卻用1年把摩拜從0做到10億美元」。

這個「卻」字用得好,轉折轉得非常恰當,一下子就讓讀者剛剛湧起的熱血凍成冰塊,心裡拔涼拔涼的。

這篇文章,越往後看越扎心。胡瑋煒在一次交易中套現2億美元,15億人民幣以上,而且人家才創業3年。同為「80後」,看看人家已經做了什麼,你又在做什麼?要麼在北上廣為房貸所累,要麼在三四線城市平淡生活。

別詫異,你的精彩人生就被文中的這兩句標籤化了。更戳心的是,這篇文章直指中年危機,你的同齡人都已經年薪百萬,而你還在搶兩塊錢的紅包。

當諸多「80後」都在轉發、點贊而且暗自羞愧、立志的時候,另一位「80後」韓寒發文反駁。

首先,韓寒就利用專業知識直指這篇文章標題的用心有多險惡,韓寒說,「且不說連同部分債務的收購以及中後期進入的投資人需要優先結算的情況下,創始人團隊還能分得多少(那是他人的合法應得),對這種標題我都是極討厭的。它已經不光光是在販賣焦慮,而是在製造恐慌。」

是的,在這篇爆款文章中,金錢收入幾乎是衡量人生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賺到大錢才是成功,反之就是失敗,它不提工作愉悅度,不提社會責任感,更遑論那些與你心情有關的各種「小確幸」。可是,社會上的所有工作崗位都是為了讓人賺錢而設置的嗎?因為不賺錢,就沒必要做了嗎?顯然不是。

上世紀的《新華字典》里有一個例句:「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新華字典》里有那麼多例句,唯獨這一句如此著名,就是因為它時常被人在社交網路上提及,被一些成功學推崇者用來反諷前途問題,因為在他們看來,只有考上北京大學才有光明的前途,進入技術學校和百貨公司學習、工作毫無前途可言,只有平庸一生。

對成功學愛好者而言,或者他們的生活中並不需要技術工人和售貨員,抑或他們從不認為這兩個人群也值得尊重。他們只想站到金字塔的頂端,卻未曾想,沒有塔基,就沒有塔尖。不管從事什麼工作,我們都是社會運轉中的一顆螺絲釘。勞動最光榮,這個觀點不過時。

「很多人也都在努力幹活認真生活,成功的定義絕不只是套現幾億十幾億。身價千億的首富,面對一個園丁,一個美編,一個程序員,都不存在拋棄不拋棄的關係,時代里不同人就是有著不同的分工和命運,也各有不同的幸福。安於現狀或不甘如此都是每個人自己的內心意願,他人不可強加。」韓寒如是說。

當然,一切可能只是我們想多了,或許這篇爆款文章的作者只是想用如此極端的觀點騙一騙點擊量而已。這些年來,所謂的社交網路爆款文章一篇接一篇,其中不乏這樣通過煽動網友情緒博眼球的。歷經這樣的訓練,按說我們的心理承受力和內容辨別力應強大起來,思考用的是大腦,而不是情緒。

亂花滿樓/寫的 木然唱和/編的

◎我們是來自桿石橋通訊社的小團伙,愛藝文,愛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桿通社文藝組 的精彩文章:

劉宇昆的遼闊科幻世界

TAG:桿通社文藝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