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萬經之首,易經講的是變化之道

萬經之首,易經講的是變化之道

《易經》是中國文化的源頭,從伏羲發明八卦後,《易經》經過黃帝,周文王及孔子等先賢似完善與發展,後來並形成了一套極其完美的理論與巨著。

《周易》的前提就是宇宙自然萬物規律,引到治國理政,作戰,人民的生活等。

易,更替變換之意,講凡事物都有正反兩面或奇與偶,然後有正的正面、正的反面、反的正面、反的反面,等等……。即單個的正與反、奇與偶,為爻,以此類推出的整體,即為卦,而卦爻之辭多為後人附綴。且一爻一釋,一卦一例,切不能前人的卦辭通用、混用。

予不惶言,"周易"為例。 《周易》者實為周之代商之役的路線圖,是周代商成功後向天下頒布的解拜其行為合理性的布告,即我大周滅商是天道循環、理當如此。每一爻,都是上天指引實施的方案或某一事件早己由爻辭印證,何時休養生息、聚集賢眾,到文王役拘、武王觀兵,到牧野大戰、血流漂杵,都早就寫在冥冥爻辭中,並附錄天象,倚為神跡,昭示此卦乃天意之言,此征乃天意之刑,天意命我大周代商,共主天下,莫敢不從。 由此見,"易經"是方法論、是總揆,"周易"則是實踐論、是具體實施。申礎易經、踐引周易,通天曉地、博古鑒今,待時順勢、完成大我。

《易經》有兩大系統:一為「義理」,要由觀察自然現象的變化,體驗出做人的道理,此時強調的是德行、能力與智慧。另一則為「象數」,要由卦象與數字的搭配,經由特定的運算程序,而得出某一疑難之事的解答。換言之,象數即指占卦而言,確實可以預測某一抉擇的後果。但是,「占卦容易解卦難」一語正好提醒我們:理性思維依然是人生的光明大道,所謂生存之道,概括為四個字就是:趨吉避凶。

要想趨吉避凶,需要抵達《易經》中做人的最高境界——無咎。孔子晚年感慨學《易》可以無大過,《周易·繫辭下》中也說:懼以終始,其要無咎,此謂易之道也。無咎是沒有兇險,沒有大的過錯,或是就算有過錯也沒有關係。

周易不是用來研究的,他是上古「開悟"的統治者文化文明延續的產物。他對人心、性的啟示,是通達的。所系之辭對人生邏輯思維、增智、放大格局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經中有很多卦、爻辭,彖曰與象沒有解說或沒有直解,是正確和高明的,因為,那才是需要人們變通、變易思維的節點。 周易推廣,興於漢朝又「傷"於漢朝,需要習易者在認識的過程中,撥亂反正,砥礪前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經 的精彩文章:

【未解之謎】《易經》之謎
1997年、1985年、1973年、1961年出生的生肖牛,戊戌年流年運程

TAG:易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