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風華絕代,百年孤獨——張愛玲

風華絕代,百年孤獨——張愛玲

經典節選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

——張愛玲

Welcome

張愛玲的傾城一生

時間:

1920-1995

風華絕代和百年孤獨卻是根本不相干的兩個詞,可不知道為什麼,用來形容她時,總會不自覺地想到,並且聯繫起來,並且連起來的時候卻是毫無違和感。或許,對於她來說,風華絕代的代價便是百年孤獨;或許,對她來說,當真是「慧極必傷」。民國才女無數,可論起孤高自負、乖張桀驁以及才華橫溢而言,她無疑是個中翹楚。那麼今天要說的便是民國的臨花照水人——張愛玲。

張愛玲出身簪纓世家,是晚清名臣李鴻章之後。父親是箇舊時代官僚,思想迂腐,煙酒賭毒樣樣俱全,而母親則是思想進步的新時代女青年,這導致張愛玲的成長環境並不算特別和睦。或許,她桀驁孤高的性格在那時便已經埋下種子。

講張愛玲的故事有一個人怎麼也避不開,那就是胡蘭成。這個可以說是個人渣吧。漫卷詩書讀入腹中,還不如餵了狗,毫無禮義廉恥之心,朝三暮四,叛國求利,急急如喪家之犬,惶惶如驚弓之鳥,真是空負了這一身才華。張愛玲在讀書的時候,就已經在報刊上發表文章,備受好評,被稱為文壇升起的新星。或許是文人之間的惺惺相惜,張愛玲的文章很快被胡蘭成發現,雖然有很多來信,但張愛玲都少有回復,可偏生個胡蘭成,讓張愛玲一見誤終身。

到底是風流才子,初見面就博得美人歡心,兩個才華橫溢的人自然而然地碰撞出了愛的火花。張愛玲需要有人理解她的才情、寄放她的青春,胡蘭成則是需要在官場傾軋之外,尋求一方安樂窩,來滋潤他的文人情懷。剛開始兩人也算得上是匹配同稱。胡蘭成畫的那張「願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大餅,讓張愛玲陷入了一場長達數年的大夢之中。她的《傾城之戀》便是在那時完成的,那種小資的享樂主義與全國抗戰的大背景並不相符,這也讓她在當時,乃至是到後來都背負著罵名。而正是這樣一段深入骨髓的感情,讓這個一身孤高傲骨的才女卑微到塵埃里,最後為之萎謝。哪怕是後來遇到的賴雅,也很難再讓她振作起精神,最後孤獨終老,凄慘去世。

其實,作為一個張愛玲的粉絲,簫簫實在很不想提及她 的感情的,因為她在愛情裡面跌倒了一次又一次,遇人不淑,讓這個孤高的女子放下了一身傲骨,著實惹人心疼。所以我更希望從才華方面去介紹她。

張愛玲的風格當真是獨一份,她對於人心、環境描寫的把握可謂出神入化,尤其是抓住一些極其細微的東西來展開,例如《沉香屑》中那段描寫「請您尋出家傳的霉綠斑斕的銅香爐,點上一爐沉香屑,聽我說一支戰前香港的故事。」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細膩的故事開頭,這麼巧奪天工的細節描寫,不需要鋪墊,一下子就進入了故事當中。而對於人心的思考則是更加敬畏,最有名的莫過於《紅玫瑰與白玫瑰》中的那一段了「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當真是出神入化的一段描寫,把一個男人對於得到與未得到的東西的不同心理寫得淋漓盡致。她對於人心的揣度,在簫簫看來,整個民國無出其右。

除了創作,張愛玲也可以算是一個紅學研究者,在她生命的最後階段,除了致力於完成《小團圓》的創作外,也完成了紅學研究巨著《紅樓夢魘》的最後修訂。張愛玲對於《紅樓夢》的喜愛可以說是到了痴迷的程度。她曾經說過「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夢未完」這樣的遺恨之語,將高鶚所續的《紅樓夢》認定為亂續,可以說是愛的深沉。而她所做的《紅樓夢魘》也算是紅學界有名的著作之一。如果說《傾城之戀》奠定了張愛玲小說界的地位的話,《紅樓夢魘》則為她在學術界博得了一席之地。

很多都仰慕張愛玲的才華,但簫簫初讀張愛玲傳記的時候,最大的感觸其實是心疼。無論是早年母親留洋,父親五毒俱全,幾乎被家庭拋棄,極度缺乏安全感,亦或是與胡蘭成相遇又被拋棄,乃至後來一個人苦苦支撐,照顧癱瘓在床的賴雅。因為她傾世的才華,我們忽略了她所經歷的苦難。對於這樣一位傳奇的女子,我願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好了,本期的人物結束到這邊就接近尾聲了,感謝您的閱讀,喜歡記得關注哦。

清歡軒

白茶清歡無別事,

我在等風也等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歡軒 的精彩文章:

TAG:清歡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