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甘肅農田發生塌陷,考古隊考察發現,地下藏有開國皇帝的陵墓

甘肅農田發生塌陷,考古隊考察發現,地下藏有開國皇帝的陵墓

自東漢末年持續至西晉,世界歷史上迎來第二次小冰河期,北方氣溫劇降,周邊部落紛紛湧入中原求生,所謂「關中之人,百餘萬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當時在曹魏軍事高壓之下,北方時局一如既往的平穩,結果西晉發生了八王之亂,自廢武功,就此迎來了「五胡亂華」的混戰局面,從此「千里無煙爨之氣,華夏無冠帶之人」,因為 「衣冠南渡」,晉朝變成了東晉。

而北方從公元304年至公元439年的100多年間,先後出現了十幾個割據政權,這次我們要說的是甘肅涼州,東漢時期這裡被稱為涼州,從漢武帝設立的武威郡演化而來,在十六國時期,涼州先後出現前涼、後涼、南涼、西涼、北涼五個割據政權。這其中唯一的漢族政權,就是西漢將軍李廣的後代李暠建立的西涼王朝。據《晉書?李暠傳》記載,李暠身為將門之後,自幼聰明好學,文武雙全,從敦煌令逐漸做到寧朔將軍。後來在晉昌太守唐瑤的鼎力支持下,李暠得以統領秦、涼二州大權,從此他自稱為王,時人稱之「涼公」在當時胡人橫行的北方大地,李暠卻選擇了向東晉稱臣。李暠在位的十七年,真正使得西涼成為亂世之中流民的避風港。可他沒有想到的是,在他死後三百年,李氏子孫居然建立了實現中國大一統,也是世界上最強盛的唐王朝。

在唐玄宗年間,本來只是西涼皇帝的李暠被追封為興聖皇帝,他在涼州的陵墓也被重新翻修,而玄宗也是御書「興聖皇帝祠」匾額,可惜唐朝滅亡之後,李暠的陵墓被嚴重破壞,就此消失的無影無蹤。直到2001年,甘肅酒泉肅州區丁家閘地區的一個巨型但荒涼的礫石灘,自從被開墾為農田之後,當地農民開始在此灌溉,結果靠近土山的地方忽然發生塌陷,就是這個深不見底的大洞引來了考古隊的光臨,雖然此墓已經多次被盜,可依然出土了銀簪、銀扣飾、鎏金銅泡釘等珍貴文物。

其實,《晉書》早有記載「王葬建世陵,於酒泉西十五里」。至此,西涼開國皇帝李暠的陵墓,終於時隔千年重現於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將軍回眸 的精彩文章:

一座金字塔山有3眼泉水,考古隊趕到山東後:發現下面埋著皇帝陵墓

TAG:將軍回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