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清兩朝藝術品高度發達,可林徽因卻這樣評價乾隆的審美!讓人瞠目結舌!

明清兩朝藝術品高度發達,可林徽因卻這樣評價乾隆的審美!讓人瞠目結舌!

林徽因

藝術品的高度,是跟匠人本身的關係比較大,還是與時代或師承有關?

這要看兩者的關係,就像一個社會,是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是人民創造歷史,還是英雄創造歷史?社會普遍貧窮時,我們沒有那麼多力量去創造藝術品,這時的藝術品就很粗糙,吃飯的碗也很粗糙。當大家都有錢了,是不是會買好看的碗?工匠可以通過勞動掙更多的錢,也有時間去把這隻碗製造得更精細。這與時代大背景密不可分,藝術繁盛的時期,一定是經濟繁盛、國家穩定的時期。動亂時期的藝術品、人民用品、生活器具肯定會粗糙。

我們好看嗎?當然!

同時也有師承和藝術修養的積累。很多匠人有一代一代流傳的心訣、口訣,也有不外傳的製作方法。再有就是皇家對他們的嚴格要求,大家都知道,宣德時期的瓷器非常好,現在價值連城,但是我們能在景德鎮廢棄的窯址里,發現很多被砸碎的瓷器,甚至有在我們看來非常完好的瓷器都被砸碎了,為什麼?因為當初審查不合格,就要全部砸爛,這種嚴格要求也是製造精品的重要原因。所以,國家的經濟實力、藝術氛圍、匠人師承能力加起來,才產生了雞缸杯。

朕對你們的說法表示微笑……

都說後世的作品很俗,很不好看,像乾隆喜歡花里胡哨的粉彩,紅色綠色、黃色白色,中國外國的元素全都疊加上去,好像一個女子不知該怎麼打扮,只好滿頭插上花,把眉毛、眼睛畫得很濃。批評乾隆審美的人,以林徽因為首,有一次她的同事來設計國徽,有人設計了一種圖案,林徽因看完就說,你這個圖案太「乾隆」了,意思是審美趣味太低級了、太俗氣了。整個清朝的審美,是一種爆發戶的感覺,缺少文化內涵,富是富了,還沒有達到雅的層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吉祥茶多多 的精彩文章:

大師說人生有八苦,不管你是誰,你一個都逃不掉!
人有兩個字經常掛在嘴邊,喜歡用來說別人,自己身上做不到!

TAG:吉祥茶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