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我說參同契-動靜均平

我說參同契-動靜均平

那麼修道是什麼呢?就是坎離兩卦的水火,要使它凝結為一。所以他說「水火均平,方得交濟為用。一或偏勝,便致薄蝕為災。日月之相薄蝕,即舉水以激火,奄然滅光明之義也」。所以你看道書,這些理論把握不住,你修道的工夫永遠是白做。光是身體上有感覺啊,轉來轉去沒有用的,不會成功的。你跑步啊打拳啊,動中求靜,體能累了自然什麼都不想了。修道這個道理也是一樣,所以說一動一靜之間,一定會變成偏勝。修道的人,如果道理搞不清楚,一定會走偏,水火不會平均。在光明的境界里,被光明牽走啦,光明境界可以產生精神健旺,就是道家說的,「日出沒,比精神之衰旺;月盈虧,比氣血之盛衰」。

你們大家打坐有經驗,當你比較灰心,精神也疲累時,打起坐來一下子好像入定了。實際上不是入定,是月亮一樣虛了要下沉了。所以不要把那個昏沉的境相當成定。坐久了以後,一陽來複,精神旺起來不想坐了,所以做工夫難就難在這裡。你們很多人早上上班以前打坐,坐得差不多了,要上班去了!一天到晚忙,心裡根本沒有寧靜。晚上打坐,一坐起來就想睡覺,嗯!坐好了要去睡了。真修行打坐不是這樣子!等到你事情做完了跑去打坐,那是休息,永遠不會成功。就是要你睡夠了,精神好的時候,看你定不定得下去。但是,精神好的時候打坐,反而坐不住,心裡也坐不住,屁股也坐不住,腿也坐不住,坐在那裡想,這是幹什麼!何必坐呢!我還有很多事情要辦,就下座了。所以做工夫永遠不上路。真的修道上路,就是「持盈保泰」四個字,「盈」就是精神滿的時候要把它保持,水裝滿了不使它漏掉,永遠保持這個滿。「泰」是太平的時候,充滿的時候,心情泰然,永遠把它保持。有人說,哎呀現在不行,等我事情搞完了,一定學佛修道。搞了幾十年,棺材已經抬到前面了,還有件事沒搞完呢,這哪裡是修道!只好進棺材,下輩子再說吧,都是不能切斷。

這個道理就是說水火要均平,如何能使水火均平?就是動與靜之間「交濟為用」,這四個字很難辦了。人這個生命很難弄,有時我們心想靜,身體不能靜,身體精神很強化,不想休息。有時候我們身體疲勞極了,尤其是打麻將,一邊打呵欠一邊硬捨不得,頭已經昏啦,還是要打,因為心不肯休息。這兩個都把人拉住了。做事業的人一樣,做生意的做官的,老兄該退休啦!我早就想退休,不過還有幾個月,還有幾件事做完了來,就像麻將桌上那樣死打,是同樣的道理。這個是水火不能均平,你要把身心拉平均,難啦!這個要自己體會、自己檢查了。

人有時是氣旺血不夠,有些人你看活得很健康,實際上他已經很衰敗了。有人雖然血壓低貧血,他生命活力強得很,那是靠他的氣。以道家的醫學來講,有些人看似健康,氣已經衰敗了,氣血兩樣能夠拉平均也很難。再進一步呢,心念,這個思想念頭,動靜之間拉到平均,也是很難。這些在道家都屬於火候,沒有固定的方法,你看清楚了才可以修道,可以隨意地把水火相交,相交以後就產生新的生命。這是說「交濟為用」。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訂閱我們

助人助己,轉發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先生語錄 的精彩文章:

南懷瑾老師你身往哪裡去?在六道輪迴中,你有把握嗎?
南懷瑾老師講佛門孝道:孝順父母的佛陀

TAG:南先生語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