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劉若英:回頭看,來時的路上都是風景

劉若英:回頭看,來時的路上都是風景

ψ

再回首,我心依舊|第1730期

Tarsila do Amaral [巴西]

我不停地更換驛馬

作者:鄭敏

為你讀詩:劉若英 | 導演、演員、歌手

這也許是最後一次

我牽著那匹黑馬

回首瞭望

我們一起奔來的原野

暮色模糊了遠處的山

從這裡我必須告別

所有的驛站

童年時縱身而上

少年時呼嘯奔去

壯年的急不可待

現在

我緩步走向山崖

望著腳下無際的大海

解下韁繩

我強壯的黑馬

瞬間消失在來時遠山中

我曾經不停地更換驛馬

不停地 不停地

和朝陽 正午 比賽

黃昏只是星空的序曲

現在我的身體已化成

黑馬馳回它所來自的

深山 曠野 沙漠

我曾經不停地更換驛馬

現在我來到這懸崖

我已是一片雲

飄在大海之上

在遺忘中

不知道

什麼

存在?

不存在?

選自《百年新詩》,百花文藝出版社

歷史也不過是腳下一條流去的小河 / 而你們,站在那兒將成了人類的一個思想

—— 鄭敏

鄭敏,詩人、批評家、教授。出版作品有《尋覓集》《心象》《早晨,我在雨里採花》等詩集,《英美詩歌戲劇研究》《結構-解構視角:語言·文化·評論》《思維·文化·詩學》等批評文集;譯著《美國當代詩選》。

你認為什麼才是「存在」的意義

移步「留言區」,參與討論

鄭敏先生是「九葉派」唯一在健在的詩人。她已經98歲高齡了,卻依然一如既往地將目光放在生存的困境以及詩歌的美學探索,試圖找出人類生存的意義。被詩界同仁戲稱為「憂國、憂民、憂地球」。就像她說的,「詩人的命運是預言家,是先知者,他永遠遠眺,永遠思考人類的命運,因此永遠是人類歷史的哨兵」。

這首詩便是她對存在的意義的思考。在人的一生中,總要去追尋著一些東西,理想,生活,更好的生活,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和價值。「童年時縱身而上/少年時呼嘯奔去/壯年的急不可待」,我們被生活和理想催促著不斷告別,不斷開始。然而這些就是「存在」的意義嗎?當你到達你所謂的目的地,回首瞭望來時的路,會不會依然不甚明白什麼是「存在」的意義。

我的存在如果有一天

擺在宇宙的案頭水盂中

在眾多的石頭間

有自己的花園

有自己的花紋

生命的意義

就像花樣開了

——鄭敏

文/三十

-詩歌音樂 -

配樂剪輯自美國音樂家David Lanz的作品Sunset over Nordland,出自專輯Norwegian Rain。

▎詩意的人

劉若英

電影《後來的我們》導演,演員,歌手,作者。影視作品《少女小漁》《徵婚啟事》《天下無賊》等;音樂作品《後來》《為愛痴狂》《親愛的路人》等;出版作品《後來的我們》(電影筆記書)《我敢在你懷裡孤獨》等。其導演的電影《後來的我們》將於4月28日上映。

▎明日預告

策划出品:Be My Guest「為你讀詩」

知識產權法律顧問:金杜律師事務所 史玉生律師 鄭績律師

法律顧問: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 李亞律師 王維維律師

本公眾微信平台音頻、視頻及活動圖文信息報道系「為你讀詩」獨家製作,並享有版權。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本平台所使用的詩歌、圖片及音樂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部分作品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以協商授權事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為你讀詩 的精彩文章:

從不示人花樣子,但將果實現人間
縱使時光流逝,依然念著你

TAG:為你讀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