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給清華的一封拳拳情書——《無問西東》

給清華的一封拳拳情書——《無問西東》

「人把自己置身於忙碌當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你的青春,不過也只有這些日子。」「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當吳嶺瀾問及梅貽琦校長什麼是「真實」,說出這段話的梅校長,他背後似乎有迷人的光芒。

當我從光芒中緩過神來,我還是忍不住鄭重其事地想起了蘇格拉底的名言「不被審視的人生不值得度過。」這句話或許是對貫穿全片的「真實」一詞最好的腳註,也是現代啟蒙精神的源頭。想想吧,相較於實科,文科看起來確實就好像是戰斧上的蕾絲花邊。而值此國難當頭之際,吳嶺瀾說出「最好的學生都讀實科」也就顯得情有可原。

吳嶺瀾的故事,雖然簡潔,但卻是所有故事的起源和點睛之筆。

「當我在你們這個年紀,有段時間,我遠離人群,獨自思索,我的人生到底應該怎樣度過?某日,我偶然去圖書館,聽到泰戈爾的演講,而陪同在泰戈爾身邊的人,是當時最卓越的一群人,這些人站在那裡,自信而篤定,那種從容讓我十分羨慕。而泰戈爾,正在講「對自己的真實」有多麼重要,那一刻,我從思索生命意義的羞恥感中,釋放出來。原來這些卓越的人物,也認為花時間思考這些,談論這些,是重要的。今天,我把泰戈爾的詩介紹給你們,希望你們在今後的歲月里,不要放棄對生命的思索,對自己的真實。」

十幾年後的西南聯大,吳嶺瀾在日軍轟炸的間隙,在雲貴高原的溝塹里,飽含深情地對著學生們朗讀泰戈爾的詩歌。這時候,座下的一名學生正奮力地與自我搏鬥:外敵入侵,中國之大,已容不下一個安樂窩。沈光耀有志參軍,卻遭到母親的強烈反對:

「你離家千里來這裡讀書,你父親和我都沒有反對過,是因為我們想你能夠享受到人生的樂趣。比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比如娶妻生子。」「我怕,你還沒有享受過人生的樂趣,便失去了生命。」

在我看來,這個橋段真是太好了。好到沈光耀最後決心參軍的轉變竟顯得有些倉促而缺少力量。如果非要給他做一個腳註,我認為應該是「愛」。在所有關於「愛」的定義中,有一個曾深深地打動我:True love is love for humanity.我想它的意思是,只有真正愛人類的人才會真正地愛上一個人,愛是在表達這個人靠近真善美的決心,電影並沒有展現沈光耀太多的形象層面,可他確乎是一個充滿了人性光輝的角色,對父母之愛,同學戰友之愛,對受難同胞的人性之愛。路有餓殍,他痛在心裡,每次返航都要特意繞路給饑民們投遞糧食,還不忘「晃晃」讓孩子們開心。而路過遇到的女同學,他雖然赧於對話,卻偷偷在紙上畫下了她身穿旗袍的倩影。沒有經歷過的後半段人生,他也曾嚮往,只因破碎的山河裡,容不下情長兒女。他的赤子之心傾撒在這貧瘠的雲貴高原上,悠悠地結出了果實。

二十年後,年輕的王敏佳面拉著陳鵬,指牆上的革命小兵說,「看,這不是咱仨嗎」「白襯衫(李想)來了!」這本該是一個青春浪漫的故事,可惜他們生錯了年代。

而在同一時空的另一面,他們仨敬愛的中學語文老師生活得並不如意「結婚這麼多年,家裡所有的東西都分得清清楚楚。你是你的我是我的。我把你的杯子摔了,你寧可用碗喝水也不用我的杯子喝水。現在我把你的碗也摔了,你,會用我的杯子喝水我的碗吃飯嗎?(搖頭)你讓我覺得,我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王敏佳覺得自己或許可以幫助她的恩師,便夥同李想寫了一封威脅信,卻又因此獲罪。被戴上高帽、掛上牌子被叫做「破鞋」,在眾人面前被批鬥。對面的廣場上回蕩著李想遠赴邊疆實現理想的誓言,這邊她站在高處,望著台下眾人怒目圓睜。謊言被拆穿,她卻笑了。

活在一個謊言里太久,當此刻明晃晃的日光照來,她居然十分開心。十歲那年見到主席前夜的那場病,一直病了這麼久,終於在今天痊癒了。

而另一個可憐的女人宣洩完暴力歸來,竟失落得像一隻斗敗的公雞。她恍惚著走回家,眼前是年輕時候的她和他的丈夫,那個女人推著風琴,風箱里擠出的全乎是幸福的空氣。她也跟著笑了,毫不猶豫縱身躍下了井。

孤墳葬著未亡者,枯井跳下活死人。

所有人都認為王敏佳死了,陳鵬也是。而王敏佳最後又醒了過來,這是極富浪漫主義的一幕,是超脫於現實、帶有魔幻色彩的一幕。在沒有醫生,大雨滂沱的黑暗中,王敏佳憑藉陳鵬賦予的精神力量,真正超越了肉體上的死亡。在愧疚中遠走邊疆的李想,也永遠地在心裡背上了十字架。「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他最後也以犧牲的方式,完成了對自我的救贖。

張果果的口頭禪是「你猜」。這句曖昧的話看起來很俏皮。他在獨白中說道,「世俗是這樣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來」。這看起來不免有些喪氣。但是對抗世俗並非要求你去改變它,張果果沒有搖旗吶喊、沒有奮起反抗、沒有好為人師,他只是選擇了不參與。質疑世俗、不參與世俗,便是「反世俗」的重要方式。張果果對待世俗的方法,是適用於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的、並不太困難的方式。我中學的時候同學間流行著一句俏皮話「解釋就是掩飾,掩飾就是事實」。拋開它的調笑意味不表,這句話其實是在說「我並不在乎你的想法。」世俗也是如此,在秘書Susan的概念里,果果的行為一定暗含著某種陰謀(故意提了一個奶粉公司不滿意的案子,讓CELL公司中標,然後跳槽來這裡擔任更高的職位)。面對質疑,他懶得解釋,而一句「你猜」就好像是太極拳,又把問題拋了回去——既然你是已經帶著答案來問我的,那就用你的答案好了。

這個故事放在電影里,顯得有些突兀。張果果並沒有太多宏大的命運需要肩負。這個人物也最接近現在的大學生,迷茫、困惑,做著一般的工作,活著一般的人生。不需要隱姓埋名,也不需要慷慨赴國難。電影為了表現戲劇衝突,最常用的手法便是展現人物的心理轉變,而張果果這一章的看頭,卻在於是他從來都沒有變過,從一而終地沒有出賣自己的上司,也兌現了捐助四胞胎的諾言。當他在四胞胎的房間里為窗戶裝點色彩時,他是快樂的。

四代人,共同推進了時代的進程。他們用不同的時代語言和行為,詮釋和演繹了「真實」。而始終貫穿其中的,便是這一脈相承的「不問世俗,無問西東」的內在精神。哪怕是在最黑暗的時刻,勇氣和愛,對自我的尋找,這些人類身上最美好的品質,也能在石縫裡曲曲折折地開出花來。用北島老師的話來說:告訴你吧,世界,我不相信。

誠然,作為電影的《無問西東》不夠完美,甚至硬傷非常多。我依然向各位推薦它。影片的英文名Forever Young,我想這一定是在向鮑勃·迪倫致敬。在此,我也想用這首歌來給我公眾號的第一篇文章結尾。

Forever Young

 Planet Waves

Bob Dylan 

00:00/04:5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鴿子為什麼會送信之二利用偏振光導航
其實我們擁有非常相似的生活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