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應該是溫暖的港灣

家應該是溫暖的港灣

最近,不管是二十年前北大女學生高岩的死,還是武漢理工學院陶崇園墜亡事件,都鬧得沸沸揚揚,逝者已矣,留下的傷痛卻是親人要承擔的。

從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到成為一名大學生,父母要付出無數的心血,驟然之間,天人相隔,悲痛可想而知。

作為一名老師,我經常跟學生講,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生命只有一次,人生也就短短几十年,要好好珍惜,做任何事之前要先想想撫養自己長大、供自己從小學讀到大學的父母,他們才是最親的人。船到橋頭自然直,再大的困難,熬過那段時間,回過頭再看,其實也沒有當時想像的難。

但另一方面,我也經常發現,很多學生出了問題,遇到困難,往往不願意找父母,甚至無法對父母訴諸於口,有好朋友、親戚、老師可以傾訴還好,沒有的人,壓抑在心中,久而久之,心理也容易出現各種問題,最親的人能幫助的人無法傾訴,身邊的朋友能傾訴可能無法幫忙解決,最終才會走上絕路。當家無法依靠,自己遇到的難題無法解決,沒有可以說的人,也說不出口時,是否就只能以結束自己的生命來解決。

我常常在想,在孩子的成長過程過,父母應該與孩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讓孩子在受傷時有一個養傷的地方,在孩子遇到困難時有一個可以求助的地方,在孩子有困惑時有一個可以得到解答的地方,讓孩子明白,家是什麼?是依靠,是港灣,天大的事家人都會是堅強的後盾。而不是有了事,不敢與父母說,擔心父母的責罵,也擔心父母失望,只能埋在自己心裡,最終造成無法挽救的局面。

作為父母,很多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子女能有出息,這種觀念根深蒂固,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很多父母就開始為小孩的一生操心,所以很小就開始上各種早教班,大一點開始各種興趣班,再後來可能就是各種培訓班補習班,希望孩子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只要小孩讀書好,什麼就都好,一旦學習不好了,好像什麼就都不好了。只關注小孩的成績,卻忽視了小孩心理的成長,只注重小孩的成績,卻忽視親子關係的建立,以為只要給小孩好的物質生活就夠了,卻忽視了孩子精神上的需求。

如果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管什麼時候,父母都是孩子最可信賴的人,是最溫暖的港灣,當小孩做錯事時,父母會批評,但也讓孩子明白父母並不是怪他,確實是他做錯事了,受到批評是自然的,因為父母最終是希望自己越來越好,在小孩心裡,覺得做錯事告訴父母沒有關係,雖然會被批評,但父母是愛自己的,也會鼓勵你自己,當小孩遇到問題時,父母不是袖手旁觀,不是批評責罵,而是幫助小孩一起找出問題根源,一起解決困難,當小孩遇到挫折時,父母陪在一旁,幫助他,鼓勵他,讓他明白,父母是可以依靠的臂膀,那麼,在小孩的心裡,家就會是溫暖的港灣,他有可以傾訴的家人,有幫助他解決一切困難的家人,有與他一起並肩前行的家人,這樣的孩子,不會輕易結束自己的生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蓮心屋 的精彩文章:

親子自助游設計

TAG:蓮心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