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了更便宜的固態盤,微軟向SSD廠商出手了

為了更便宜的固態盤,微軟向SSD廠商出手了

2018年3月的OCP峰會上公布了微軟新的硬體相關項目Project Denali,該項目旨在降低超大規模雲數據中心中使用SSD的成本。

自2014年加入OCP以來,微軟在硬體上的動作就沒斷過。從Azure伺服器,到Open19(收購了LinkedIn之後),現在又到了Project Denali,這次瞄上了SSD。

CNEX Labs作為該項目的聯合開發者在OCP峰會上介紹了該項目的一些細節,據了解,Denali是NVMe SSD的一種參考架構,與現在大部分SSD的最大的區別在於,從SSD中移除了軟體的功能,把這部分工作往HOST端推,這些遷移的功能包括地址映射、GC(垃圾收集)、磨損均衡。

存儲控制器主要負責一些基本的任務,比如壞塊處理、介質管理和電源故障等。

微軟認為,把高級的功能運行在host端有利於QLC以及SCM(內存級存儲)等新技術的普及。

因為,如果把這些放在host端,用新技術的時候改的代碼比較少,不用每次都單獨開發一套代碼了,通用性更好一點。就像NVMe的代碼取代廠商自己開發PCIe驅動軟體一樣,大家都省事兒了。微軟可以在host端主要是OS端做一些改動就好。

微軟認為,這樣一來,硬體的複雜度也降低了,開發成本就降低了,產品走向市場的步伐就加快了,SSD廠商可以把精力放在針對特定場景的優化調整方面,這樣能更快的開發出更多創新的技術產品。

實現SSD高級功能抽離出SSD的方式有兩個:第一個就是讓代碼直接跑在host主機伺服器上。另外,運行在FPGA或者SoC設備上。

如下圖的兩種方式:

微軟Azure硬體基礎設施總經理Kushagra Vaid寫道,通過這一做法,用戶能得到更高的性能表現,在雲規模的場景下能實現更好的經濟性。

Wells Fargo高級分析師表示,全球主流雲供應商將消耗全球15%至20%的快閃記憶體產量。如果能降低成本,那麼勢必會產生很大的積極影響。

當然,這是包括Facebook,微軟,谷歌,中國的阿里、騰訊、京東等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人熱衷於參與OCP的原因。

類似的做法在全快閃記憶體陣列中已經有了,比如PureStorage的全快閃記憶體陣列中,GC和磨損均衡等功能已經移到了陣列控制器當中,PureStorage表示,這會提升整體的性能表現。

Denali project成型之後會貢獻給OCP社區,那麼看到這一想法,SSD廠商的反應如何呢?

首先,Denali project的合作夥伴中就有許多SSD廠商,比如英特爾、三星、SK海力士和SSD控制器廠商Marvell。

像Denali這樣的項目會提交到OCP孵化委員會,OCP項目組會幫助孵化這些項目,負責孵化這一項目的將是西部數據的系統和軟體技術高級總監Jorge Campello,他是OCP存儲項目的負責人。

希捷是OCP黃金會員,東芝也是社區成員,這意味著,所有主流SSD供應商都正式表現出了支持。

對於廣大SSD廠商來說,既然這是趨勢,那麼即使單個的售價可能會低一些,但是由於這塊市場這麼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出彌補。

關於DOIT

DOIT是中國領先的科技新媒體,始於2003年,關注科技與數字經濟,洞察IT走向DT。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OIT 的精彩文章:

人文/IT視角:《頭號玩家》的虛擬世界離我們有多遠?

TAG:DO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