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呂洞賓另類長生學說及反世俗傳說大揭秘

呂洞賓另類長生學說及反世俗傳說大揭秘

作者:餐霞客

呂岩,在歷史上滾雪球,被民間編入八仙之一。因為籠罩在他身上的迷霧太多,以至於後人懷疑他是一位傳說中的人物,這實際上就是委婉地否認了呂岩是一位真實的歷史人物。而我認為,呂岩其人,歷史上的確存在,只不過他不是傳說中編造的那類形象。由於許多傳說和作品是後人加在呂岩身上的,結果是魚目混珠、真假難辨。我看了隱芝先生、獨搖芝先生、以及「太乙玄門」公眾號上其他許多修道大師有關呂岩的文章,體悟很多,我這篇文章的介紹只能說是儘可能地去接近呂岩的真實面目。

一、呂岩生平及其與湖南的關係

呂岩與湖南的關係,應該說從他的祖父時就已經開始。唐人趙磷撰寫的《因話錄》卷四記載:「呂侍郎渭、楊侍郎憑相繼廉問湖南,皆北面師事(衡山道士田虛應)。……(田虛應)與呂渭分最深。後郎中呂溫刺衡州,因來候之,左右先告以使君是侍郎之子。及溫人,下床撫其背曰:『爾是呂渭兒子耶?』溫泫然降階,田亦不止。」

《唐才子傳》卷十記載:「嘗白襇角帶,賣墨於市,得者皆成黃金。往往遨遊洞庭、瀟湘、湓浦間,自稱『回道士』,時傳已蟬蛻矣。」實際上,呂岩在唐代並不出名,眾多的唐代書籍中極少看到有關呂岩的事迹。近代學者浦江清《八仙考》說:「洞賓傳說,起於慶曆,而發源地在岳州,後來傳布開來。」這一考證可與《唐才子傳》的記載相互印證。由宋人邵博撰寫的《邵氏聞見後錄》卷二十九還記載了岳陽的風物地名與呂岩的關係:「唐呂仙人故家岳陽,今其地名仙人村,呂姓尚多。藝祖初受禪,仙人自後苑中出,留語良久,解赭袍衣之,忽不見。今岳陽仙人像,羽服下著赭袍雲。」

《衡陽府志》卷三記載,當時衡陽境內建有洞賓亭,下註:「(在桂陽)州治東,常清觀後,相傳呂仙曾游此。」呂岩的詩歌中也經常提到湖南,如《唐才子傳》卷十記載:「(呂岩)又醉飲岳陽樓,俯鑒洞庭,時八月,葉下水清,君山如黛螺,秋風浩蕩,遂按玉龍作一弄,清音遼亮,金石可裂。久之,度古柳,別去。留詩云:『朝游南浦暮蒼梧,袖裡青蛇膽氣粗。三入岳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這首詩中提到的蒼梧、岳陽、洞庭等都是湖南的地名。細品文意,這裡說的「南浦」應是泛指,指的是洞庭湖的南岸,蒼梧即湖南的九疑山。寫此詩時,呂岩已是三入岳陽了,可見他在湖南時間之久。

呂岩的思想只能從呂岩的真品種去發現,而不能從後世道教派別的說法去認識。概括而言,通讀隱芝先生的發言,實際都隱藏在隱芝先生的主張里。概括而言,有如下幾點:

第一,要想修道成仙,必須斷絕世俗,同時摒棄外道思維,堅決摒除修死學說。

呂岩寫到:

1、伏羲傳道至於今,窮理盡性至於命。

2、又嘆愚人愛參禪,言盡口快難免死。

這說明,佛道雙修是呂洞賓反感的,因為直接用了「愚人」這兩個字。他明確指出長生學說,傳承改造自伏羲學說。

第二,認為修長生的妙理主要隱藏在黃庭經以及參同契中,同時老子道德經必看:

1、肘傳丹篆千年術,口誦黃庭兩卷經。

這說明:活千年以上的長生術,就隱藏在黃庭經中。

2、流俗要求玄妙理,參同契有兩三行。

3、老子道經分付得,少微星許共相攀。

第三、主張肉體成仙,並且極力主張青春永駐、返老還童的功夫,甚至主張與天地同壽!這與後世道教派別大相徑庭。

呂岩極力主張肉體長生不朽:

1、我今學得長生法,不肯輕傳與世人。

2、功成直入長生殿,袖出神珠徹夜明。

3、誰解長生似我哉?煉成真氣在三台。

4、功能濟命長無老,只在人心不是難。

呂岩極力主張肉體青春永駐:

1、一丸因與紅顏駐,九轉能燒白髮痕。

2、九轉九還功若就,定將衰老返長春。

3、爐養丹砂鬢不斑,假將名利住人間。

呂岩甚至主張與天地同壽!

1、爐中煉出延年葯,溟渤從教變復枯。

2、鬢髮未斑緣有術,紅顏不老為通神。

3、任彼桑田變滄海,一丸丹藥定千春。

4、自隱玄都不記春,幾回滄海變成塵。

第四、行持長生術的關鍵實際是內在生命的改造,徹底改變了人體基因,達到超人境界:

呂岩寫到:

1、不用梯媒向外求,還丹只在體中收。

2、氣中生氣肌膚換,精里含精性命專。

3、精神氣血歸三要,南北東西共一家。

4、誰知神水玉華池,中有長生性命基。

5、認得此般真妙訣,何憂風雨妒衰殘?

第五、屍解、坐化之類的說法在呂岩面前弱爆了,呂岩竟主張白日飛升!

呂岩寫到:

1、直候九年功滿日,和根拔入大羅天。

2、不日成丹應換骨,飛升遙指玉皇家。

3、彩雲捧足歸何處,直入三清謝聖顏。

4、齋戒餌之千日後,等閑輕舉上雲梯。

5、一得不回千古內,更無冢墓示兒孫(所謂呂洞賓墳墓的考證可以休矣)。

6、他時功滿歸何處,直駕雲車入洞天。

第六、反世俗。勸人徹底放棄淫邪生活及世俗生活。堅決摒除淫邪,認為淫邪是壞道的第一大因:

1、思量此道真長遠,學者多迷溺愛河。

2、本色丹瓢推倒後,卻吞丸藥待延齡(恣情縱慾後,企圖靠吃補藥壯陽葯補回來,呂岩認為是絕不可能,因為本色丹瓢已經推倒了)。

3、一心只往長生路,切莫如蜂苦戀花。

全真道是中國道教後期的一大宗派,王重陽創立全真道,據說是在甘河鎮得益於一位異人的啟發。《甘水仙源錄》卷一《全真教祖碑》記載:「正隆己卯季夏既望,於甘河鎮醉中啖肉,有兩衣氈者繼至屠肆中,其二人形質亦同。……遂授以口訣。……明年,再遇於醴泉,邀飲酒肆中,問之鄉貫年姓,答曰:『濮人,年二十有二,姓則不知也。』」劉祖謙《重陽仙跡記》也記載了同樣的事情。這位異人,王重陽沒有講他的姓名,但到了王的後學那裡,則明確指出這位異人就是呂岩。如譚處端《水雲集》卷一《全真》詩說:「我師(王重陽)弘道立全真,始遇純陽得秘文。」馬鈺、王處一也有此說法,就連王重陽自己的《了了歌》中也說:「漢正陽(鍾離權)兮為的祖,唐純陽(呂岩)兮做師父,燕國,海蟾(劉操)兮是叔主。」呂岩就這樣被全真道奉為「北五祖之一」。

題名為呂岩的詩歌,包括散見於《道藏》、方誌中的,據說有一千多首,這其中大多數是託名之作。完全而準確地辨別呂岩詩歌的真偽,至今仍是—個致命難題,解決這一難題,也不是本文或本人所承擔得了的。

綜合起來,呂岩的特點就是反世俗:

1、《口占》。

其前有一個序:「洞賓游長沙,持小瓦罐乞錢。得錢無算,而罐常不滿。有僧驅一車錢,戲曰:『汝罐能容之否?』及推車入罐,戛戛有聲,俄不見。僧曰:『神仙耶?幻術耶?』」於是呂岩就寫了這首詩歌作答:「非神亦非仙,非術亦非幻。天地有終窮,桑田幾遷變。身固非我有,財亦何足戀。曷不從吾游,騎鯨騰汗漫。」呂岩不僅看破了錢財,而且也忘卻了自身,如同天地,天地不自生,故能長生。

2、武昌市桃

洞賓游武昌,詭為道人。生惡瘡,露腹潰爛,外於黃鵠山下口,稱摩我肚,摩我肚。人見臭穢,率不敢近。初不知摩我度你,為隱語也。次日又詭為貿易人,山下賣大桃。人來買者,即扣其故。見人皆云:買與兒與女吃,並無說買與父與母吃者。真人大嘆世情偷薄,將桃盡拋棄之,懸於山崖爛成跡。今黃鵲山下,建有仙跡亭雲。

3、武昌賣墨

洞賓游武昌,詭為貨墨客。墨一質僅寸余,而價錢三千,連日不售,眾咸笑侮。有鼓刀王某曰:墨小而價高,得無有意耶。自以錢三千,求一筍。且與客劇飲,醉歸昏睡,午夜俄有叩戶者,乃客以錢還之,辭去。比曉,視墨乃紫磨金一質,上有呂字。遍尋客,已不復見。

4、羅浮畫山

洞賓游羅浮朱明觀,至小庵中值道士他出。獨一小童在,童揖曰:先生坐此乎。遂竊道士酒以獻,洞賓滿飲,使小童盡其餘。童不屑,童素患左目內障,洞賓以所余酒嚶其目,忽然開明,若素無患者。乃取筆畫一山於壁,山下作池三口,謂童曰:汝飲吾酒,則得仙矣。不飲命也,然亦當享萬壽。言訖,飛入石壁隱去。及道士歸,見所畫山,徹壁內外,大驚曰:山下三口乃岔字,非呂先生乎。後童果百五歲而終。

5、廬山淬劍

洞賓游江州廬山真寂觀,臨砌淬劍。道士侯用晦問之曰:先生劍何所用。曰:地上一切不平事以此去之。侯心異之,以酒果召飲,謂曰:先生道貌清高,必非風塵中人。洞賓曰:且劇飲,無相窮詰。既醉,以筋頭書劍詩一首於壁曰:欲整鋒錯敢憚勞,凌晨開匣玉龍嗥。手中氣盤冰三尺,石王精神蛇一條。奸血默隨流水盡,凶豪今逐漬痕消。削平浮世不平事,與爾相將上九霄。題畢,初見若無字,而墨邊燦然。透出壁後,侯大驚再拜,因問劍詩,曰:有道劍,有法劍。道劍則出入元形,法劍則以衛治之者,此俗眼所共見,但能除妖去祟耳。侯曰:今以道劍殺戮奸人於稠眾中,得不駭俗乎。曰:人以神為母,氣為子。神存則氣聚,神去則氣散。但戮其神,則去其氣,而人將自沒。或假於人,皆此類也。侯嘆曰:此真仙之言也,願聞姓氏。曰:吾呂岔也。言訖,因擲劍於空中,隨之而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乙玄門 的精彩文章:

歷代修道奇人記傳——瑕丘仲、張仲景、葛玄、杜昺

TAG:太乙玄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