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華國土有這麼多,有些國土能守住有他們的功勞

中華國土有這麼多,有些國土能守住有他們的功勞

中法戰爭時,有三位廣西人是守衛中華南疆國土有功的功臣,其中有兩位大名鼎鼎,他們是馮子材與劉永福。但還有一位鮮為人知,卻也是功不可沒的人物,他就是桂林人周德潤,他是一位保國土有功的京城官員,歷史不應忘記這樣的愛國者。

周德潤(1833~1892) 字生霖,桂林市人。同治元年(1862)進士。歷官翰林院編修、 國史館總纂、實錄館纂修、國子監司業、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翰林院侍講學士、詹事府少 詹事、翰林院文淵閣直閣事、經筵講官、內閣學士、禮部侍郎、刑部右侍郎、順天府學政等 職。在任期間,以正直著稱。曾上疏遣責崇厚擅自簽訂喪權辱國條約,力主彈劾江西巡撫李 文敏、廣西巡撫倪文蔚、兩廣總督張樹聲等貪庸失職,所奏均被採納。光緒七年 ( 1881) 倡議廣 西 種桑養蠶, 成為晚清廣西轟轟烈烈蠶桑活動 的先驅。

中法 兩 國 就 越 南 問 題 交 涉 事 起, 上 《請保藩封以安中夏折》, 希望清廷通過外 交、軍事途徑保護越南, 成為最早關心越南 時局的官員之一。隨著西南邊疆危機加劇, 於九年四月奏請朝廷出兵援越, 臚陳急務十 端。法越簽訂 《順化條約》 後, 面對委曲求全的朝廷官員,他奏陳欲戰不戰的八個危害, 指出言戰方為上策。

南疆第一關:中華名關友誼關(原名鎮南關)

與法國交戰,他曾多提出了具體的抗法措施。如《清史稿越南》卷百二十七 列傳三百十四 屬國二 載:"十月,內閣學士周德潤奏:『官軍進取越南,宜以正兵牽制河內之師,別用奇兵由車裡趨寮國,走哀牢,以暗襲順化,募用滇邊土人,必能得力。』得旨交滇督詳察籌辦。是月,蘇元春與法人戰於紙作社,陣斬法兵官四人。十一月,王德榜軍大敗於豐谷,蘇元春不往援,唐景崧與劉永福、丁槐軍攻宣光,力戰大捷,優詔褒之。」中法戰爭爆發後,他先後三次上奏,堅決主張抗法。面對法軍入侵,周德潤還主張依靠百姓抗法, 以30萬金獎勵軍民。 他說:「計法人入寇多不過3千人,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今下令日,焚 一兵輪者賞萬金,擒一首領者千金,斬一法兵者十金。出賞30萬金,則法人無遺種矣!」

周德潤能主張抗法,是因為他熟悉邊關,朝廷曾派他作為與法談判的代表。兩廣總督兼署廣東巡撫張之洞奏:"周德潤、鄧承修親自履勘該處,地形瞭然在目,自可相機 辦理。「(《兩廣總督張之洞奏欽州界務前未劃清謹列證據以正幅員折》)

光緒十一年(1885)七月,受命前往雲 南,會同岑毓英、張凱嵩辦理勘定中越邊界事宜。在歷時兩年多 的勘界工作中, 與法使狄德隆等反覆爭辯,結果:「與法使論界線,執志乘與爭, 更正久沒入越之地三十餘里、險要之地四十里,爭復大賭咒河外苗塘一帶之地數百里」。為我國土地回歸立下了汗馬功勞!

自衛還擊戰老兵重返友誼關

南疆能夠鞏固,全靠有這樣一些劉永福、馮子材、周德潤這樣一些人!讓我們記住他們吧!

蔣廷松原創

太平軍血戰全州之謎3: 血屠全州城之前是否留有「生門」

南朝以前所設置的桂林郡、縣並不是今天的桂林,你是否覺得意外?

西延從全州獨立出去成了資源縣,第一任縣長是全州縣兩河鎮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秘桂北 的精彩文章:

全州走出來的中將,敢殺白崇禧之兄,任桂林市第一任市長,廣西無偽省政府有他的功勞

TAG:探秘桂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