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媒體品牌人格化的典型代表——咪蒙

自媒體品牌人格化的典型代表——咪蒙

一個「化神期」公眾號,讓讀者感受到的不再是冷冰冰的平台,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思想健全、情感充沛、情緒到位、性格鮮明的活生生的人。

步入「化神」境界的公眾號把與讀者的關係,轉變成了人與人的關係。其實這也是互聯網時代的媒體特徵,把組織對人變成了人對人。

在眾多人格化自媒體中,「化神期」大佬咪蒙獨領風騷,將囂張、毒辣、勵志、知心的人物形象藏在標題、觀點、文筆、不起眼的小事里,最後以咪蒙這個名字輸出,把這個形象深深地刻在讀者的腦海中。

其實很多做公眾號的人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也在刻意的把自己的公眾號人格化,只是收效並不大,那麼自媒體人格化到底要怎麼做呢?

人物嫁接

運營者把自身的屬性全部轉移給公眾號,將性格、態度、情感隱藏在標題、文筆、內容、活動中。讀者一旦想到這個公眾號,腦海里就會自動跳出這個形象。

這是最容易操作的一種方式,但是不能更換運營人員,因為這個號的風格就是運營人員的風格,換人會使整個號的風格發生大的變化,這對一個公眾號來說風險很大。

創造虛擬形象

將公眾號設定成一個典型的虛擬人物,賦予這個人物特有的風格、特點,明確這個人物的職業、個性、標誌物、服裝、技能··· · ·讓這個虛擬的人物用自己的風格和讀者去溝通。

這個方法的難點在於把公眾號以人的角色展現,為其打造特有風格就是關鍵的一環。這個人物形象的風格不能落於俗套,之後也必須圍繞這一風格去構建內容、設計活動、組織語言。

注意點

從編輯變成「她」或「他」。一個成功的人格化公眾號必須要做到的一點就是:讀者看到這篇文章的第一反應不是說編輯怎麼怎麼樣,而是「她」或者「他」怎麼怎麼樣。

編輯只是一個冷冰冰的辭彙,如果一個公眾號對於讀者來說僅僅是編輯的話,這個號一定不會走向成功。

為公眾號起一個昵稱,拉近你同讀者的距離,同時還要注意說話的方式,不能端著,要學會說人話。舉個例子:新華社。

新華社最開始火起來是因為一個九字新聞「剛剛,沙特王儲被廢了。」新華社機智的回答圈粉無數。進可賣萌,退可懟人,官媒淘氣起來也是沒誰了。

做人格化定位還有一個好處:可以做IP矩陣,針對不同點細分興趣群體。

比如毒舌電影,他旗下有四個同屬性的不同形象:毒Sir、雲舅、機叔、表妹。

毒Sir是個直男,愛恨分明;雲舅針對藝術青年男性;機叔逼格高,推薦的是文藝片;表妹則更多面向女性群體。

這四個號將人群進行了細分,但是基因都來自毒舌電影,一脈相承,在不偏離主題的前提下更廣泛的抓住了用戶,增加自己的流量。

講完這些我們再來看咪蒙這個號,咪蒙不是要表達什麼觀點,而是在推廣迷濛的形象。

咪蒙的產品也不是一篇篇驚世駭俗的文章,更不是做了十多年編輯的女碩士馬凌,而是她特意包裝出來的網紅形象——咪蒙,我們稱之為品牌。

在這個優勝略汰,適者生存的時代,有品牌則生,無品牌則死,咪蒙可以成為業界大佬不是沒有原因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媒體研習社 的精彩文章:

TAG:新媒體研習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