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父親回憶錄

關於父親回憶錄

關於父親回憶錄

父親是一個閑不住的人,若不是當年非典泛濫北京和兒女的再三懇求,決不會輕易離開工作崗位的。那年他七十歲。

數年前,為了讓父親有事可做,我勸他寫回憶錄。他先是拒絕,再三說自己的一生再平凡不過了,沒有值得寫出來的東西。我在超市買來十本稿紙送給他,一生節儉的他是不會浪費稿紙的,果然,作為建築工程師的他利用閑暇時間,一字一格地寫了起來,直到最近完成文稿。取回父親的手稿,我用聲音轉換文字的軟體,一個字一個字地把十萬字讀完。我想通過讀,完整地了解和理解父親的經歷和內心,同時向平凡、正直和善良的父親致敬。

我想把父親的回憶錄印出來,算是今年的生日禮物,只是不知道書名是用《我的回憶》,還是《越回憶越美》。得知回憶錄即將印刷的消息,孫輩們寫來各自的文字,表達對爺爺的愛戴和祝福。

我相信父親的內心一定是美的,歷經八十餘載,仍然健步如飛,沒有理由不美。

——蘇歷銘

孫輩心中的爺爺

1.

我的整個小學至初中近十年時間,都是在爺爺奶奶的陪伴下成長。

我心中的爺爺,勤勞,樂觀積極,對於事物有著自己的執著或是固執。低年級的時候,爺爺每天清早騎著那輛二八自行車,先把我送到學校並目送我進入校門,再騎上半個小時去數公里外的監理公司上班。有幾次我進入爺爺監理的施工現場,聽到工人和同事的對話,都是評論爺爺對工作一絲不苟的態度,不容半點疏忽。

爺爺退休之後,有了更多閑暇時光,在照顧弟弟、妹妹之餘,終於有機會開始周遊祖國各地和世界其他一些國家。不久前也曾經遊歷到我目前留學所在的日本,在短短十幾天的日本旅行中,爺爺對於事物的好奇心勝於年輕人,一天的觀光下來腳步依舊輕快,體力精力絲毫不遜於青年。

從小就對祖輩年輕時的生活非常好奇,卻很少聽到爺爺談起過往的歲月。在那個戰亂年代,在建國初期的艱苦時期,整個家族經歷了一些怎樣的風浪波折,作為孫輩的我知之甚少。

有人說過,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部傳奇,這部回憶錄讓我發現了爺爺自己演繹的精彩人生,平凡卻很美好。

孫子天天

2018年4月7日於日本廣島

母親不會想到當年懷裡的兩個頑童已經是工學博士了

2.

姥爺出生在一個兵荒馬亂的亂世,這對任何一個孩子來說都不是開心的事。但俗話說的好,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倔強,剛正,堅持不屈的性格慢慢地築基在姥爺個性的骨子裡,伴隨著他從童年走向青年到成年,從懵懂走向青澀直到成熟,從天之北疆到首都北京再到天之南海,從祖國走向世界各地。

每個人或許都會在祖輩的身上依稀看到那些歲月磨不掉印記,他們的所經所歷是那樣的無與倫比,從新中國的開天闢地到改革開放的盛世榮華。姥爺剛直不阿的性格留給兄弟姐妹和我很深的印象,影響著我們的品德和行為。他那種對新知識、新事物與生俱來的熱情和好奇心,是我們這些生在太平盛世的孩子無法理解無法做到的。姥爺的榜樣,讓我時時叮囑自己,永遠保持激情和熱血,切不可有浮誇和坐享其成的念頭。

小時候姥爺時常對我說,你要好好學習。等我上了大學後,和姥爺見面機會變少了,每次見到他,他還是會問我的學習怎麼樣。不斷的學習,這是姥爺對我們永遠的諄諄教導,他以身作則的傳授給予我們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這種精神使我的兄弟姐妹和我受益匪淺,讓我們求學於世界各地的高級學府,學習新穎的知識,構建成熟的邏輯,結交五湖四海的朋友。正所謂知行當合一,課本上的知識是白紙黑字,而如何更好地運用所學所悟於工作和事業中,這才是我在今後的日子裡學習的方向。姥爺在他的故事裡早已告訴我這些道理,迎著風下著雨也要勇往前進。

如果說姥爺是一團烈火,寧折不彎,那溫柔如水的姥姥便是最好的催化劑,讓整個家庭更加和睦與溫馨,親人之間的橋樑也越來越穩固。這其中少不了大舅、二舅、媽媽和小姨以及他們各自的小家庭對整個大家庭的無私付出。

在此,衷心祝願姥爺和姥姥永遠身體健康,壽比南山。

愛您們的聰聰

2018年4月8日於美國芝加哥

兩個孫女成為不同時期的清華附中校友

3.

爺爺有四個孫子孫女,帶大了其中的三個,除了我。

小時候我是在姥姥家長大的,爺爺奶奶總隔三差五地來探望我,奶奶會拉著我的手陪我說著說那、親手給我做「東北亂燉」、給我織各種圖案精緻的美麗毛衣……至於爺爺,小時候和爺爺獨處的時間並不多,但爺爺的形象卻在我腦海中清晰無比,他是一位固執、節儉且活力充沛的老人。

爺爺是一個非常節儉的老人,經常可以在爺爺奶奶家看到二十年前的老傢具,十幾年前餐具、以及用我兒時衣服改做的坐墊等等。東西雖舊,卻被擦洗得格外乾淨,每一樣物品都在爺爺家玩命地發揮著自己的光和熱。說起爺爺的節儉,有一件事情我印象很深,是我六、七歲的時候,和爺爺兩個人從五棵松回姥姥家,明明樓下就有直達的公交車,爺爺卻執意要打車送我回去,那年代打出租,算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當時秋天吹大風,整個馬路上的落葉都翻滾著撲面而來,爺爺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外套脫下來,披在我身上,讓我站在人行道上等他,自己只穿著單薄的襯衫衝到馬路上去攔車。爺爺給我披上的是一件黑色棉襖,很沉、很厚,披上以後心裡很踏實。小時候的我內向、不愛表達,但日後每每想起這個場景,心底都會微微觸動,感恩我有一個天下最好的爺爺。

爺爺的活力異常充沛,根本不像是一位年邁的老人,他熱愛旅行。每次出國旅行前,會在DVD的介紹片中對這個國家做詳細的了解;每到一個城市,他會用公交車代步,探索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和邊緣;總之,爺爺是閑不住的,不管是思想還是身體,總有一個在路上。我感覺爺爺對於旅行有一種執念,通常我們旅行只是為了觀光或度假,但爺爺常常願意坐一兩個小時的公交車,只是為了去荒蕪的郊區轉轉。家人每每得知爺爺到處亂跑,總是笑著讓爺爺好好在家休息,下次想去郊區開車帶他過去便是。曾經我也一度不解,認為這只是一種打發時間的「徒勞」,後來我慢慢認識到自己錯了,爺爺的旅行並不是為了「到達」,而是為了去滿足他永不磨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為了一種「在路上」的狀態。這種狀態則是爺爺的反抗,一種永遠不會對於「衰老」所妥協的反抗。

對於爺爺的感情,是思念、是敬佩,如今我在上海,與爺爺奶奶每年相見的次數寥寥,千言萬語不曾言說,只願爺爺長命百歲,永遠年輕。

孫女晴晴

2018年4月8日於上海

四個孫子孫女(2015年)

4.

親愛的姥爺,今年您已經有85歲高齡了,但是您卻有著18歲少年那般的活力。我在不斷的長大,可您卻像凍齡了一樣,從我出生到現在,您一直健步如飛,頭髮也沒有白多少。記得之前和您出去,我和姥姥經常被您甩得遠遠的,只能通過電話才知道您在哪裡。見到您之後,您還埋怨我們走得太慢。

您和姥姥是看著我長大的,以前老是聽媽媽說小時候您對她有多嚴厲,可是您對我卻從未真正發過脾氣。小時候我不懂事,老是和您頂嘴,現在回想起來,真的特別對不起您。還記得在我上小學時,有一天您送我上學,我對您說了一聲拜拜,當時我真的覺得沒什麼,可是後來聽姥姥說你開心了好久,當時我真的受到了極大的觸動,大概是從那以後,我不再像以前那麼任性了吧……

在我出生的十五年里,我們一起北至佳木斯,南到海南,這也算是走南闖北了吧。在我三歲時,我們還一起去過新加坡、香港、馬來西亞,當然,是和全家人一起去的。總之,我不管去哪裡,身邊基本上都有您的陪伴。

這些,都是我一直沒有當面和您說過的心裡話,您和姥姥是除了爸爸、媽媽以外陪伴我時間最長的人了,幾句感謝根本無法表達我對您的感情,現在我能做的只有好好孝順您,然後好好學習,考出好成績來報答您。

姥爺,我愛您!

愛您的思思

2018年3月31日於北京

大興安嶺踏查尖兵

——父親回憶錄節選

三歲時手持《新青年》鞋上有破洞的父親(1937年)

1.

記得1956年的春夏之交,接到省團委的會議通知,要到佳木斯市開會。在佳木斯市團委的俱樂部里等候很久,會議才正式開始,先由省團委領導主持,宣布請團中央書記胡耀邦講話。

胡耀邦首先說,對不起,讓大家等了很長時間。佳木斯,好得很!然後說,全國每五百個工人中,佳木斯就有一人。北大荒是一個好地方,三江平原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大有發展前途。開發北大荒這個歷史重擔,要由我們青年一代挑起來。最後鼓勵大家, 「勞動、團結、學習、紀律、身體五樣都要好」。

緊接著團中央宣傳部長項南講話,要求大家加強學習,學習黨建、團建的歷史,做好工業發展的青年思想工作,堅定今後的工作方向等。

聽了團中央領導平易近人、樸實嚴謹的講話,很受鼓舞。講話也為我們的工作指出新思路,回到樺南森工局後,我們開展了青年突擊手活動,被評出的優秀者均在團旗下照相留念,並展示在宣傳板報上,立志帶領青年為社會主義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父親(左一)與奶奶(右二)姨奶等家人在一起(1942年)

2.

1957年4月,我調往哈爾濱森工工程公司工作。本應繼續從事青年團工作,根據工作需要,我開始轉做技術工作。在原樺南森工局工程處主任趙喜等老同志的幫助下,擔當技術員,先被派往綏棱森工局修建森林鐵路,時間不長,又被調往嫩江準備參加開發大興安嶺的森工建設,目標規劃要建十一個森工局。為此,擬修建一條從嫩江到漠河經過各林區的主幹公路。我被分配在第一工程處,承擔施工任務。

這條主幹公路擬在原日偽時期修建的鐵路路基基礎上改擴建,途經永江村、百根里、泥鰍河、卧渡河,從百根里轉入清朝時代就有的土棧道,再經敖德、霍龍門、依克特、中央站林場、清站道十站、十四站、韓家園、十七站、十八站。我在泥鰍河修橋近兩個月,之後調到開發大興安嶺林區籌建處的踏查隊。

踏查隊由森工總局的基建局、工程公司和黑龍江省十一個林業局抽調的人員組成,踏查隊長由基建局局長、工程師趙干成擔任隊長,開發大興安嶺籌建處副主任是吳永成(原黑河森管局後調到森工總局),並配有六名電報員。踏查隊直屬森工總局和省林業廳領導,報到後,我被分配到後勤部門工作。

1957年夏,我們從嫩江出發到黑河,乘芷江號專用船,向黑龍江上游逆水航行。我們帶了三份地圖,即軍事地圖、大地測繪地圖和日偽時期的地圖,一路上踏查和選擇登陸點。

到呼瑪後,見到呼瑪森工局局長羅護(原佳木斯森工管局基建科科長),他講了安全情況和在鄂倫春少數民族地區的風俗習慣,以及注意事項,反覆提醒我們不要帶酒,鄂倫春人見酒必喝,喝醉會傷人。我們配備了保安人員,帶上當地政府提供的槍支彈藥等。

輪船離開呼瑪後又去金山鎮,在金山鎮勘察地形後繼續向上航行。到三合站,在歐浦查勘地形線路後,決定在三合站登陸。三合站進入大興安嶺林區有一條簡易小道,經白雲那、十八站,到固其固(國有林場),這一區域是鄂倫春人集中居住的地區之一。

即將參加社會工作的父親(1949年)

3.

八月的大興安嶺是一年中最溫暖的時候,植物茂盛,我們架起帳篷安營紮寨。呼瑪縣的洪縣長介紹山裡情況和安全情況等,踏查隊重新宣布注意事項:一是鄂倫春人會講俄語,黑龍江對面的蘇聯也有鄂倫春人,見酒沒命必喝,喝了就醉,醉後互相殘殺,父子之間也是如此。這個民族人數不多,也就幾千人,殺人沒有死罪,白殺。二是大興安嶺地區是日偽時期警察、特務、憲兵、地主、有血債的人的藏身地。三是傷人的動物很多。

強調注意事項後,踏查隊員分組步入原始森林,開始踏查工作。我們專設一台報話機搜索電波,在搜索的過程中,聽到一種頻率與我們或蘇聯完全不同的電波,於是指揮部宣布今後一定要用密碼發報,不準隨意通話。在我們住的三合站江邊帳篷附近,一天晚上在西南方向升起信號彈,沒過多久,在相反方向也升起信號彈,這讓我們提高警惕,之後夜晚分別輪流值班,加強安全保衛工作。

在黑龍江的邊境線上,我們這邊有一個村莊,對岸的蘇聯也設一個對應的村莊,他們設有很高的嘹望塔,監視邊境的動向。中國江岸線上沒有駐紮軍隊,蘇聯有軍隊把守,時常見到他們的海軍快艇在江上巡邏。

我們到了三合站後,第一次看到夜晚的天空上出現北極光,八月里大概有一周左右的時間是不夜天。白天出太陽,夜間也很亮,晝夜幾乎一樣。夜間也能看報紙,工作時不用點燈。當地沒有幾戶人家,荒草成片,山間小路(道影)的兩側生長大片的都柿(現在叫藍莓),類似小葡萄,是天然的野果,酸甜可口,酒精含量在5%左右,吃多了人也會醉的。當地人用白樺樹皮製作各種鍋碗瓢盆等生活用具,非常漂亮。

鄂倫春人住的是攝羅子(用木杆支起,覆以獸皮或樺皮的帳篷),即三根長木杆上面捆綁一起,下部分開,用狍子皮圍起來,杆子的上部留有孔洞,當作天窗,下部留有一個小門,地中間挖個小坑,生火取暖做飯,人睡在坑的周邊。鄂倫春人吃的食物全部燉在一個桶里,或直接在火上烤肉。他們騎的小馬不用專人來喂,自己去找食物,用的時候吹口哨就會回來。馬的個頭不高,在草頭墩上可以飛跑,像跑在柏油路上,而我們普通的馬卻無法行走。

據當地林場的人講,1949年省機關所屬的部門選拔一批久住深山老林里的鄂倫春人,專程把他們從當地接到哈爾濱,進行護林防火安全教育,培訓後回到大興安嶺,漢人問他們哈爾濱怎麼樣?他們回答說:哈爾濱棚子摞棚子(意思是樓房多),怕棚子倒了,用鐵線綁上(指電話線、電線等),箱子滿街跑(指輕軌電車),人像草苗一個樣,狍子一個都沒看到。

父親(二排左三)和戰鬥英雄在湯崗子療養院

4.

冬季的固其固大雪封山後迅即變成銀白色的世界,早上9多鍾才能看見太陽從樹梢上升起,下午2點半左右又從西邊落下,白天短黑天長,最高氣溫是零下20多度,最低氣溫到過零下55度,出門必須戴帽,圍好圍巾,帶上風鏡,如果臉露在外面,馬上會被冰寒天氣凍傷,針扎一樣的疼。行走在森林裡的小道上,無法防身,特別擔心有人打冷槍,回到住地就好了,因為我們輪流執勤保衛。

過完中秋節後,三合站迎來一艘船,上面載著開發大興安嶺十一個森工局的籌建人員。在人群里,我見到籌建處一把手陳玉昆局長(原佳木斯森工管理局副局長、樺南森工局局長、後調到省森工總局當領導),下船時我立即迎了上去。他看到我就問,你怎麼在這兒?我說是被你們這些領導派來的,然後相互開懷大笑。後面還有樺南森工局的張鳳山局長、劉伯梁(原樺南森工局的森鐵處處長、團委宣傳部長),和其他一些認識的老同志,也見到綏棱森工局的副書記宋惠庭,大海林森工局的局長高顯雲等。見到他們,我特別興奮,大家又成為開發大興安嶺的戰友了,開發大興安嶺,又讓我們在一起了!

各森工局的領導來了之後,對籌建工作和實際情況做了全面分析,最緊急的是要增強通訊能力、增加運輸車輛、保安全保衛,和選擇住址及過冬裝備,決定立即向省里彙報,請求解決實際面臨的問題。

回省彙報的領導是陳玉昆,由我和另外的兩名同志隨行。老局長對我和家裡情況十分清楚,父母年齡已高,就我一個獨生子,他讓我坐船先回佳木斯,晚到哈爾濱幾天,他們到黑河轉乘汽車和火車,我們在哈爾濱會合。

回到佳木斯家裡後,準備過冬的物資,父母身體一般,我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因為工作日程已經確定,在佳木斯只停留了兩天,又趕往哈爾濱。在哈爾濱,省里又派一名副主任費強局長,等了十幾天才從省電信局租借到報話機和專業人員,但汽車一直沒有解決,我們只能從哈爾濱回到嫩江。兩位主任又去黑河森工管局解決其他事宜,我留在嫩江。

沒幾天東京城森工局一位科長和一台嘎斯六九大汽車運來物資,查看後,車上還能再裝些東西。請示主任後,他同意我帶著租借來的報話機和報話人員,乘坐東京城開來的汽車前往十八站。經過兩天的顛簸,終於趕到呼瑪河,汽車無法過去,只好把全部東西卸下,用馬和馬車拉過河,最後安全地將人員和物資運達籌備處的臨時住地固其固林場。這時,得知省委派飛機空運來一些必要物品和保衛用具。

到達固其固後,我的行李還沒運到,沒辦法只好鋪蓋陳玉昆局長的被褥。冬天的大興安嶺溫度低,我只有一件皮猴大衣,腳穿齊克密(狍子皮做的鞋)。十幾天後,我的行李才運過來。

1958年的元旦,我是在固其固度過的。除了土豆,沒有其它蔬菜,大部分時間用黃豆泡菜度日。我拿出隨身帶的一點兒木耳,大家高興地包了一頓餃子。糧食用江船運來的費用很高,一斤米的價錢等於在哈爾濱買一斤蛋糕。

為了節省電池,保證電報話機用電,我們不聽廣播,聽不到中央和外面的聲音,只知道鐵道部勘察設計院已經進入大興安嶺進行勘測。在沒有電、沒有交通工具的情況下,對新建十一個森工局所需資料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和分析,並做相應的準備。

記得我們進入大興安嶺不久,地區與縣政府開展一次大搞安全運動,對居住在此地的人員進行登記,從登記坦白的簡歷上看,多數人都有問題,對有血債和其他嚴重的人均送到呼瑪進行學習並接受處置。

父親(前排右一)與當年的森工同事們

5.

進入三九天不久,佳木斯家裡的家委會打了兩封電報,說我父親病情嚴重,兒子不在又沒親人照顧,希望組織上讓我回去。陳局長看過這兩封電報,不讓報務人員通知我,過了幾天又來了幾封電報,陳局長才告訴我,並做了我的思想工作,讓我準備調回合江林管局工作,並親自寫了批准書。

臘月的一天,住地唯一的嘎斯六九汽車去黑河,我才有離開的機會,隨車前往黑河。我所在的哈爾濱森工基建局黑河分局,也叫黑河專員公署建設局,是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到後才知道,只批准回家照看而不能調動工作,沒辦法返回佳木斯照看一個月後,父親的病情有所好轉,我又回到黑河。當時黑河建設局承擔建設黑河賓館和森工機械廠的任務,派我去賓館的建設工地擔任技術負責人,我無心在黑河工作,日夜想念父母,他們年老體弱、多病、生活自理困難。

七月的一個星期天,此時賓館已進入內裝修階段,黑河森工局費強局長路過工地看見我,驚訝地問,你怎麼還沒回佳木斯?我說,他們不讓走。他接著問,那你父親病情怎樣?我如實回答後,他生氣地說,有的幹部就是屬豆餅的,上擠下壓硬著呢!他讓我陪他去附近的公園散步。後來他的意見被基建局主管局長知道,立即去找費強局長,費局長沒理他。第二天基建局長直接找我,通知我可以辦理調轉手續,並說了一些安慰話,我立即取得去合江專員公署人事局的調令,檔案由他們寄出。

老局長陳玉昆的本意是,讓我先回合江森工管局暫時工作,能照顧家,待大興安嶺條件好一些再回來,沒想到我是開發大興安嶺籌建處特批照顧家庭老人的第一人,更沒想到被黑河森工管局下屬的基建局以無人接替工作,被扣留九個月才在費強局長的過問下調回佳木斯。

九月,秋高氣爽。回到佳木斯後,我到合江森工管局看望老同志,黨委書記是原樺南森工局黨委書記孫同義,很熱情地接待我,詢問了大興安嶺籌建的一些情況。新組建的合江森工總局工作人員大多數來自樺南森工局。我到人事部門了解情況,碰到熟人欒淑芳,打聽一些老朋友的情況。她了解我家的情況,關心地說,森工系統流動變化大,流動不如固定。聽了她的一席話,從森工管局回家後經過思考,決心離開已經工作八年的森工系統。

調回佳木斯不久,得知大興安嶺開發建設將以鐵路建設為主,籌備處與建設十一個森工局的工作計劃暫停,人員撤回原單位。陳玉昆局長調回部直屬林機廠當書記,費強局長調到合江森工管局任局長。而我由森工系統調到地方,不同性質的工作方式和程序,需要適應新的形勢。

1957年進入大興安嶺後,基本上看不到報紙、聽不到廣播,所以對轟轟烈烈的大躍進、大鍊鋼鐵等運動並不知情。之前從大興安嶺下山到嫩江,看到煉焦煉鐵還倍感新奇,更奇怪的是,哈爾濱道外森工招待所的大水壺用於煉鐵了。回到地方後,通過別人介紹和看材料才知道,大躍進、大練鋼鐵運動正轟轟烈烈地展開。

|作者略歷

蘇歷銘,出生於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畢業於吉林大學,留學於日本筑波大學、富山大學,主修國民經濟管理和宏觀經濟分析。

1983年開始公開發表作品。著有《田野之死》《有鳥飛過》《悲憫》《開闊地》《青苔的倒影》等詩集、《細節與碎片》等隨筆集。

蘇歷銘文字的自留地

關注蘇歷銘詩歌公眾號

分享現代詩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強敵環伺:沙特購買F5ef戰機,因為只有美國靠得住?
聊聊優化軟體那些事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