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泥人陶藝 陶瓷剔花技巧分享

小泥人陶藝 陶瓷剔花技巧分享

科 普

剔花是製作陶瓷器皿的傳統裝飾技法之一。一般指刻好紋飾後,把紋飾意外的部分剔去。起先多流行於宋代北方山西、河南、河北黑山東的各大窯系,以修武(今屬河南)當時峪窯的黑釉剔花瓷器最有代表性。以褐地襯出潔白的紋飾最具特色,雁北地區(今屬山西)金元時期盛行剔花裝飾,以黑釉為主,在瓶、罐、缸等器物上剔刻簡練的紋飾,獨具一格。

剔花工藝是製作陶瓷器皿的傳統裝飾技法之一,傳統工藝是指刻好紋飾後,把紋飾以外的部分剔去。為了更好的使用此技法,針對兒童和初學陶藝者的教學方式,我們將此技法做了簡單的改良。

工具準備:色料,水,調料碟,小毛刷,毛筆,剔刀,瓷盤泥坯(一塊),海綿,磨砂布。(磨砂布功能在於,在泥坯上繪畫時,如果有畫錯或者失誤的地方,可直接用磨砂布將色料抹去)

首先,準備好一個素燒好的泥坯盤,在繪畫之前,先用海綿保持濕潤給泥坯補水(因為素燒過後的盤子已經將水分蒸發的7、8成,為了避免燒成後,出現縮釉、色料不均勻等狀況,所以保持泥坯水分充足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確定好自己想繪畫的畫面後,可用鉛筆勾勒大體形狀,便可開始將色料均勻的平塗在盤子上。建議小夥伴們可以多平塗兩次哦,保證一定的厚度,可以更好的在後面保持成品的色澤及剔花的成功率。

平塗好色料之後,我們便開始了『剔畫』。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我們這種繪畫手法會與版畫的製作手法類似。選用較為尖銳的陶藝工具,將其作為畫筆在已塗好的色料面積里,製作。(工具的選用,一定要按照個人的使用習慣來選,盡量避免過於尖銳的工具,以免在製作時傷手)

在剔花的過程中,會有很產生很多多餘的色料粉末,除去我們人工吹掉,還有粘附在表面上的,可以在製作結束後,用乾的毛筆輕輕的掃除灰塵和雜物。

在所有繪畫完成之後,罩上一層透明釉,就可以入窯成瓷啦。

成 品 欣賞

小泥人的改良版「剔花工藝」在技法上會與傳統的工藝有很多的區別,其目的在於能夠快速、高效的傳達給每位愛好陶藝的人士,更多更好的陶瓷裝飾手法。也願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多多散發思維、創意,做出自己最喜歡的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泥人陶藝 的精彩文章:

小泥人陶藝·說說——陶吧的裝修風格,你造嗎?

TAG:小泥人陶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