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橄欖核雕,古今包漿大比拼,速圍觀!

橄欖核雕,古今包漿大比拼,速圍觀!

開篇之前,咱先上一波近8年來包漿的核雕作品吧!

包漿----又稱「黑漆古」,古玩行業專業術語,是在悠悠歲月中因為灰塵、汗水,

把玩者的手澤,或者土埋水浸,經久的摩挲,甚至空氣中射線的穿越,層層積澱,逐漸形成的表面皮殼。

不只瓷器、木器、玉器、銅器、牙雕、文玩核桃等有包漿,

連書畫碑拓等薄如蟬翼的紙絹製品在內行人眼裡也統統有包漿。

包漿既然承托歲月,年代越久的東西,包漿越厚。

文玩中,有一個敢跟歲月比美的存在——包漿,以物品為載體的歲月留痕。

在悠悠歲月中經灰塵、汗水、把玩者的手澤揣摩、土埋水浸、衣物皮膚經久的摩挲、

甚至空氣中塵埃的吹拂,層層積澱……

滑熟可喜,幽光沉靜。彷彿在告訴你,這件東西有了年紀,有了傳承的底蘊,顯露出一種溫存的舊氣。核雕串成項鏈,掛在脖子上,半個月就會非常紅潤,亮光奪目,核壁自外而內顯現出深紅色澤,

條件是要貼肉戴。這其實是對核雕進行24小時不間 斷撫摩,加之胸前汗水分泌充足,想不紅也難。

夏秋兩季,是最適宜的。這波包漿還不錯吧,但你看看下面這條新聞,可能要讓你大吃一驚?

從新聞里不難看出,核雕確實是老的,但到底有沒有600年的歷史?到底是不是明朝的橄欖核雕?這一時半會兒還真看不出來!咱們先從這些核雕作品本身說起!這些核雕作品出自當代大師殷根福的手下,殷根福(1887-1940)。如果

殷根福大家不了解,那他的徒弟須吟笙大家應該耳熟能詳了吧。這樣算

來,這些橄欖核雕有個100年歷史是沒有問題的。

咱們都知道,《核舟記》是明末魏學洢寫的,但誰又見過真正明朝的橄欖核雕呢?有人說魏學洢所寫的那支核雕就在台北故宮呀!咱不抬杠,

所以,這支核雕是清乾隆年間的!除了台北故宮這支核舟,在增城縣博物館,珍藏著雕刻家湛谷(生於咸豐四年,也就是1854年)53歲時的作品《蘇東坡夜遊赤壁舫》而在2005年北京翰海的春拍上,他所雕刻的一件「清核雕先賢人物串」108粒以134.2萬元的高價成交,開創了核雕拍賣的新紀錄。

除此之外,再也沒有見過年代更久遠的橄欖核雕的信息了。所以,這個所謂600年前的核雕你們信嗎?

﹉﹉﹉﹉﹉﹉﹉﹉﹉﹉﹉﹉﹉﹉﹉﹉﹉﹉﹉﹉

感謝關注"南核北核",可加微信交流,

更多文玩知識請關注公眾號

公眾號: vvvcps-1(文玩知識分享)

"以玩交友,願結交天下文玩,核雕,愛好者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核雕藝術交流平台 的精彩文章:

橄欖核雕:玩核沒有捷徑,勤快才是正途

TAG:核雕藝術交流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