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打」通這裡,解決便秘

「打」通這裡,解決便秘

上周醫館來了一位患有便秘伴入睡困難的女士,她自4年前生小孩後開始出現排便困難,需進行藥物輔助方可排便。

這位顧客服用中藥的同時,也進行扎針和艾灸聯合治療。第一次針灸後沒有明顯的變化,僅覺得早上起床時稍精神些。連續堅持到第三次針灸結束,病人覺得晚上睡覺時間有提前,夜間做夢亦減少,且醒後人精神很多。不再需要服用通便的藥物或者開塞露幫助排便,每日可以自行排便。這位病人自己對治療的效果很滿意,很高興的和我們預約了下周的看診和針灸。藥方和扎針我們以後有機會再一起學習,今天就讓我們先一起學習下這位病人艾灸的穴位吧。

她主要的艾灸穴位是神闕、內關、上巨虛。神闕和內關我們之前也有一起學過,今天我們再一起複習複習。

神闕

定位:在臍部,臍中央。

作用:泄痢,繞臍腹痛,脫肛,五淋,婦人血冷不受胎,中風脫證,屍厥,角弓反張,風癇,水腫鼓脹,腸炎,痢疾,產後尿瀦留。

臨床應用:常用於治療胃炎、腸炎、痢疾、尿瀦留。

神闕穴,屬任脈,為諸陰之海,受納手三陰、足三陰之脈氣。對神闕穴名含義的解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指神之所舍其中,即生命力所在處;另一種是指神氣通行出入的門戶,為胎兒從母體獲取營養的通道,並維持胎兒的生命活動。 中醫學認為,臍為先天之本源、生命之根,又為後天之根源,為十二經之發源地,是經絡系統的重要穴位。臍與人體十二經脈、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皮毛骨肉有著密切的生理、病理聯繫。神闕穴有培元固本、回陽救脫、和胃理腸的功效。也是我們艾灸「翻牌子」最多的一個穴位。

內關

定位: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腕橫紋上3橫指處),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作用:1. 心痛、心悸、胸悶、胸痛等心胸病證;2. 胃痛、嘔吐、呃逆等胃疾;3. 失眠、癲癇等神志病證;4. 上肢痹痛、偏癱、手指麻木等局部病證。

臨床應用:常用於治療心絞痛、心肌炎、心律不齊、胃炎、癔病等。

內關穴歸屬於手厥陰心包經,內關意為人體內在的機關,幫助入眠,可調節自律神經,抒壓,解除疲勞,改善胸痛、心悸、盜汗,舒緩腹脹感,治頭暈目眩;寧心安神、理氣止痛。

上巨虛

定位: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6寸,足三里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作用:1. 下肢痿痹、膝痛;2. 腸胃病證:泄瀉、痢疾、腸鳴、便秘等。

上巨虛穴屬於胃經,同時又是大腸的下合穴。這一特點也決定了上巨虛穴在治療脾胃病方面的獨特作用,這說明上巨虛穴可以調治一切大腸腑上的病。我們平時所吃的食物經過小腸的消化吸收後,部分糟粕下輸於大腸,由大腸繼續吸收其中的水分,變為糞便,排出體外。如果大腸的傳導功能失常,這時就會出現大便干、便秘等表現。有時也會因為飲食所傷,食滯不化,寒濕或濕熱下注等因素,而出現泄瀉、便溏等表現。此時都可以使用上巨虛這個穴位。

便秘是日常生活很常見的問題,經常便秘的朋友可以嘗試艾灸這些穴位。同時建議容易便秘的人,應少食生冷冰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便秘 的精彩文章:

寶寶便秘了怎麼辦?用這4招就能搞定!
長期便秘太難受?別愁!常吃這8種食物,幫你擺脫便秘困擾

TAG:便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