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衛:談王家增的藝術

楊衛:談王家增的藝術

【編者按】2018年3月18日至4月15日,「無名之地——王家增作品展」在築中美術館(新館)展出,集中展示了著名藝術家王家增近幾年的最新創作27件,其中包括油畫、版畫、架上綜合材料、裝置、影像等,全方位地呈現了王家增的創作面貌及藝術語言。開幕當天,築中美術館還舉辦了一場研討會,美術批評家、策展人楊衛對王家增的作品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下面為楊衛在研討會上的發言。

展覽現場

我昨天和夏可君先生參加了另外一個展覽,跟今天王家增先生的展覽有某種相關聯的地方,所以,我就接著昨天的話題來談。

最近藝術界出現一個現象,我覺得蠻有意思,那就是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處於潛流的東西,現在又浮出水面了。昨天我們談到了兩個話題:一個是60年代;一個是80年代。其實,這是一個相關聯的話題,也就是說,60年代出生的這一代人,恰好是80年代進入到了社會。關於80年代的精神氣象,顯然跟現在不同。當時,國門剛剛開放不久,整個社會處在一個欣欣向榮的狀態,氣氛是向上的,所以,出現了許多大辭彙,諸如崇高、偉大,諸如大靈魂、大情懷等等。這些辭彙有其歷史語境,在當時是真切的,也是實在的,它們形成了一種啟蒙的力量,將我們從過去的封閉中拔了出來。後來這些辭彙變得越來越空洞,其實也是歷史的諸多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我們沒有為這些詞語注入更多的生命情感與人文內涵;另一方面,就是1989年的社會轉型,使這個啟蒙路徑被迫終結了。如果按照正常的文化邏輯和藝術史邏輯發展,不應該是這樣的軌跡。

90年代以後,我們突然轉向了另外一個維度,那就是反對崇高,反對大靈魂等等。其實,這是80年代被動終結後的被迫選擇。具體到中國的當代藝術,這時候又迎來了一種新的可能,那就是所謂的國際化。90年代以後,不少中國藝術家通過地下渠道走向了世界舞台,而那些未盡的話題,即80年代的文化啟蒙,就被擱置在那裡了。在這個轉型過程中,有人認為80年代已經終結了,但其實不然,因為80年代不是自然終結的,而是帶有被迫性,因此,並非歷史的必然。90年代後,很多中國藝術家進入到了國際舞台,把原來一些尖銳的問題懸置起來,轉換成了另外一些問題,比如國際身份、民族認同等等。但80年代面臨的那些精神問題,其實並沒有解決。

王家增 工業日記 300×600cm 布面油畫 2018

王家增 無名之地20 100×150cm 布面油畫 2018

這之所以追溯這段歷史,是因為最近出現的這些藝術現象,讓我隱約感覺到可能又到了一個新的節點。具體到中國當代藝術,可能又要出現一次轉向,因為整個環境已經變了:一方面,中國當代藝術依賴國際市場的路徑被掐斷了,現在的西方市場很少再收購中國當代藝術,這使其不得不朝向自我回歸,重新開始自我審視;另一方面,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多了,比80年代和90年代要多得多,就像剛才汪民安所說的,我們現在面臨著全球化問題,環境問題,人類發展問題等等方方面面。那麼,在這樣的背景下,90年代面臨的那些身份問題,顯然已成了次要問題,遠遠不能解決當下的困境。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來應對當下現實呢?可能還得回到80年代的那種精神狀態,即回歸於大靈魂、大視野和大情懷,才能容納這些問題,或者說才能關照到這些問題。

最近出現的這些藝術現象,即追求永恆價值,帶有悲憫情懷和終極關懷的藝術家和藝術作品驟然增多,不是空穴來風。其實,這樣的藝術作品和藝術家過去一直都有,只不過是被當時的潮流掩蓋掉了。過去我們關注的更多是一些帶有中國符號的藝術家,但隨著西方藝術市場的萎縮,這些藝術家的熱度也隨之減弱。這時候就會出現一個新的轉型,那些具有精神深度,且長期堅持的藝術家,就會慢慢浮出水面。他們會提供給我們更多談論、觀察和思考的空間。

王家增 無名之地11 200×200cm 布面油畫 2017

王家增 跡象22 80×80cm 紙上油畫 2018

我之所以追溯這些歷史,是想從一個更大的文化背景下,來觀察王家增的藝術狀態。回到他這個展覽上的作品,雖然延續了他一貫的創作思路,但我還是覺得有不少突破點。在我看來,有幾個因素很重要,剛才汪民安已經說到了其中的歷史感,這一點我相信所有觀眾都能感受到。那麼,王家增的這種歷史感又出自於哪裡呢?我覺得跟60年代出生的這代中國人其成長記憶有關。60年代出生的中國城市孩子,都有一種工業記憶和集體生活記憶。這是這代人獨特的經驗,不管這種經驗是好是壞,對於藝術家而言,能夠挖掘出來,就是有意義的,也是有價值的。因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命感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歷史使命,沒必要趨同,更沒必要像年輕人一樣追逐時髦。

具體到王家增的這批作品,我覺得跟他的出生地——東北的記憶有關係,東北過去是重工業基地,尤其是王家增所在的瀋陽,更是工業重鎮。瀋陽現在還有很多廢棄的大廠房,就像798一樣。確實,如汪民安剛才說的,當歷史翻過一頁後,這些東西失去了實用價值,成了一堆無法消化的地球垃圾。但是,不能因為廢棄了,成了垃圾,我們就置之不理。事實上,藝術家有責任也有義務記錄那段歷史,因為它是一代人的成長記憶,雖然今天已經沒有了實用功能,但卻有審美價值。所以,將其進行藝術的轉換,便是一種重新激活的過程,無論這種轉換是從何種角度展開,批判也好,追憶也罷,都是有意義的。這是我想說的第二個方面。

王家增 無名之地17 80×80cm 紙上油畫 2018

第三點,還是回到王家增的藝術語言。剛才黃篤也說了這批作品畫得非常到位,我覺得這種到位也有兩個因素:一個是基於王家增長期以來的語言訓練;第二個因素也非常重要,就是他的藝術語言對應了一個恰當的表現對象,假如只是一種純語言試驗,我相信王家增的作品沒有這麼大的感染力。在我看來,王家增的表現主義用在表現這些工業廢墟的題材上,簡直是天衣無縫。如果他用別的方式處理這個題材,或用這種方式畫一些風花雪月的東西,都不可能傳達出這種力量,至少不能帶給我們沉重的歷史感,不能引起我們的悲憫情緒。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個題材會註定它的語言取向,如果你要挖掘歷史意識,表現悲劇精神與崇高題材,就很難用波普的語言來呈現。由此說來,王家增的藝術語言和表現對象是高度統一的,這正是他的藝術魅力所有,也是他的獨特之處。

最後談談這個展廳效果,我覺得也很有意思。本來,呈現的是一片雜亂無章的工業廢墟,但展廳處理卻讓我有一種肅穆感。我覺得這也是這個展覽有意思的地方,有某種反差感。我覺得從這個角度出發,還可以再往前拓展,也就是說把那種本來非常凌亂的狀態,轉換成非常極簡、肅穆的效果,更能於靜謐中帶給人一種悲劇的力量。我覺得,這不妨是一條出路,是王家增跟別的藝術家人拉開距離的探索之路。我就說這麼三點,謝謝!

註:「無名之地——王家增作品展」在築中美術館(新館)展出以來受到了各界朋友的廣泛關注,為便於公眾對該展覽及王家增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4月12日,築中美術館攜手雅昌藝術網推出導覽直播活動,藝術家王家增、展覽學術主持夏可君將親臨現場導覽。現場觀眾將有機會與他們近距離分享交流,敬請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昌藝術網 的精彩文章:

李一:東京藝博會用國際「逆輸入」破局日本藝術市場
馬俊絹本水墨作品展於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美術館開幕

TAG:雅昌藝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