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信源「三板斧」湊利潤

北信源「三板斧」湊利潤

本刊記者 鍾禾/文

根據業績快報,北信源(300352.SZ)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5.12億元,同比增長3.99%;利潤總額1.04億元,同比增長20.02%;凈利潤9340萬元,同比增長16.24%;基本每股收益0.0644元,同比增長4.04%。

從過去幾年來看,北信源業績均實現正向增長,2014-2016年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15.13%、78.89%、4.74%,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0.3%、4.01%、13.61%。但是,北信源的連年增長不過是一種幻象,開發支出資本化、定增圈錢賺利息、高溢價併購成為北信源保增長的三板斧。剔除掉這些因素之後,北信源的真實業績不僅不能實現增長,相反極有可能出現較大程度的下滑。

按照4月11日收盤價計算,北信源總市值有74.23億元,對應2017年凈利潤的市盈率高達80倍。如果按照上述真實業績計算,北信源的市盈率將遠遠不止80倍。儘管北信源股價自2015年以來已經腰斬再腰斬,但基本面仍然無法支撐目前的估值水平,投資人仍將面臨漫長的估值回歸之路。

開發支出資本化

截至2017年9月30日,北信源賬面開發支出有3473萬元,而2014年之前根本沒有任何開發支出,2014年年底為942萬元,之後的2015年年末、2016年年末分別為349萬元、2822萬元。

對於研發投入資本化比例,北信源2017半年報沒有披露,不過往年的年報對此有詳細披露,由此可以一窺端倪。

2014-2016年,北信源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4920萬元、5860萬元、7720萬元,資本化的金額分別為942萬元、1642萬元、2473萬元,佔比分別為19.14%、28.01%、32.03%,呈現逐年走高趨勢。

北信源專業從事信息安全技術,目前A股市場中從事同樣業務的上市公司有三六零(601360.SH)、啟明星辰(002439.SZ)、綠盟科技(300369.SZ)、美亞柏科(300188.SZ)、中孚信息(300659.SZ)。與這些同行相比,北信源研發投入資本化比例明顯偏高。

作為網路安全領域的龍頭企業,三六零2016年、2017年研發投入總額分別為22.72億元、24.17億元,資本化研發投入均為零。這也就意味著,三六零已經全額將研發投入進行了費用化處理。

2015-2016年,啟明星辰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3.19億元、4.3億元,資本化金額分別為5120萬元、7354萬元,佔比分別為16.04%、17.11%。

2015-2016年,綠盟科技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2.19億元、2.31億元,資本化金額分別為4006萬元、6126萬元,佔比分別為20.62%、27.83%。

相比上述三家同行業上市公司,北信源研發投入資本化率是最高的。尤其相比龍頭企業三六零,公司研發投入資本化會計政策顯得更加激進。

根據會計政策,研發支出分為研究支出和開發支出,研究階段發生的費用全部計入損益,開發階段的支出只有在滿足一定條件時才能完全進行資本化處理,否則仍要計入損益中。

年報顯示,2014-2016年,北信源資本化研發支出占當期凈利潤的比例分別為13.85%、23.21%、30.82%。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開發支出賬麵價值相比期初增加651萬元,占當期凈利潤的比例高達25.90%。如果採取三六零研發投入全額費用化的會計政策,那麼北信源過去幾年的凈利潤將會大幅縮水。

定增圈錢賺利息

2017年前三季度,北信源實現凈利潤2514萬元,同比增長12.24%。其中,對凈利潤增加貢獻最大的是「財務費用」。

財報顯示,2016年前三季度、2017年前三季度,北信源財務費用分別為-218萬元、-2053萬元,增量貢獻額達到1835萬元,占當期凈利潤的比例高達72.99%。如果沒有財務費用的貢獻,那麼北信源的凈利潤不僅不會有增長,還會出現大幅下滑。

從2017年中報看,這主要得益於利息收入增加,2017年上半年該科目同比大幅增加701.4%至1326萬元。

北信源利息收入大幅增加主要是因為巨額定增募集資金到賬。2015年9月22日,公司發布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擬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3500萬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5億元。

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用於以下兩個項目:新一代互聯網安全聚合通道項目和北信源(南京)研發運營基地項目,計劃投入金額分別為7.7億元、7.3億元。

歷時1年之後,此次定增計劃終於成行。2016年11月3日,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為6650萬股,發行價格18.98元/股,募集資金總額12.62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實際募集資金凈額12.37億元。

此次定增之前,北信源2016年三季度末賬面上的貨幣資金只有9039萬元。而此次定增完成之後,公司2016年末的賬面貨幣資金大幅增加至13.58億元,截至2017年9月30日仍然有12.02億元。

對於北信源而言,這麼一大筆資金入賬之後,足以給上市公司帶來可觀的利息收入,從而助力公司在2017年前三季度實現業績增長。

依據業績快報,北信源2017年實現收入5.12億元,同比增長3.99%;凈利潤9340萬元,同比增長16.24%。從中可以看出,公司收入端依然非常疲弱,凈利潤能夠實現雙位數增長,應該仍然主要依賴於利息收入的貢獻。

財報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北信源財務費用科目已經為上市公司貢獻了1835萬元的業績增量,而2017年全年凈利潤相比2016年只增加了1305萬元。因此,剔除掉財務費用貢獻以後,北信源2017年的凈利潤將會同比下滑。

進入2018年以後,北信源利息收入對於業績增長的拉動效應將會消失。如果主業仍然不能好轉,公司未來業績將不容樂觀。

高溢價併購

如果說北信源2017年的業績增長,主要依賴於開發支出資本化和銀行存款吃利息。那麼,其2015年和2016年的業績增長,則與一筆及時的收購併表密不可分。

2014年12月,北信源披露重大資產重組方案,公司擬以發行股份並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中軟華泰100%股權,收購對價為1億元,其中2000萬元對價以現金支付、8000萬元對價由北信源發行股份支付。與此同時,公司擬向不超過5名特定投資者發行股份募資不超過2660萬元,用於支付本次交易的現金對價及交易費用。

此次交易對價一點都不便宜。經評估機構按資產基礎法評估,中軟華泰100%股權的評估值為1.01億元,較其所有者權益296萬元,評估增值率高達3313.77%。

資料顯示,中軟華泰專業從事信息安全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實踐,主要產品為節點-操作系統安全加固軟體產品及HuaTech網站防護系統,客戶以政府、大型企事業單位用戶為主。

此次收購歷時1年時間左右才正式完成,中軟華泰從2015年四季度開始納入北信源合併報表範圍。對於北信源而言,此次收購併表對於維持上市公司業績增長至關重要。

2017年4月18日,北信源發布的《收購資產業績承諾完成情況意見書》顯示,2014-2016年,中軟華泰實際凈利潤分別為837萬元、1194萬元、1378萬元,而在此期間,北信源分別實現凈利潤6799萬元、7072萬元、8034萬元。

結合中軟華泰的並表時間點,前後對比可以發現,如果沒有中軟華泰的及時並表,北信源2015年和2016年凈利潤極有可能不能實現增長,反而會出現下滑。

從業務承諾完成情況來看,收購之時,田秋桂、馬永清作為業績承諾方,承諾中軟華泰2014-2017年度實現的凈利潤分別不低於833萬元、1042萬元、1302萬元、1628萬元。承諾完成情況意見書顯示,2014-2016年,實際凈利潤與承諾值的差額分別為4萬元、152萬元、76萬元,完成率分別為100.46%、114.62%、105.84%。

從中可以看出,2014-2016這三年基本上全部屬於精準達標。這究竟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呢?對此,上市公司有必要給出合理的解釋。

截至發稿,北信源尚未發布2017年年報,不過從目前已經發布的公開信息來看,中軟華泰經營狀況有惡化的跡象。

從2016年年報披露的「主要控股參股公司分析」來看,北信源的利潤主要由母公司和中軟華泰兩部分構成。因此,合併報表凈利潤與母公司凈利潤之間的差額,基本等同於中軟華泰的凈利潤。照此計算,2016年前三季度、2017年前三季度,上述差額分別為-155萬元、-745萬元,這也就意味著中軟華泰經營狀況在2017年可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惡化。

在這種情況下,中軟華泰2017年業績承諾是否能夠達標恐存在較大變數,有待2017年年報披露之後揭曉答案。收購之後,中軟華泰形成賬面商譽8275萬元,未來業績如果不能達到預期,將面臨減值風險。

(證券市場周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證券市場周刊 的精彩文章:

金地集團 受累安邦是福是禍?
九有股份資產負債率飆升

TAG:證券市場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