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MY,GOLD,一個罐子賣了200噸黃金約2.3億

MY,GOLD,一個罐子賣了200噸黃金約2.3億

2.3億元人民幣的天價,

讓「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之名,

響徹整個收藏界,令其它中國瓷器望塵莫及的記錄。

它的得主埃斯凱納齊,

也成為了話題人物。

然而元青花名噪一時,

還是這幾十年的事。

元代 青花「鬼谷子下山」罐

腹徑33厘米 倫敦佳士得

2005年倫敦佳士得秋季拍賣會上,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創造了摺合人民幣2.3億元的高價。首先它是我們先人文化的一個結晶,包括了我們的人文、經濟、歷史、藝術等諸多方面,形成了一個高不可攀的地位,進而才形成了一個高不可攀的價錢。這個價錢當時摺合成黃金來計算,約合2噸黃金。儘管近些年來大量的中國藝術品都在不斷刷新2.3億元這個紀錄,比如在英國創造了5.5億元人民幣紀錄的清乾隆粉彩鏤空套瓶,但它只能摺合黃金1800公斤,還差200公斤。所以在我心目中,我依然認為青花「鬼谷子下山」罐是世界紀錄。

我們過去對元青花的了解非常少。幾十年前,大部分人不知道有元青花這個事物,明清兩朝的人一直固執地認為青花是明代初年創燒的,而不是元代創燒的。這種認識一直影響到我開始喜歡瓷器的時候,當時還有很多人堅持這個觀念。

元代 青花蓮池鴛鴦紋執壺

高28.3厘米 觀復博物館藏

這件寶物是元青花蓮池鴛鴦紋執壺,這個執壺的造型受金元時期玉壺春瓶造型的影響,加了柄和流(即壺嘴)。這個壺當時應該是游牧民族用來喝酒的,這樣一壺酒溫起來很方便,倒出來可以暢飲。這個元青花的執壺說明了雙向的問題,一是游牧文化向農耕文化靠攏,二是農耕文化向游牧文化學習。元青花是我們中原的優秀文化跟外來的優秀文化碰撞結合的一個實例。我們民族對待文化的態度堅韌而寬容,西方的文化進來的時候,我們能迅速地消化成為自己的文化,這就是我們民族文化強大的一個原因。

先人創造青花瓷是一個大膽的創新,在它之前中國人並不願意用藍色作為表現的主要色調。當時受西域文化的影響,中國工匠大膽進行嘗試,把傳統的吉祥圖案用青花這種原料畫在上面,燒出來以後又有景德鎮的青白瓷襯底,所以就顯得賞心悅目。元青花可以說是開一代審美之先河。

這把壺我最早是在香港收藏大家徐展堂先生那兒看到的。徐先生說,我這兒收了一把元青花壺,你給看看。我看了看,說東西很漂亮啊。我看到它的時候並沒有想到,也不敢設想這東西將來我能擁有,只是看看而已。2010年徐先生突然去世了,他的經紀人給我打電話,說徐先生的幾件藏品,他的後人想出讓,問我想不想看看。我就專程去了香港,把這件東西買回來了。所以我想,首先我和徐先生是有緣分的,第二也是對徐先生的一個紀念。

清乾隆 方形攢盤

這是典型的清代乾隆時期的攢盤,它應該是一組攢盤中的一個。過去攢盤有很多種,最常見的就是九攢,中間一個、周邊八個。乾隆時期的攢盤非常多,品種也多,包括青花的、粉彩的,甚至有紫砂胎的。像這種方形的相對來說是少的,它要分兩層去攢。這個顏色和紋飾也是乾隆民窯中比較典型的,邊飾畫得都很細心。但是有一個問題,攢盤有條邊是不直的。為什麼不直呢?因為陶瓷在燒造過程當中會有收縮,很容易變形,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的方形瓷器要遠遠少於圓形瓷器的一個緣故,因為方形的瓷器極易在燒造中變形。

1929年,

一位旅英華裔古董商吳賚熙,

買下了一對,

「青花雲龍紋象耳瓶」。

這對瓷瓶上除了紋樣,

有一段銘文,

曰「至正十一年」,

是元順帝的年號。

吳賚熙將瓷瓶拿給行家鑒賞,

卻得到統一的答覆是,

贗品。

此時的人們認為,

標準的青花瓷是明代所創造,

蒙古人不可能發明如此美麗的工藝,

他將這對瓷瓶小心翼翼地帶往英國,

賣給了當地的一位爵士,

珀西瓦爾·大維德。

此後這對一直被認為是仿製品的瓷瓶,

就靜靜躺在大維德基金會的收藏中。

英國古董商大維德爵士

直到1952年,

美國佛利爾博物館的館長助理,

中國陶瓷專家約翰·波普博士,

將自己館藏的疑似元代青花的瓷器,

帶往土耳其托普卡帕宮,

與伊朗國家博物館。

伊朗國家博物館

一番對比之下,水落石出。

他將大維德至正大瓶,

標榜為元青花的標準器,

並以此撰寫了兩本著作,

終於為元青花正名,

也將青花瓷創燒的歷史,

從明朝提至元朝。

自從「鬼谷下山罐」創造奇蹟之後,

每一件元青花,

都被視為濃縮的黃金。

元代龍紋四系扁瓶 成交價9790萬元 2007年北京中嘉秋拍

元代纏枝牡丹紋大罐 成交價5175萬元 2011廣東中翰「青花歲月」拍賣會

上文提到的托普卡帕宮,

與伊朗的國家博物館,

分別收藏了40件和32件,

是全世界收藏元青花瓷器最多的地方。

這時你心中肯定有疑問:

中國燒出的青花瓷,

為何都跑到了西亞?

元朝時,蒙古人曾在伊朗、土耳其等國,

建立蒙古帝國附屬伊爾汗國,

即波斯蒙古王朝。

由忽必烈的兄弟旭烈兀統治。

忽必烈

雖然伊兒汗國與元朝關係密切,

但是它與元朝控制的,

其他地區一直戰亂頻繁,

直到1318-1334年間,

才獲得短暫的和平,

這時中西絲綢之路的商旅貿易才暢通,

大致推斷,燒造元青花的蘇麻離青染料,

於此時才從西亞和波斯地區輸入。

蒙古人受到伊斯蘭文化的影響,

吸收了伊斯蘭教義追求的清靜藍,

在景德鎮開設了「浮梁瓷局」,

燒制大量青花瓷器,

又經過絲綢之路將其運到西亞等國。

鈷藍料

伊朗藏元青花一直有傳承,

據記載,薩非王朝的阿拔斯大帝

於1611年捐獻給阿爾達比勒神廟

1162件中國瓷器,

其中就包括元青花,

神廟的藏品在巴列維王朝時,

移交給了伊朗國家博物館。

蕉石紋纏枝花卉清花盤 元代 伊朗國家博物館藏

而土耳其的元青花藏品

主要是戰利品及禮品,

15世紀中葉,

它通過攻打周邊國家,

獲得了大量中國瓷器,

被運到伊斯坦布爾。

土耳其 聖索菲亞清真寺

都說「貧窮限制了想像力」,

其實元青花的身價暴增只是一例,

還有許多藝術品曾像元青花這樣,

一夜之間由名不見經傳變為價值連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原古玩之鄉 的精彩文章:

瓷都「的瓷器值得我們認識
孫中山開國紀念幣有哪些特別的版本,值多少錢?

TAG:中原古玩之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