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群人玩著170多年前的工藝,店裡的東西全國都找不出幾件同款

這群人玩著170多年前的工藝,店裡的東西全國都找不出幾件同款

每個有想法的人都需要一間工作室

暫時隔開柴米油鹽的氣息

與摯愛的興趣一起潛心折騰

但「現實」二字

總讓我們很難擺脫「商業」的影子

幸運的是

在深圳中部高樓林立的老城區里

藏有這樣一家攝影工作室

它叫「本相」,專為樂趣而生

最近,Carly從一個超級熱愛攝影的朋友那裡挖出了一家私藏的攝影工作室,這種特別的秘密場所,肯定要和大家分享一下!

傳統銀鹽工藝 ?

??????這裡「沒有顏色」

卻能清晰細膩地展現出

人與物、自然與情感

最本真的模樣??????

? 「器材黨」 聚集地

這裡不到200平米

卻有一台深圳最大的相機

還可以用傳統暗房技術沖印照片,盡情享受創作的快感…

這裡的裝修是嶄新的

這裡的生活是新鮮的

還能認識到新奇的朋友

但其中的大多數「物件」

卻比我們的爺爺奶奶

還要老了…

一小群人的浪漫

走進「本相」攝影工作室,最吸引人的便是滿牆的照片。

溪水、樹木、藝術館……安靜的黑白色調,如同一首首經典的鋼琴曲,帶著顫動心靈的奇妙力量。

都說透過攝影師的照片能看出這個人的性格,初次見到Jim,便覺得他身上有種「搞藝術的人」特有的氣質,沉靜、耐心,一旦聊起自己喜歡的東西,就變得十分熱切。

Jim是「本相」的創建人之一,工作之餘,他最大的愛好便是玩攝影。

Jim的攝影之路是從2011年開始的,那一年,他買了人生中第一台數碼單反相機,從那時起,「咔嚓咔嚓」的快門聲便是他耳中最享受的音樂。

不久後,Jim被玩徠卡的朋友「毒害」,迷上了復古的情懷,再後來,他又玩起了哈蘇、祿萊,還有大畫幅相機。

帶著心愛的相機,Jim和朋友們跑了很多不同的地方…

Jim與攝友們(右3為Jim)

「深圳當代藝術館」外拍

「韶關」外拍

「川西」外拍

也遇到了很多不同的人…

Jim與發哥

Jim與法國阿爾勒國際攝影節總監Sam Stourdzé

相機定格住的美好場景,令他十分珍惜,他想用最好的方式將它們還原出來,長久地保存。

如果把底片給別人沖印,就得按別人的標準來,但只有拍攝者本人才知道拍攝的場景在那一個特定的瞬間、特定的角度時,究竟是什麼模樣。如果有一個自己的暗房,就可以親自去控制顯影,隨心地創作自己拍攝的照片了!

這個念頭一跳進Jim的腦子裡,便紮下了根。

2017年,Jim和攝友Gary、Wallace創建了「本相」攝影工作室,其中的兩個房間,都被他們改造成了暗房。

暗房的白板上寫滿了沖印的注意事項

一小群喜歡拍黑白相片的攝友很喜歡在「本相」聚集,互相交流學習,有些人還會帶上自己的照片,和大家一點一滴地去摳細節。

「這張的反差弄得有些大了」、「這張底片曝光時間有些長了」、「這裡的白色看起來很舒服,你是怎麼處理的?」

一旦涉及到自己所喜歡的,真是不管多小的事情都會有探究的樂趣。

到「本相」交流攝影心得的朋友

沒暗房的攝友還可以在「本相」把照片沖印出來,或是放大、裝框,或是手工裝幀、製作成個人攝影集,比把照片存在手機里浪漫多了!

Jim收藏的鏡頭(部分)

很多攝友都是十足的「鏡頭控」,Jim也不例外,他收藏了一百多顆老鏡頭,大部分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

它們在當時赫赫有名,有一些非常珍重的賣家還會在上面刻下自己的名字。

Derogy鏡頭,法國,大約生產於1860年代

Ross London鏡頭,英國,大約生產於1860年代

探店當天,Jim的一位朋友正好來工作室喝茶聊天,一問之下發現他居然收藏了一千多顆鏡頭!

(# 大佬,你還缺打雜的嗎?會扛器材會打反光板花絮時間還會賣萌的那種 #)

不得不提的就是下圖這個大傢伙,單單一個鏡頭就已經有二十幾公斤重了,在全國都找不出幾顆!

確認過眼神,遇見了打不過的鏡頭

更誇張的是,這台相機的一張底片尺寸就有20英寸×24英寸(50cm×60cm),都和一個能擺四菜兩湯的餐桌差不多大了好嗎!

聽別人講,找一個大的參照物,

就能把臉襯得很小,真的是這樣嗎?

在Carly認真研究這個「大塊頭」的時候,Jim已經帶著心癢難耐的攝影師小哥哥們玩起來了~

GIF

第一次看到動作幅度這麼大的「變焦」

GIF

騷操作:曝光時間純手動控制(嚴肅臉.gif)

暗房裡的時光

我問Jim,為什麼會把自己的工作室命名為「本相」。

Jim說,「本相」指的是事物本來的面目,它不在於表層的顏色是妍麗還是破敗,而在於極深的內里,需要通過直覺去感知,通過相處去揣摩。

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方式,將一個個值得記錄的瞬間的「本相」還原出來。

Jim的部分作品

很少有人看出這張沒有絲毫變形的照片

是用超廣角鏡頭拍攝的

因為Jim用「移軸」對它進行了調整

Jim很喜歡黑白攝影,在他看來,彩色太富有侵略性,黑白方能展現最本真的形與魂之美。

銀鹽沖印工藝一直被視為黑白攝影里經久不衰的經典,在傳統的銀鹽暗房世界中,運用的是純光學原理,沒有通過數碼轉移,照片質量損失很小,所以每個能被肉眼看到的地方都充滿了獨特的細節。

比如這個普普通通的燒水壺,單單看圖,你很難看出它與數碼相機拍攝沖印的照片有什麼區別,但親眼看到實物的Carly卻忍不住為它活靈活現的精緻感所驚嘆。

黑不單純是黑,裡面藏滿了歲月不同程度的積灰。

白不單純是白,你能看到那溫和不刺眼的金屬反光、擦洗不掉的陳舊水漬……

幾乎所有的紋路都清清楚楚,連微小的沙子也能數得出來(如果你閑著沒事樂意去數的話)。

這樣高度還原的照片當然並不好做:

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底片沖曬出來。

底片看起來黑乎乎的,只能隱約看到輪廓,可一旦打開了手機的「反色」功能,神奇的一幕發生了……

化工廠

賓士發動機

底片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底片黑白對比恰當,可能做2、3張就能出成品,如果曝光不對,可能從早待到晚都不一定能製作成功。

選好底片後,你所做的一切,便要在黑暗中進行了。

首先是對焦和看畫面。

把底片放在機器里,放大投射到有感光材料的相紙上,這時候,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底片的明暗表現。

接下來就到了最費心思的控制曝光時間、調整反差的環節。

曝光時間的控制對對比度影響很大,我們挑了同一張底片的局部,分別用 6s、8s、10s、12s、15s、20s 的曝光時間進行試驗,顏色呈現了由淺到深的變化。

所以,這一步非常看中操作者的經驗、手感、思考和審美,用Jim的話來說就是:「每張底片的情況不同,不管別人說得多麼詳細,不去自己上手反覆練習的話,是永遠學不會暗房沖印的。」

有趣的是,為了達到「局部加光」、「局部減光」的效果,在曝光過程中,Jim還會使用不同形狀的金屬片進行遮擋,如果想要加一個暗角,那就更簡單了,只需要拿一張紙遮在相紙邊角上方微微晃動,就輕鬆搞定~

然後,把曝完光的相紙按順序放進顯影液、停影液、定影液里,就可以開燈查看自己的創作成果啦!

GIF

當然,定影后的照片還需要用流動的蒸餾水,沖洗半個小時以上

要想得到最後的成品,還得把沖洗好的照片晾乾,120℃熱壓兩分鐘,讓它平滑,最後拿玻璃和重物壓平

叮咚!一張手工沖印的銀鹽照片終於誕生了!保存個三百年什麼的是完全沒問題的哦!

相機雖會記錄,但卻不會記憶,留下記憶的,是相機背後的人。

當影像慢慢浮現,捧著照片的時候,就像捧著一個新生的嬰兒一般,這種與作品的直接接觸和心血結晶誕生時的喜悅,不是機械化可以代替的。我想,這種創作的成就感大概就是Jim和朋友們一直堅持下去的原因吧。

如果你喜歡玩黑白相片、如果你需要一個暗房、如果你想認識更多熱愛攝影的同伴,或者只是想要拍攝一組可以收藏一生的紀念照…

那麼,「本相」攝影工作室,值得你去好好了解。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 本相攝影工作室 」

BenXiang Studio

地址:深圳市羅湖區都匯中心B座2306室

聯繫電話:159 9477 8016

策劃編輯 | Carly

攝影 | MINGHAO LIU / 葉邦北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iBi汽車 的精彩文章:

兜里只有60萬,跑車夢還能實現嗎?

TAG:BiBi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