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魚丸夜話:你會去看遊戲改編的電影/動畫嗎?

魚丸夜話:你會去看遊戲改編的電影/動畫嗎?

「波特終於想起,自己其實叫雨宮蓮」

《女神異聞錄》(Persona)系列已經不是第一次動畫化了。P5的動畫一如既往,為了讓帥帥的亞森在第一集就登場,動畫縮減了劇情,情節也按遊戲流程幾乎照搬過來。可以說既無驚喜,又無失望。能看見動起來的波特我還是很開心的。

礙於動畫時常,在不到10小時內講完玩家們體驗的80小時的遊戲時間,必然要做出妥協,吸引沒玩過遊戲的觀眾們。然而日式RPG改編的動畫,主流還是玩家們的狂歡。

動畫、電影和遊戲,是互不相同的媒介。遊戲的劇本顯然與遊戲更為契合,即使日式RPG和動畫看起來是那麼相近,照搬遊戲劇本依然會怪怪的。用一句老生常談的話,遊戲重要的是完成劇情的過程,(所謂體驗),而動畫、電影更注重情節本身。改編必然要滿足原作玩家的需要,把遊戲里的經典場景盡量還原,同時,又要讓沒玩過遊戲的觀眾看懂。這就有了遊戲的巨大信息量和動畫(電影)容量不足的矛盾。

把遊戲內容僅僅壓縮為主線劇情,動畫就好像僅僅是對劇情的複述,也就是做成粉絲向的改編。絕大多數的日式RPG改編動畫都是如此,「傳說"系列、《超次元遊戲:海王星》、以及數以百計的Gal改動畫都是如此。這其中當然也有因為劇本本身足夠突出,而獲得不錯的反響的,《命運石之門》、《白色相簿2》就是如此。當然,這兩部是文字冒險,本身就是注重劇本本身的遊戲類型。

另一個路線則是改編情節。這種情況以電影居多,畢竟電影的時間更為緊張,特意為之準備一個劇本也是基於現實的考慮。不論是《刺客信條》、《古墓麗影》、《生化危機》的電影都屬於這種。其中,之前反響最為強烈,評分在遊戲改編電影中也算高的《魔獸》也依然在粉絲向的範疇中。《生化危機》系列一定程度脫離里粉絲範疇,我覺得這是得益於其題材。

遊戲改編作品的問題圍繞在劇本至上,情節在遊戲中的體驗和其他文化載體中是有很大區別的。作為玩家,我們注重「感受」,而改變後我們作為觀眾,又關注情節本身。當然,我們有注重劇本的遊戲,也有注重「感受」而輕情節的電影、動畫。但改編這種行為,往往不會考慮後者就是。

你會去看遊戲改編的電影/動畫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丸店 的精彩文章:

《絕地求生》官方發布公告,糯米賬號為誤封並向其致歉
魚丸夜話:你遊戲里的角色是哪種性別的?

TAG:魚丸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