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國榮:經典的意義

楊國榮:經典的意義

在去年的「文脈麗娃 品讀師大」的經典閱讀校園主題活動日上,我們曾邀請了我校哲學系楊國榮教授與同學們分享經典閱讀的意義。經典閱讀,應當是伴隨我們一生的習慣。今天,我們再次與您分享楊國榮教授關於經典閱讀的主題講演,相信會開啟愛書的你有益的思考。

人物簡介:楊國榮,華東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研究領域包括中國哲學、中西比較哲學、倫理學、形而上學等。十部著作先後在海外出版,多種論著被譯為英文、德文、韓文,在國內及國際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50餘篇。

回歸經典——知識or智慧?

楊國榮:我們今天的主題是關於經典閱讀、人文教育和經典閱讀的關係,這裡首先涉及經典本身如何理解的問題。在比較寬泛的意義上,經典可以看作是思想的載體,它同時表現為文化或觀念形態的文化之核心。我們知道,中外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無數的典籍文獻,但是並不是每一個典籍文獻都可以成為經典,成為經典需要時間的檢驗和歷史的選擇,經典之成為經典,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它們以某種方式真切地反映了我們對這個世界、對人自身的深沉認識和多樣理解。

以上述認識和理解為內容,經典所包含的思想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知識,而是更多的表現為智慧的凝聚。這裡涉及知識和智慧的關係。知識從寬泛的意義上說主要以經驗對象為指向,所把握的是世界的各個特定的領域特定的方面,所提供的主要是經驗性的認識。這一意義上的任何知識都有自身的界限:如所周知,現在自然科學的各種分支,都有自身的領域,並分別指向相關的對象,從而有自身的界限。

然而,世界在被各種知識形態分解為各種不同的領域之前,本身是一個相互關聯的整體,這樣,要真切地認識和把握這個世界,僅僅停留在具有分解性、界限性的知識之上,顯然是不夠的,這裡需要跨越知識的界限,而智慧的特點首先便體現在跨越知識界限,並進一步引導我們走向一個真實、統一的世界。

另外,知識的特點往往體現於對「是什麼」的追問,這種是什麼的追問,同時和事實層面的「真」的追求聯繫在一起,比較而言,智慧不僅僅限於事實層面「真」的追求,更廣的表現為真善美的關切,這種關切同時又有價值內涵。在智慧的層面之下,我們常常會關心什麼是好的生活,什麼是人的理想存在形態,如何達到這樣一種好的生活、理想的存在形態,等等。

從經典來說,如果我們僅僅從知識這個層面去看,則其中所包含的知識內容在今天看來也許可能顯得比較粗淺,甚至有些方面過時了。事實上,我們今天一些大學生的知識水平,特別是在自然科學方面,如物理、數學、化學上的知識水平,甚至可以說是超過了以往一些思想家。但是在智慧的層面上,卻不能這樣說。以往的思想家通過他們的深層的洞察、創造性的想像,通過基於他們自身的知和行而達到的對事和物的理解,不是今人可以隨意超越的。經典的意義正在於包含著以上豐富的智慧內涵。

與以上分疏相聯繫,今天我們回到經典,主要不是為了獲取某些特定的知識方面的信息,而更在於回溯前人的所經歷的智慧歷程。具體而言,通過閱讀經典,我們可以了解以往的思想家是怎麼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由此提升我們對世界理解的能力。同時,我們現在回到經典上,也不是簡單地回到一個靜態的文本。在閱讀經典的同時,我們總是和經典背後的作者,也就是歷史上重要的思想家展開某種意義上的對話,一方面,經典包含著解決我們今天所面臨問題的思想資源,在人類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總是會面對一些共同的問題,經典在一定意義上對這些普遍性的、共同的問題作了某種回應,後者進一步為解決今天面臨問題提供了啟示。另一方面,經典本身也包含我們今天需要面對的問題,並由此引發我們的思考。可以看到,經典的意義不僅僅在於給我們提供一些現成的結論,在閱讀角度的過程中,我們一方面領略以往哲學家的心路歷程,另一方面與歷史上的思想家展開思想對話,通過這樣的對話,激發我們更深沉的思考,由此推進對於世界以及人自身的理解。

反觀經典——文化參照視野

我們現在人文教育把經典聯繫在一起,這十分重要。人文教育並不不在於簡單地增加某些方面或某些領域的知識,而在於經受智慧的洗禮。經過這樣的洗禮,一方面,可以在更廣的視野中認識世界和人自身,另一方面,又基於更為深沉的價值意識去追求、創造真善美的世界,這是人文素質培養中更內在的方面。

從其形成來看,智慧總是有一定的文化背景,與一定的民族、地域相聯繫,就此而言,經典有一定的空間性或地域性。但是,經典包含的內容以及智慧的內涵,同時又具有普遍意義,真正的經典總是同時構成了世界文化的共同財富,具有世界性的意義,這一點,中外經典,概莫能外。比如柏拉圖的《理想國》,其中討論的重要主題是正義的問題,而對於社會正義的關切,對於個體權益的尊重,顯然不僅僅對西方的古希臘有意義,而且也具有世界的意義。孔子的《論語》主要討論的是仁道的原則,仁道的內在的意義在於肯定人之為人的內在價值,其意義同樣不僅僅相對於中國的先秦時代而言,而是同時具有世界意義。在不同的文化尚未相互作用的時候,這樣的意義也許隱而不彰,但是當不同的文化彼此相遇之時,歷史就使我們能夠從一個更普遍的世界性的層面,揭示不同經典中蘊含的意義。

今天,我們一方面需要引入西方的文化,另外一方面中國文化本身也要走出去,不管是西方文化的引入,還是中國文化的走出去,都是以其中內含的普遍性的意義作為前提。

承認經典具有的世界意義,同時也意味著我們在閱讀、理解經典過程中,需要有開放的視野,如果僅有單一的眼光,對於經典的理解本身會帶來很多的限定。這一點事實上在歷史上已經可以看到,我們都知道佛教的傳入是中文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佛教傳入的意義有多重方面法,從經典的理解角度來看,可以注意到,在佛教傳入之後和傳入之前,中國以往的思想家對經典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差異。一方面,當時的一些思想家往往有排佛的傾向,但另一方面,他們自身又受到了佛教的影響,後者也體現於他們對以往經典的詮釋之中。這種現象就從歷史的角度表明了外來的文化和自身民族文化傳承的相互作用,可以深化和擴展對經典的理解。

今天,這樣的意義同樣存在。今天我們面臨的不是簡單的佛教文化的引入問題,而是更廣意義上西方文化的引入,而西學東漸這一思想背景,則使我們可以在更廣的文化參照的視野之下,反觀自身經典,揭示經典中以往的思想家們未能讀出的新的意義。

基於以上前提,對於時下的一些流行看法似乎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這種看法之一,即是以所謂純粹中國的概念去理解中國的問題,凈化一切其他觀念。這種進路如果推向極端,便會有自身的問題,它與歷史已經進入了世界歷史的背景,也似乎彼此相悖。從語言層面上看,現代漢語已經有大量的外來語的輸入,外來語並非僅僅是形式的符號,而是思想的載體,其中總是滲入了深層的觀念和思想內容,當我們用現代漢語去理解經典的時候,相應地也會受到語言背後的觀念和思想的影響。與狹隘的「以中釋中」相對,我們更需要王國維在20世紀初所倡導的「學無中西」的觀念,「學無中西」所體現的就是世界文化的視野,它意味著在世界文化背景下,反觀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傳統,包括歷史上形成的不同經典。近代以來,中國的思想家在學術上的重要建樹,都與這一視野相聯繫。

深讀經典——做信息和技術的主人

經典的世界性品格,同時又與時代性的特徵聯繫在一起。如前面所提到的,經典本身構成了文化的重要的方面,對經典的閱讀、解釋則構成了文化沉積、文化再創造的內容。就中國歷史中的經典而言,從先秦以後,對以往經典的解釋便沒有中斷過,這樣的解釋和詮釋,在相當意義上構成了秦漢以後文化延續、生成的重要方面。這裡可以一提的是朱熹的《四書集注》。一方面,該書表現為對《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等歷史經典的解釋,而在經典的這一解釋過程中,解釋經典的文獻,即《四書集注》本身也獲得了經典的意義。在這裡,經典的詮釋本身成為新的經典,換言之,解釋經典成為經典再創造的方式。作為新的經典,《四書集注》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歷史地看,中國文化本身並不是既定的、一成不變的,而是具有生成性和開放性,其內容不斷地在歷史過程中豐富、發展。

今天的中國文化面臨著進一步再創造的問題,在這一過程中,經典同樣蘊含非常重要的作用。從個體層面來說,經典具有人格塑造的意義,所謂通過經典閱讀提高人文素養,便從一個方面反映了經典對人格的塑造性。另一方面,經典不僅為我們敞開了世界圖景,而且也賦予我們以進一步把握、理解世界的能力,另一方面,又不斷引導我們形成合理的價值觀念,由此進一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取向。從更廣的社會層面看,經典構成了中國文化進一步發展延續的思想前提。任何時代文化的發展都不可能從無開始,而是需要以已往的發展成果作為出發點。蘊含於經典之中的思想內容,便構成了我們今天生成中國文化新形態的重要的思想資源。

從另一角度看,經典的意義還在於引導我們不斷回應時代的問題。一方面,可以說我們正在走向一個技術、信息的社會,技術的影響體現在:我們不斷和各種技術和產品打交道,受到這些技術及其產品多方面的制約;就信息方面而言,對於各種數據、信息的關注,逐漸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一個重要的方面。技術的如上影響,往往容易產生對技術的依賴性,而信息的不斷膨脹又可能使我們淹沒在海量的數據中。從閱讀的角度來看,信息的這種不斷膨脹,也常常容易使閱讀走向實用化、碎片化,這一趨向無論是從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學術性的工作中都可以看到。

基於大數據,由某一關鍵詞引出相關的信息,這逐漸成為人們解決各類問題的日常習慣。在學術研究的領域,這樣的習慣延續之後,容易使我們成為尋章摘句的文化工匠,而不是一個自由的思想者。概而言之,在我們這個時代,往往面對如下歷史的張力:一方面,新的歷史時代不斷呼喚各種具有智慧的創造者,這種創造者不僅僅擁有一門或者某些方面的專門知識,同時又有深層智慧,另一方面,技術化、信息化的膨脹發展,又不斷引向實用化信息化的閱讀方式和閱讀習慣。

化解以上張力的途徑之一,就是認真地沉下心來閱讀經典。經典可以告訴我們,在外在的紛繁現象之後,還有著更為深層、更為豐富的存在,經典也可以引導我們逐漸擺脫信息、技術的支配,成為信息和技術的主人。這一過程,既以回到經典為形式,也以回歸智慧為實質的指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CNU學工在線 的精彩文章:

TAG:ECNU學工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