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選擇」的一些思考

關於「選擇」的一些思考

1

什麼是「選擇」?

做選擇,也叫做取捨,就是從眾多的可能性選項中挑選自己最中意的那一個。

比如,我們常說的「只買貴的,不買對的」,「寧做雞頭,不做鳳尾」,還有「寧在寶馬車裡哭,也不在自行車上笑」、「與其華麗的撞牆,不如優雅的轉身」,包括」我不想長大「、「聽媽媽的話」、「找個好人就嫁了吧」等等,這都是在做選擇。

為什麼要做「選擇」?

而我們之所以非要做選擇,第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們作為「人」這個物種中的一員,實在是貪得無厭,慾壑難填。有了這個還想要那個,不僅想要熊掌,還想要鮑魚,吃著碗里的,還想著鍋里的,得了便宜還要來賣乖,當了那什麼還想立那什麼。

我們要做選擇的第二個原因是我們每個人的資源實在有限,每個人都只有這一輩子,每天滿打滿算只有24小時,天生只有一個腦袋一張嘴,兩隻眼睛兩條腿,吃了這個就吃不了那個,看了這個就看不了那個,就算金錢再多,終究也是有數的,買了這個就買不了那個,精力再多,畢竟也是有限的,不可能陪了這個陪那個。。。

總之,一個人畢竟不是神仙,沒有三頭六臂,不會七十二變,在當下的這個時間點,分身乏術,不可能實現自己的所有慾望,也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期望。

2

事實上,從選擇的頻率來看,我們每一天都在做出大量的選擇:早上選擇睡個懶覺還是早起讀書,中午選擇吃蘭州拉麵還是吃揚州炒飯,下午是開個會議還是約個客戶,晚上選擇是去做SPA還是去逛商場,上了床選擇繼續熬夜玩手機還是早點入睡好好休息,後半夜餓醒了吃還是不吃。。。

而且,從選擇的空間來看,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時代賦予每個人選擇的權利越來越多,每個人可選的事項也越來越多,我們現在好像除了沒法選擇父母以外,其他都可以隨心所欲的選擇:

可以選擇上什麼樣的學校,做什麼樣的工作;

可以選擇讀什麼樣的書籍,玩什麼樣的遊戲;

可以選擇交什麼樣的朋友,找什麼樣的閨蜜;

可以選擇燙什麼樣的頭型,追什麼樣的潮流;

可以選擇到底要不要結婚,究竟生不生二胎;

可以選擇喜歡誰不喜歡誰,信什麼不信什麼;

甚至還可以選擇要當男人還是當女人,要做自己還是做戲子。。。

從選擇的結果來看,有的選擇帶來的後果頃刻便知,有的選擇產生的影響要跨越百年,有的人做出的選擇只會引起自己未來的改變,有的人做出的選擇則會牽涉到千萬人的命運,有的選擇只需要優中選優,有的選擇則會陷入兩難境地。

柳青老師說過:「人生的路很長,可最關鍵的只有幾步」。也就是說,在我們一生面對的眾多選擇中,有一些選擇,雖然次數很少,但權重明顯更大,分量明顯更重,帶來的影響也明顯更深。

這些選擇我們通常稱為「人生選擇」,比如去哪個城市讀書,從事什麼工作,決定跟誰牽手,要不要買房等等,這些選擇一旦做出,以後面臨的處境可能完全不同,人生也可能會走上完全不同的軌道,有的人會在以後喊出「幸虧。。。要不然。。。」這樣的感慨,有的人則會在以後發出「當初要不是。。。現在也不至於。。。」這樣的喟嘆。

3

我們常聽人說,人生最難的就是做選擇。

佛也曾曰過,一切煩惱皆因放不下。

放不下也就是不想失去,因為失去會激髮根植於我們內心的損失厭惡機制,讓我們感到緊張、不安或者恐懼,這些負面的、不舒服的情緒統稱為煩惱。

而選擇的本質偏偏是要取捨,要權衡,要揚棄,這就意味著一旦做出選擇,勢必要失去一些東西,導致我們做選擇時,往往會糾結、猶豫,甚至是痛苦、憤怒,有時候寧可逃避不選擇,也不願承受做選擇的煎熬。

但是,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你不選就意味著默認的接受,這樣也會默認的失去一些東西,至少失去了選擇的機會。

一般情況下,我們做選擇所失去的東西,都包含兩部分,一部分是做選擇時被放棄的那些選項,這在經濟學上稱為機會成本,另一部分是用來交換被選擇項的一些東西,這在經濟學上稱之為沉沒成本。

機會成本加上沉沒成本,這就是選擇的代價。

有選擇必有代價,只不過有的代價輕,讓人感受不到遺憾和壓力,有的代價重,每每想起總讓人感到後悔和可惜,有的代價帶來的收益小,讓人覺得沒意思,有的代價帶來的收益大,讓人覺得很驚奇。

對代價的態度,可以反映出一個人是活在過去還是活在未來。

大部分人是活在過去的人,他們在做出選擇後,總糾結於沉沒成本,總是在為已經成為過去時的一些東西傷感苦惱,喜歡假設,奢望如果,甚至幻想著能穿越回去改寫歷史,從來沒想過未來會怎樣。

而有另一小部分人,他們是活在未來的人,這些人做選擇的時候總是立足現在,瞄準未來,聚焦於備選事物的潛在價值,該投資的時候果斷投資,該出手的時候立馬出手,只等理想與現實慢慢靠近。

4

既然一切皆選擇,凡選擇還必有代價,那就帶來一個問題:到底該如何選擇,才能不那麼痛苦?或者說,有沒有一個普世的演算法,只要把自己的問題輸入進去,就會得到令自己滿意的選擇?

既然是做選擇,就要有選擇的依據,也就是取捨的標準。在眾多的選項中,憑什麼選這個不選那個,為什麼要這個不要那個,為啥子他行我就不行,這需要一個可以衡量的標準,需要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

那什麼是選擇的標準?依據什麼樣的理由?對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判斷,也會有不同的答案:

有的人會說圖開心,只要自己開心,還尋思啥;

有的人會說靠感覺,只要聽從內心的聲音,准沒錯;

有的人說是觀星象,自己最近運勢不太好諸事不宜;

有的人說是看品位,選這個東西要配的上自己的身份;

有的人說是憑喜好,自己就是喜歡在紅酒里加點雪碧;

有的人說要聽媽媽的,媽媽說沒房沒車沒存款的人不能嫁;

有的人說得信專家的,專家說了中國的房價泡沫遲早會破滅,樓市早晚會崩盤;

有的人說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還有的人說不知道,讓我好好想想。。。

那在如此眾多的選擇方法中,有沒有哪個更科學?哪個更高效?哪個能讓我們少吃後悔葯?

5

我的答案是,沒有。

因為,關於做選擇這件事,儘管有很多科學、理性的準則和方法,比如37%法則,緊急重要四象限法,李笑來老師說的「添加必要條件」,古典老師說的「盡量做減法」,但由於每個人面臨的具體情況紛繁複雜,科學和理性之光畢竟有限,加之每個人心中的價值體系又差異巨大,會導致同樣的處境,兩個人做出的選擇可能完全不同。

就像,同樣給一根蠟燭,有的人會覺得少個蛋糕,有的人則覺得少個皮鞭。

而且,大部分情況下, 我們糾結的不是到底選哪個更適合,而是拒絕選擇,也就是在完美主義作祟下,不願面對做選擇之後失去的東西,不敢承擔選擇的代價,不是兩個都想要,就是兩個都不想要。

更重要的是,我們做選擇的時候,為什麼總是難以決斷,為什麼總是瞻前顧後,為什麼總是顧此失彼,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們是人,不是神。

正因為我們是人,沒有上帝視角,無法獲得客觀事物的所有信息,無法還原這個世界的本來面貌,只能利用有限的理性東拼西湊,來模擬出一個想像中的真實世界,然後針對這個想像中的世界做出反應。

同樣的選擇,在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站位、不同的視角下,人們解讀出來的東西會不一樣,有說好就一定會有人說不好,有認同就一定會有人反對,眾說紛紜,各自有理。

總之,不管我們怎麼選擇,由於我們本身的局限性,都會存在管中窺豹、盲人摸象、一葉障目的問題,也多少都會留下遺憾。

況且,古人早都說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誰知道上帝他老人家劇本里是怎麼安排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er樸實 的精彩文章:

TAG:華er樸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