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幾千年前的中國古代早就知道,地球是懸空的的

幾千年前的中國古代早就知道,地球是懸空的的

現在的小學生都知道,地球是圓的,地球是圍繞著太陽在公轉,本身還會自轉。

當我們覺得我們的天文知識是多麼豐富的時候,還不忘感嘆一下,中國古代的科技真落後,就是比西方人差勁很多。

居然不知道地球是圓的,說什麼天圓地方。

當我們自以為比古人聰明的時候,我不妨來學習這段至少2000年以上的記載。

《黃帝內經·素問》中的五運行大論里記載,「帝曰,地之為下否乎?岐伯曰,地為人之下,太虛之中者也。帝曰,馮乎?岐伯曰,大氣舉之也。」

黃帝問岐伯,地在最下面嗎?岐伯說地在人的下面,在虛空之中。黃帝問,那是什麼支撐著他呢?岐伯說是大氣托舉著。

這裡有一個邏輯,每天日起日落,日夜基本平分,假設,古代的人很笨,指知道這些,如下圖:

也就是當大家早晨醒來的時候,看到太陽的運行軌跡,記錄下來。

當晚上睡覺的時候,笨的離譜的人,根本不管太陽去哪裡了,

稍微聰明點的古人,會想,這個太陽,鑽到地下,也睡覺了,畢竟人需要休息,太陽也需要休息的。

更加有智慧的古人,就想到,這個太陽不可能鑽地里去,因為平時犁地的時候多大動靜。

那麼大的太陽,鑽到地里去,怎麼沒有一點動靜。

考慮到墨子已經知道小孔成像原理,魯班的木工技術,等物理學基礎知識墊底。

那麼這些智慧的古人,一定會想到,太陽是從地下面轉一圈,第二天又上來,很明顯古代的人已經對每天看到的太陽,晚上看到的月亮是同一個是達成共識的。

於是,那些有智慧的古代大賢,想到這樣的大地和太陽的運行規律,是沒有問題的,如下圖:

那麼,很多噴子會說,天圓地方,這個地方是古人智慧的硬傷。

其實,這些人真的太低估古人了,我們一起來學習這段《道德經》原文吧,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看重點,大方無隅,老子時代的人的數學修養不是蓋的,早就知道這個數學極限算式了。

看來,有些高等數學的知識,放在中學普及,是有道理的。可以避免一些無知的現象。

進一步推論下去,會發現,大地和太陽的關係,是這樣的,如下:

再繼續思考下去,大地和太陽的關係就是這樣的,如下:

為什麼呢?古代夸父追日追不上,永遠發現太陽都是那麼遠,其實是做過實驗的。

原來,我們的無知是因為不愛動腦筋,老師說什麼就是什麼,中了填鴨式教育的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隱士申子源 的精彩文章:

史前文明可能存在,一個文明周期大概十二萬年
活子時有幾個意思

TAG:隱士申子源 |